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理论视野中的高校典礼
——以Z大学学生节为例
2021-01-28代玉启
代玉启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德尔·柯林斯在综合符号互动论、拟剧论、社会建构论和情感社会学及有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根据该理论,互动仪式链包括如下起始条件:“(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统一场所,因此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2)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3)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1]广义的仪式指各种情境中的交往与互动,既包括正式、规范的典礼仪式,也包括非正规的自然仪式。互动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基本活动形态,大部分社会现象由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而形成,个体及群体间的互动构成微观的互动链条,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情感随着际遇不断拓展与延伸,形成更为宏观的互动。这一“链条”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1]。当仪式组成要素有效综合并积累到高程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时,参与者会有以下体验:“(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人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觉。(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代表物(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充满集体团结感的人格尊重符号,并会捍卫符号以免其受到局外人的轻视,甚至内部人员的背弃。(4)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与此相伴随的是由于违背了群体团结及其符号标志所带来的道德罪恶感或不得体的感觉。”[1]该理论对于分析特定情境下人们之间的互动模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近年来,高校典礼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及社会大众的关注,对高校典礼的形式与效用,评价不一、观点各异。有学者认为,高校典礼形式多样,兼具显性与隐性教育功能,不可替代;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典礼主题不聚焦、学生主体缺位、过程形式化、话语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等。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的Z大学①根据研究保密性需要,隐去该高校具体名称。学生节,以“健康、快乐、成长、梦想”为主题,既包含科研、创新等教育性内容,又囊括艺术、体育等娱乐性项目,还覆盖互助、梦想等成长性活动,致力于打造思想性、独特性、主体性和多样性兼具的活动体系。该校学生节在每年12月中下旬举办,其中12月31日为主节点,最大型、重量级的活动如欢乐大巡游、水上运动会、学生科技文化展、社团活动日、新年狂欢夜等均在这一天集中举行。作为系列化的典礼活动集合体,Z大学学生节受到师生、校友、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规模之宏大、形式之多样、情境之丰富、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辐射之广,在国内高校典礼中实属鲜见。
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作为现阶段高校典礼典型的Z大学学生节进行微观剖析,有助于思考仪式之于参与者的体验、参与者之于情境的眷恋、情境之于情感的能量、能量之于集体的意识、集体意识之于参与者的教化等链条般的互动逻辑,进而优化高校典礼,发挥高校典礼的价值与功能。
一、情境-情感能量-符号:高校典礼的要素与内涵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仪式是通过多种要素的组合建构起来的,它们形成了不同的强度,并产生了团结、符号体系和个体情感能量等仪式结果”[1]。我们可以从情境、情感能量和符号三个维度着眼,以Z大学学生节为例分析高校典礼的要素与内涵。
(一)情境:高校典礼发生的微观场域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链理论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发生在具体的微观情境之中,微观情境“是经由个人所形成的社会关联或网络”[1]。微观情境相互关联与互动发展形成链条关系,它随着人们在情境中不断互动发展而延伸,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不同层次的互动仪式链环环相扣,承载的社会空间就越来越大。Z大学学生节是在学校这一微观场域内由各具体情境互动而发生的仪式。
首先,创设多种情境。根据互动仪式链理论,共同的行动和实践是互动实现的基础,这种共同的行动和实践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集聚在同一场所。不管他们是否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Z大学在学生节期间设计多种活动,如论坛、讲座、典礼、表彰会、晚会等进行群体的集聚,最多达80余场。时间的聚焦、数量的多样、形式的多重能够实现学生参与仪式的最大可能。即使没有亲身参与其中,校园内各种宣传符号、师生之间的口耳相传也会对学生形成情感刺激。
