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内涵、依据与实践路径

2021-01-28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黄 昆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此后,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2020年,教育部正式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并再次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认真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相互关系,研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为何同向同行,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实现同向同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解决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克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真正形成育人合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科学内涵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只有内在指向一致并且同向而行,才能真正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同向”是指课程思政建设在理念原则上要与思政课程协同,“同行”则要求课程思政在实践中与思政课程发展步调一致。正确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科学内涵,是实现二者协同育人的前提和基础。

(一)育人目标相同

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归根结底都是为“培养人”而服务。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关键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当然也要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的最终目标。在2019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中,就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思政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教学体系。它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担负着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在学生品德塑造的过程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承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时代使命,二者共同的育人目标就是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价值导向一致

教育具有社会性与阶级性,总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服务的。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自然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不同的方式,传达共同的价值观念,一起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5]思政课程兼具政治性、知识性和人文性,尤其注重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相结合产生的举世瞩目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社会实践之中。这种价值引导通过教学内容直接体现出来,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与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则进一步发掘了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价值引导多以间接、隐性的方式发挥作用,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虽然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各有侧重,但在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政治方向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保持完全一致。二者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增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相互支撑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保持一致的建设发展步调。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同向”基础上的“同行”。

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建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教学规范、政治方向等都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要求,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这与思政课程建设有许多契合之处。思政课程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都可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尤其是思政课程高度关注中央精神,在学习、宣传、运用最新的理论方针政策方面始终走在其他课程前列,可以帮助课程思政更好把握政治方向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丰富了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为思政课程提供了多元学科支撑。高校要构建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内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这些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知行能力等,进一步深化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资源。同时,思政课程汲取课程思政的多学科养分,必将促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科及专业特点,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学体系也将更加充实、完善。

正确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涵,还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思政课程“通识化”。模糊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界限,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仅突出知识性和人文性,使其丧失“主渠道”应有的思想引领和价值主导作用。另一种是专业课程“思政化”。认为课程思政建设从属于思政课程体系,因而每门专业课都要有突出的思政特色,完全忽视了课程思政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两种教学体系,二者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中,在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指引下同向同行。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依据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逻辑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所在。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把人的本质的回归作为人的解放的目标和结果,提出无产阶级要通过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最终解放自己,通过人的完全回复从而回复自己本身。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提出著名论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格外强调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特别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当前,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认知水平,真正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规律。[8]因此,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与人的不断发展都会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以更好适应并推动新时代国家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推进思政课程改革的同时,深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体系。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内含教育者应从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出发,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遵循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活跃,乐于挑战权威、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但由于心理未完全成熟,也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完全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思政课程旗帜鲜明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摒弃错误思想;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则如盐在水,润物无声,不生硬不说教,易于为学生接受,从而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现实依据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挑战的现实回应。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追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空前复杂的环境

快速变革的中国社会中新问题、新状况层出不穷,容易使青年学生应接不暇,产生模糊认识。各种错误思潮和有害信息也在不断阻碍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青年的宣传和思想渗透,在看不见的战场上,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争夺硝烟四起。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等都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单靠“孤岛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这些挑战,完成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

2.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倾向阻碍“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联动,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各种资源,融入学生专业学习各个环节,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与之相悖的是,高校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细化,显现出突出的实用价值导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壁垒分明,尤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性被忽视,学生更容易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而不是具备科学知识结构和完善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才培养的实用主义倾向显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相背离,势必会影响“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因此迫切需要采用一定方式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资源融合。

3.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无法突破“有限性”困境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长期以来致力于课程改革创新,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由于自身限制而造成的困境。一是有限的教学内容。在固定教材和学时的情况下,五门思政课程虽然内容丰富、各有侧重,但仍无法全部涵盖不断更新的理论和实践。二是有限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向学生传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本质上是政治属性极强的课程。因此虽然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但与专业课程相比,学生的接受效果存在局限。三是有限的教学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短缺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困境。专职思政课教师长期高负荷工作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对课程教学质量及教师个人成长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要突破这些“有限性”困境,就必须打破思政课自身边界,融入更多资源,才能使思政课在更广阔的空间中长远发展。

