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贺祖斌教授访谈
2021-01-28贺祖斌周剑清
贺祖斌,周剑清
贺祖斌(1965-),广西灌阳人,教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校长助理,玉林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等。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广西社科联副主席,自治区十二届政协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高等教育研究有突出贡献学者,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参加教育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University of Virginia)学习。教育部政策咨询与评估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咨询专家等。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先后出版高等教育“三论”——《高等教育生态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高等教育质量论》以及《思考大学》等论著18部,在国内首次提出并论证“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等理论。发表论文1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20多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运行》等)、省级一等奖5项(《地方高校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建设研究与实践》等),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高等教育生态论》),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等)、二等奖4项(《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等)、三等奖4项(《集群与创新—广西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报告》等),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等等。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生态与管理、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乡村教育等研究。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一个伟大时刻,更是一个新征程。在这伟大的时刻,我们就“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话题采访了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贺祖斌教授。
一、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和优势
周剑清(以下简称“周”):贺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就“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这个话题接受我们的访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首先请您谈谈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和作用。
贺祖斌(以下简称“贺”):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七一重要讲话,是新征程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引领性。在“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高等学校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背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同时,他还提出要“精准扶贫”,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总书记也多次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2018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号召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中。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特别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科学研究都是高校非常重要的职能,服务乡村振兴应该属于其社会服务职能。高等学校在产业、生态、科技、教育、人才、组织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今天我们主要谈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做出了总体设计和系统部署,并制定一系列具体举措。这将使高校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高地。
周:党和国家如此重视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可见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刚才您也说高校在产业、生态、科技、教育、人才、组织等方面有自身的优势,能够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您是否能就这些方面谈一下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优势?
贺:关于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是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路径的明确指示。高等学校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要强化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利用学科、专业的特点,集群专业优势,对接乡村产业,让高校的专业优势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校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助推乡村产业的改造升级。
第二,生态环境保护。高校充分利用学科的研究成果,开展农业发展绿色行动,推进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等的发展,促进农业绿色生成和优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让宜居乡村与生活富裕同向同行。
第三,科学技术服务。高校要创新现代农业产业的核心技术,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同时加快技术转化,提升乡村容貌,实现农业生态安全和乡村生态宜居的同频共振。比如,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一项很好的制度。
第四,乡村文化教育。教育扶贫是最大的扶贫,也是高校最大的优势。高校利用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乡村干部培训计划、乡村劳动力技术教育计划等活动,多层次、多维度提升乡村治理者、教育者、劳动者能力素养。
第五,人才培养服务。高校输出的核心产品就是人才,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高校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动力,对人才培养的类型、方法、路径等进行综合改革,提升高校在“三农”人才培养上的能力,输送更多适宜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
第六,基层组织保障。高校通过送培送教,健全基层制度;通过乡村干部培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组织、工作能力;通过派驻科技人员、优秀人才下基层输送农业技术,强化基层组织工作支持。这些措施对乡村的组织的运行、发展给予了很好的支撑和帮助。
二、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
周:您这样梳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让我们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也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有什么改进的空间?
贺: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高校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从这四个方面来谈:
第一,关于“三农”的科学研究聚焦不够。高校教师的科研长期以来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学科专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相关学科教师难以自觉将自身研究与服务乡村振兴进行有机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待进一步落实。
第二,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率不高。与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科技创新不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新技术与“三农”的融合不多;现有的科技成果能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不多,农村的经济转型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第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有待提升。现有的一些智库、研究平台,如“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比较单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技术含量较低。同时,智库、研究平台与乡村缺少天然的联系,需要协调学校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第四,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升级。现代农业的发展呼唤新型人才,而专业的陈旧、课程的老化限制了创新人才的产出;培养模式的固化、教学方法的单一化等,不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乡村就业。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
三、高等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措施
周:这些问题我们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对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意识以及高校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贺教授,您作为在这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措施?