其次,创设综合情境。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当组成互动仪式的要素有效综合并积累到高程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时,参与者会产生群体团结和身份归属感。院系花车巡游是Z大学学生节关注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各院系最精心准备的大型综合性情境互动环节。以该校第五届学生节巡游为例,共由5个梯队(对应5个具体主题)、44个学生方阵、18辆花车组成,路线覆盖主校区的主干道。笔者对随机访谈的200余名师生问及“参加或观摩巡游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时,“仪式感”“壮观”“互动氛围好”成为高频词。“欢乐大巡游特别有意思,每个方阵的学生都身着风格各异的服装、利用各式各样的道具,不仅符合青春活力的大主题,也契合各自专业特色,体现了学校海纳江河的特点(2018级本科生CB)”;“作为五届学生节的参与者,自己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作为Z大学一份子的自豪感和荣誉感(2018级硕士生ZYQ)”;“在巡游活动中,各个院系动员设计的花车和节目,现场互动氛围良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HXL)”。
最后,创设排他情境。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仪式组成要素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参与者知道哪些人在参与,其余人则被排除在外。互动仪式发生时,参与者通过特定方式辨别谁是真正的参与者,排他性的情境确保互动仪式的安全私密性,也促进参与者身份的认同和强化。高校仪式发生在校园场域内,本身就具有身份限定的排他性,而仪式排除局外人的情境创设,更加强化了参与者的身份共鸣。Z大学学生节的特色活动之一是师生凭特制“粮票”可以免费领取12月31日的晚餐。该活动设计初衷是增加人气,但实际操作中,只有“局内人”才能享受的该项福利成为互动仪式中排他的重要环节。“凭‘粮票’免费领取套餐是一次身份认证,有种VIP的感觉,很自豪呀(2016级本科生LXS)”;“就餐时谈论的话题多是对上午巡游的感受,或是相约晚上的跨年游园,再谈到今年的学生节与往年有何不同,再者就是期末考试的压力释放,还有就是Z大人特有的待遇,让我们更加爱校荣校(2017级本科生XJW)”。
(二)情感能量:高校典礼创设的目标指向
人们一般把“情感”看作突然爆发的、夸张的情绪体验,比如高兴、失望、难过、生气、恐惧等。柯林斯认为,应扩展对“情感”的理解。在普通生活中,长期稳定的情感是存在的,它们可能平淡、不易察觉,却非常重要。互动仪式能够将短期的情绪转化为长期情感,柯林斯将其称为“情感能量”,它是一个“连续体,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1]。互动仪式伊始,人们的情绪通常是短暂的,甚至表现出不确定性,比如可能是兴奋、愤怒、哀伤或其他情绪。互动仪式的展开是人们在共同关注点和共享情绪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互动交流,“是一种相关专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它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实在,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1],从而使共同情绪不断升华,进而产生集体归属感和群体团结感。
高校典礼以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参与者产生对群体的归属感、对文化的认同感等,这些都需要情感能量的集聚,从低端走向高端,从短暂走向持久。纵观Z大学五届学生节,互动仪式主题鲜明,多为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社会公益、创新创业、成才发展等;嘉宾重磅,多为校长书记、两院院士、感动中国人物、优秀校友等;形式多样,有面对面交流、一对众讲演,参与者容易受到感染和鼓舞。“第二届学生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见到了吴菊萍,她的事迹我在媒体报道里面看过多次,但是面对面听她讲述的时候,非常有感染力,每个人都奉献爱心,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信任就会变少,她影响着我,直到现在(2013级校友LC)”;“书记校长来到新年狂欢夜现场,在2018年的最后几分钟里,给所有同学送上新年祝福。我觉得这种与众不同的仪式感是学生节带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老师们的话不仅会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精彩回忆,更是激励我们永远奋力向前的巨大力量(2017级研究生ZZY)”。此外,师生在参加学生节活动时展现的精神面貌(脸上的自豪与获得感,与他人微笑、挥手致意等)会增加仪式本身的带入感和卷入度,有助于集聚情感能量。
(三)符号:高校典礼传承的精神图腾
柯林斯认为,高度的情感连带制造出的集体兴奋是短暂的。团结与情感状态能持续的时间“取决于短期情感向长期情感的转换,也就是说,取决于情感在能再次唤起它们的符号中的储备状况”[1]。这里的符号类似于涂尔干谈及的“神圣物”。以互动仪式链理论观察高校典礼具有特殊性,因为高校典礼不像社会生活中松散的个体互动,高校本身就是一个集体组织。在高校创设互动仪式往往预先设计实体符号,并为其赋魅,再通过仪式强化实体符号,参与者获得群体认同、情感升华体验后,对相关符号有关联感,并尊重和捍卫这些符号以使之免受轻视甚至背弃[1]。在高校典礼情境中,符号一般基于校园文化积淀和师生情感认同而设计,所以符号本身就是基于群体情感的再造。