三、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

当前,各高校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一)课程思政类核心课程开发是抓手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课程思政由理念变为现实,最终也要通过课程的开发建设来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先行者上海高校,在改革中最突出的成功之处,就是开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核心课程。从2014年起,上海各高校先后开设了“中国系列”课程。最初是上海大学开发的“大国方略”通识课程,邀请人文社科领域知名教授担任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多方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进程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又连续开发了“创新中国”“创业人生”系列课程,2017年创新推出“时代画音”通识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书画、建筑等相融合,授课教师多数来自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再次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上海其他多所高校也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发多门“中国系列”课程。如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上海师范大学的“闻道中国”,上海海事大学的“走向深蓝”等等。这些课程选题紧扣时代脉搏、对话回应大学生关切,“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深受大学生追捧的“热课”。[9]根据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首先要集中力量进行课程思政类核心课程开发。以课程形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避免其流于形式的最有效手段。

第一,课程开发要结合实际,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专业课程数量众多,要综合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一门新的课程,就必须抓住重点,有所取舍。这就要求课程开发应结合学校发展定位,选择最能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及专业,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内涵,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

第二,课程开发要吸收思政课程建设经验,找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思政课程具备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方法、设计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课程思政类核心课程开发提供了充足养分。促使这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内在契合关系,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与有机互融。

第三,课程开发要注重系统性,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所开发的核心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属于课程思政体系,因此要对学科专业有较深入的了解,从整体上确定专业所要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课程开发是从一门到多门的循序渐进过程,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因而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的系统规划。

(二)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关键,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素养和能力,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提高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科学认识。目前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专任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职责,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会挤占专业学时,影响教学效果。要消除思想误区,形成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就应加强专业教师的相关学习和教育。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学习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的讲话、文件和政策;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改革的实践方向;借鉴其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做法与成功经验。逐步让专业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不但不会影响专业教学效果,反而增强了专业课教学的思想深度和价值效能,有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也是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专业教师需熟悉思政课程的教学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及实践成果,同时还应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范和基本规律。并将这些理论内化为个人的认知和实践原则,形成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才有能力主动深挖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因子,全面研究教学对象,根据学生需求设计开发课程思政类核心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与融合。

再次,健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专业教师通常分散在各个学院,这给课程思政教师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造成一定困难。实践中可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教学小组为单位,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聘请与遴选相结合,设立课程思政教师准入制度。同时通过专家、同行听评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完善课程思政教师的淘汰机制。

(三)“大思政”格局下的制度创新是保障

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制度建设来保障。要利用好当前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有利环境,不断完善创新各项制度,从体制机制上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制度

课程思政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样,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分管干部直接负责,党政齐抓共管。学校主要党政干部应定期深入课程思政教学一线,考察听课并亲自授课,及时掌握课程思政建设状况,对建设方向和重点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及其他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完善“大思政”格局构建。

2.完善教学管理和激励制度

学校教务部门要统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制订课程思政建设标准与规范。积极组织开发课程思政核心课程,并将其纳入规范化教学体系中,定期通过教学检查、随堂听课、学生评教、师生座谈等方式,对课程思政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动态评估。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思政科研、教研项目,以及在各类比赛和评奖中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人事部门也可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在职称评审、评优选先中予以适当鼓励。

3.构建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要始终坚持思政课程的“主渠道”地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协同发展机制。通过建立思政课改革经验及成果引入课程思政制度,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交流合作制度,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制度等,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提供现实的制度遵循,切实促进二者的融合与共进。

4.建设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对接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绝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堂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也是课程思政的建设资源与现实路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的校风学风,建设良好的课程思政生态。积极发掘学生校内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及校外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意蕴,把握好政治方向,多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开发一系列课程思政实践项目,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