贺: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是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对接乡村振兴的精准度,加快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速度,增加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贡献度,我认为可以采取这些措施:
第一,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树立服务“三农”意识。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社会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首先,要理解政策、读懂政策。针对“三农”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广西也颁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2018)等政策。这些为乡村的未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制定了发展的措施。而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则是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方法做了具体的指引。因此,高校要理解政策的精神,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充分思考教学科研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其次,要运用政策、用好政策。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破“五唯”,教学与科研怎样才能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哪些途径可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等,这些问题需要相关学科的教师认真思考并制定具体举措。
第二,整合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学校有很多学科专业,要针对涉及相关乡村振兴的学科专业,紧密“三农”工作,充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对现有部分专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在面对专业的发展,部分涉及乡村振兴的专业布局要有全局意识、超前意识与整合意识。二是对未来专业设置的规划。根据高校类型的不同,在专业的调整设置中,既要考虑相关专业发展的前景性,又要考虑到乡村振兴的总体布局和要求。
第三,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必须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功能,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质量的时代所需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里有两个抓手:一是构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度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工作,农业类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农业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全面建立多样化、高水平的特色高等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二是发挥涉农院校优势资源,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这里有三项措施:大力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实施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措施,通过定向培养、人才流转等方式,解决基层农技人员队伍“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分类分层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建设和治理人才。
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客观上需要对高校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您认为对于现有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贺:当然,高校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完善高校的机制改革,坚持创新创业的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只有不断改革探索、坚持创新,才能在理论、实践两方面摸索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方法、新途径。
第一,建设新平台、研究智库,加强乡村振兴的战略研究。高校要以需求为导向,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智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热点、前瞻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要联合地方政府、乡镇企业等主体,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基地、教师工作站等科研与实践平台,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的新模式。
第二,处理好“四新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当前,高校正在大力发展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主的“四新建设”,目的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四新建设”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与乡村振兴服务相融合,特别是“新农科”建设,不仅可以加强学科的交叉发展,还能催生新的专业、新的产业。更要对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另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研发新技术,成为乡镇企业的技术孵化器、乡村企业发展的引路人。
第三,深化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中用得上、用得起的急需人才。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就是为了支持高校培养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必须要管理好、实施好,为乡村振兴发挥真正作用,让高素质的人才真正沉淀到广阔的乡村中,成为乡村振兴的治理者、带路人。
第四,持续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引发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深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也持续发力。高校应该引领一批学生把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需求点、增长点相结合;支持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场兴建到乡村。把高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乡村产业紧密融合,实现高校、学生、乡村振兴的“三赢”局面。
四、广西师范大学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做法
周:贺教授,您谈到的这些宏观内容,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有很强的启发性。我想请您结合您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学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我了解到,广西师范大学早就积极整合跨学科研究力量,成立“西部乡村振兴研究院”,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哪些具体的进展?
贺:好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智力有效、生活富裕”20字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学校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广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对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2019年,由我主持,与其他5位青年学者和部分师生共同参与,在实践的基础上,出版了《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系列丛书(六卷本,近200万字),包括教育、社会、生态、文化、政治、经济六个方面,形成了广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真正落实了高校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乡村振兴服务的教育导向,使学校教育与国家战略高度耦合,为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的发展提供了高校的智慧。客观地说,这是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研究结果,对推进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周:那在乡村振兴实践方面,学校有哪些具体的做法与成效呢?
贺:最初,学校依据师范教育的特色,在乡村教师培养、基层干部的培育方面做了长足的工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学校也不断进行调整,从专业改造、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这些方面,加大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