Z大学学生节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学生节标识(“明日之星”:由青年跳跃的身姿和动感的五角星组成,由学生自主投稿,经作品初评、专家评审、大众投票确定)、吉祥物(雏鹰“球球”和“创创”,由学生自主设计,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学生节节旗、学生节活动地图等。在学生节期间,宣传品、服装等都打上特定的符号印记,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仪式的辨识度。随着学生节举办届次的增多,学生节的符号扩容到主题曲、明信片、纪念封,这些都是情感能量与实物代表结合的基本象征,也是承载情感能量的现实载体。
学生在Z大学学生节情境互动中产生群体团结,生成情感能量,并将抽象情感能量与具象符号关联,赋予符号价值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具体情境的互动,由此螺旋式上升,这便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在高校典礼中的具体展开和运行机理。
二、教育价值与精神指向:高校典礼的功能与意蕴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各种仪式样态和活动情境有助于实现对参与者道德规范的引导和价值观念的渗透,进而带来参与者思想观念由外到内、由教化到内化、由知识到价值观的变迁。根据我们对参与Z大学学生节的师生进行的大规模调研反馈和理论分析,该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
(一)教育价值
首先,身体在场的体验价值。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身体在场是互动仪式开始的起点,“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个地点,开始了仪式过程”[1]。“没有亲身到场,就难以表示对群体的参与,也难以确定一个人的群体成员身份”[1]。通过“在场”互动,仪式的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仪式整体之间产生共同行动,形成情感体验。参与者的认知从“我”发展到“我们”,形成共在排他的情感能量,这种情感能量促进思想共享、行为一致。Z大学学生节将参与者集聚在某一情境中,比如上千人现场参与互动的新年狂欢夜、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活动,无论是台上表演者还是台下观礼者,内心一般都会受到较大触动。在仪式氛围感召下,参与者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高频度的思维触动,“我们”代替“我”成为凝聚力的代名词,这有助于增强组织认同和群体团结感,进而带来价值观的沉思和升华。
其次,个体心理的调适价值。个体青年时期容易出现“我是谁”“我将去向何方”等困惑与迷茫,特别是进入大学后容易出现自我认同危机。仪式是调节人的心理、使人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工具,其“共在”方式“不仅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认同欲、表现欲、参与欲),还起到了宣泄离心的作用(宣泄紧张情绪,产生稳定因素)”[2]。由于学业任务的繁重、就业压力的增大,一部分大学生孤独感、失落感、挫败感与日俱增。高校典礼通过营造互动情境帮助大学生在群体中找到身份定位。通过学生节这种“共在”方式,有助于缓解个体的他者化、边缘化心理,减轻孤独感,调节参与者的内心世界,促使他们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
最后,行为方式的导向价值。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结果除了产生群体团结,更重要的是形成道德标准和对违反行为的正当愤怒。高校典礼的初衷就是引导性、教育性的,通过活动的神圣性、庄严性、趣味性等实现对参与者价值理念、道德观点、思维取向的影响以及道德标准的确认、精神世界的构建等。Z大学第五届学生节中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就是具有典型导向价值的典礼:通过开场视频和啦啦操表演释放积极自信、热忱有力的观感,将每一位参与者带入充满正能量、活力四射的情境当中;奏唱国歌仪式,其神圣性和庄严性让参与者的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产生集体一致性;党委书记致辞、宣读校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名单时,所有参与者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一处,话语也内含了价值取向;伴着振奋人心的音乐,优秀学生代表走上台来,他们手捧证书和鲜花,内心的自豪与喜悦情绪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形成互动、共鸣和情感强化。通过典礼传递的榜样示范力量,有助于参与者确立勤学上进、积极向善的价值理念。
(二)精神指向
在高校典礼的象征符号世界中展开交流,参与者可能体验到大学的精神实质。高校典礼本质在于其承载的神圣的、精神层面的事物,这种事物就是“大学精神”,这种精神是高校在长期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并为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自我意识[3]。“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4]高校典礼的精神价值,实质是对大学精神的显现和确证。[5]
其一,显现大学精神。原本无形的、抽象的大学精神如何让自己显现出来呢?由师生组织和参与其中的高校典礼是大学精神诠释与显现出来的重要中介。Z大学学生节的各种活动设计均显现出单一或复合的大学精神。比如,第四届学生节将互动仪式聚焦为五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有想要表达和传递的大学精神,其中“求知寻理篇”内含学术科技类活动,传递的是科学和批判的大学精神;“弦歌雅韵篇”主要涉及文化艺术类活动,传播的是自由和人文的大学精神;“共绘蓝图篇”囊括创新梦想类活动,诠释的是独立与创新的大学精神。
其二,确证大学精神。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即使在没有程序化活动资源的最初时刻,仪式仍然可能非常有效,这是因为它们具有高度的相互关注和共享情感,在这样的情境中,新的符号被创造出来[1]。作为由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构成的象征体系,高校典礼构造了可以领悟和体验到的现实场域和情境,使师生感受大学的精神真谛。高校师生在典礼情境中基于被赋予的角色进行交流互动,产生集体兴奋,体验精神实质,实现对大学精神的确证。这些交流包括“制度性交流”“自我表现性交流”等[6]。在高校典礼中,制度性交流指师生的行为和典礼程式被预先做了超常规的规定,他们被这些规定赋予特定身份和角色并以此展开交流,通过这种角色交流体验大学的精神生活状态,并将大学精神在角色共生中内化。“我在学生节社团体验日的茶道摊位里为同学们表演茶道,当有同学和老师询问我茶道工具的用途和茶道知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虽然天气很冷,我感到有些冻手,但是我还是以最标准的动作和最优雅的姿态展现着这份文化(2017级学生QYB)”。在高校典礼中,自我表现性交流是指师生不仅向他人展示自我,同时也为自己展示自我,一方面成员身份意识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实现大学精神的自我强化。“我走在巡游的队伍中,身着八路军军装,在众目睽睽之下,起初感觉很别扭,当音乐响起,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围观的同学向我们挥手,我用军礼和微笑与他们互动,我想这就是最朴素的爱党爱国吧(2017级研究生XHF)。”参与者正是通过仪式行为体验到作为大学精神共同体成员的存在感。
三、问题与思考:高校典礼的重审与展望
Z大学学生节中学生角色鲜明、参与度高、带入感强,因而他们对学生节的评价较高。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典礼活动,在形式设计、内容安排、话语表达等方面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不足,存在程序结构化、话语形式化、实质他者化倾向,严重影响典礼的育人成效[7]。如下三个层面是我们重审高校典礼时亟须关注的问题。
(一)现场感与互动性
关于高校典礼,有两个问题是承办者颇感忧虑的:一是一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多校区甚至异地办学的现状使主校区外的其他校区学生原汁原味地参与和感受典礼成本较高、效果也无法保证。柯林斯设问,“身体的聚集对仪式是必要的吗?仪式能通过非身体聚集的互联网和手机进行吗?……使一个仪式成功或失败的最核心特征,是相关关注和情感连带的程度;身体的聚集使其更加容易,但由远程的交流形成一定程度的关注和情感连带也许是可能的。但我的假设是远程仪式的效果会是较弱的”[1]。“身体在场”是典礼发挥效应的必要条件,因而重要的典礼活动应设法安排学生到现场,这需要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校园公共空间,感受以典礼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氛围。跨越物理空间的在线互动,对“身体在场”带来冲击,但只要把握“相关关注和情感连带”这个准绳,就可能呈现较好的育人效果,“在互联网、融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微信、微博、视频直播等载体的实时性和交互性能够扩展典礼的形式和空间,提高典礼活动的时效性”[7]。
(二)角色感与带入感
柯林斯认为,“不是所有的仪式都是成功的。有些是沉闷失败的,甚至是痛苦的;有些是逐渐衰退的。有些仪式被当作空洞的形式受到抵制,在强烈要求下,若可能时它们会被轻松地抛弃”[1]。“强迫性的仪式是消耗而不是创造情感能量。多次参加强迫性仪式的经历会让个体产生对这些仪式情境的厌烦”[1]。如何避免高校典礼沦为失败、空洞、强迫的仪式?引导参与者自然、顺畅、合情合理地进入情境是关键环节。唯有以学生为典礼的主体,吸纳更多学生参与高校典礼设计工作,让典礼充分体现学生的智慧、风格,才能吸引更多学生主动融入典礼活动,进而才可能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此同时,应引导学生自觉实现角色转换,由“我-你”或“我-他”转化为“我们”,推动典礼的有序开展。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校方筹划、学生被动参加的二元结构,充分考虑师生、校友的感受,全方位动员师生、家长和校友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典礼的会前准备、会场布置、文艺表演甚至会序安排,使他们成为典礼活动的形式主体和实质主体,在严格而有节律的典礼程序中,形成鲜明的感情体验、打造难忘的视觉盛宴,触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爱上典礼”[7]。
(三)亲和力与引领力
根据对Z大学学生节内容的整体分析,以下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学生节中囊括科技、学业、生活等纷繁复杂的内容,进行拼盘式安排以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对于形成情感能量和集体记忆是否有益、是否必要?为了提高参与度而迎合受众是否会冲淡典礼的教育价值和精神意蕴?典礼的本质特征在于神圣性和引领性,这种神圣性和引领性是与现实相对的理想、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在注重高校典礼亲和力的同时,应在理念和内容上突出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凸显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色,展现校园文化的真谛,实现精神性超越,让学生在典礼情境里明晰个体、学校、社会、国家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