第一,调整和优化专业,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专业群。学校依托现有的专业,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凸显专业优势,构建服务广西乡村振兴的“六位一体”专业集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助推乡村振兴。比如,优化生物科学类专业群,立足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调整经济金融类专业群,面向服务乡村产业建设。通过乡村服务,培养懂农村、懂经济、懂政策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助推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融合教育类专业师资,培养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师的适应性教育,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依托干部教育基地和管理类等相关专业,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承担村干部大专学历班项目,对乡村干部实施乡村治理综合能力教育,完成全区数万名村干部学历提升;实施乡村中小学名校长工程,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学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服务乡村振兴“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科研育人”“乡村实践”“互联网+”等“五进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把乡村振兴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些年,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毕业生通过多渠道深入艰苦地区或基层就业,就业点覆盖县、乡、村基层组织、中初教育单位等,实现了专业服务基层、知识回报社会的目的。近年来,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达到2000多人,更有效地把党中央的政策、方针宣传到基层、落实到基层。
第三,建立“产教研学”融合的新机制,拓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具体说,一是搭建科研平台。学校成立“西部乡村振兴研究院”“桂林发展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等智库、平台,推动智库成果转化,促进乡村振兴的产教研融合。二是派驻科技人员。选派科技特人员30多人次,深入广西贫困县,围绕乡村产业提供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综合科技服务。同时,设立科技扶贫项目,扶助乡村科技致富。三是派驻村工作队。这几年,学校先后派驻了20多位驻村第一书记,实施扶贫项目80多个,1万多名师生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成功助力对口帮扶的资源县摘掉贫困县帽子、6个贫困村和129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近5年,建立金花茶、油茶示范基地20个,培训人员2500人次,通过科技扶贫共计产生经济效益数千万元,新增贫困户就业岗位200余个,帮助农民年均增收1万余元。四是引导创新创业。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项目等,引导学生的各类项目走向乡村、走向田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在乡村振兴中不断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发挥师范教育特色,提升乡村教师和干部的素质。学校依托师范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帮扶县及帮扶村实际,组织校内各单位开展系统性、全方位的智力帮扶活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如学校与中小学开展定点帮扶活动,促进了乡村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研究生支教团从2015年起,每年派驻4名成员到资源县车田乡车田民族中学、资源实验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定点支教活动,累计已派出27名成员。同时,学校开展乡村支教、结对帮扶、关爱乡村教师、志愿者服务等教育帮扶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培训。近几年,我校培训乡村干部、在岗乡村教师分别达1万多人,提升了乡村治理者、乡村教师的素质。
周: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方面,您能否介绍一下?
贺:的确是这样。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
第一,理论成果的影响。学校取得的理论成果《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6卷本),获得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受到了学界密切关注和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19日对此进行专版报道,认为:此项成果是“读懂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广西视角”,是国内首部以省域为特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理论成果。2020年3月4、11、18日对《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以“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等为题对教育、文化、社会卷等内容分三版进行了系列报道和评价。
第二,实践成果的影响。2018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扶贫第二次动员大会暨教育扶贫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全国近200所高校派代表参加会议。我校邓荫伟教授被评为脱贫攻坚“八桂先进人物”,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的接见,其事迹得到《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被新华网报道为山沟里“点树成金”的林业教授。我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的先进事迹,仅2020年,《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报道共20多次。
我想,政府对学校在乡村振兴中所做的工作的表彰,以及社会各界的这些报道,既是对我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取得的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取得这些成就,是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人民先锋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在乡村扶贫一线默默奋斗、拼搏的结果!我们国家“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高等学校在这伟大的新征程中更应该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学校发展与个人学术研究
周:作为大学校长,工作一定很忙,您自己是如何处理好工作任务与学术研究的?
贺:我想,作为大学校长,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工作实践中,要以管理为重点,建立激励机制,增强目标意识,将目标任务逐项量化分解,分工明确,落实到人,形成群英云集、争相努力的新格局。同时,作为校长应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一是对学校而言,是处理好“顶天与立地”的关系,这里的“顶天”就是指坚持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计划,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立地”是指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导向,我们先后建立校市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合作,特别是服务乡村振兴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二是对个人而言,是处理好“管理与学术”的关系,作为大学校长,管理工作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术研究势必会受到影响,但对于我个人来说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我的专业是高等教育学,因此我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转化成管理实践。同时,实践成果可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从而推动学校的管理工作,因此两者并不矛盾。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有一条“潘氏守则”: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我的理解就是,做学术,一是要耐住寂寞,稳住心神,潜心研究;二是学术要接地气,专心致志,追求真理,服务社会。
周:您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最近几年您也在关注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问题,并取得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能否在这方面介绍一下?
贺:是的。前几年,我在玉林师范学院工作期间,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化,在我的研究领域,从专注高等教育研究,增加了乡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并成立农村教育研究院。同时,围绕乡村教育问题开展研究,主持出版了首部《广西农村教育发展报告》;围绕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改革问题开展研究,出版了《乡村教师培养:理念与行动》。主持的项目“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另外,2017年我回到广西师范大学工作后,我组织研究团队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出版了《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系列丛书,并主持撰写其中的《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教育卷》,该项成果获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取得系列关于乡村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上,我想进一步对广西乡村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因此,今年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主持研究出版《广西乡村教育百年》(上、下册),本成果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其目的是全面呈现广西乡村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为广西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有效的历史经验,也是为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周:感谢贺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采访,通过宏观阐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为我们深入剖析了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优势与成绩。最后,祝愿您今后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宝贵的思路,把学校打造成为广西乡村振兴服务的“高校样本”。
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