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性修养对阳明心学合理内核的融摄
2021-01-28彭彦华
彭彦华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2021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提到:“要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以庆祝建党100 周年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把自己的事办好。”党性教育实际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阳明心学至今已有500 余年,虽然时代背景已经很不相同,但是依然能够与党性修养产生交集,党性修养所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也可以在阳明心学中寻找启发思路和解决方法。
一、治心(主观世界改造)的核心:道德的自我完善
中国哲学根属于生命哲学,特别重视生命“体悟”。中国哲学重视体悟的特点,注定了对中国哲学的学习须用心感悟。心学作为儒学的一种形态,更加强调“内圣之学”。心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两宋时程颢、陆九渊等将心学发扬光大,明代王阳明建构了以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心学思想体系。心学思想主张正心修身,由内向外,在找回“良知”中成为圣人。阳明心学的主题是治心,主张“身之主宰便是心”(《传习录集评》)。他认为人由躯壳和心构成,而心是“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传习录集评》)在王阳明看来,能修养到内圣境界,德性自高,智慧必达,“外王”事业便水到渠成。
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着力于主观世界的改造,就是如何治心的问题。心学精华提示共产党人强调“内圣”,即触及人的心灵的党性教育和党性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应该就是引导党员志于“外王”的“内圣”之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从严治党问题时引用了王阳明“身之主宰便是心”和龚自珍的“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两句话。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引领作用。共产党人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1]“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身之主宰便是心”强调心的主导地位,心正则身修。
党性教育要求改造主观世界,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培养君子人格,这与传统心学的躬身自问、反求诸己等修身功夫是一致的。孟子讲“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体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全鉴》)进而将人的自我意识、内心感悟等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王阳明把致良知之知解释为道德原理,认为它具有决定性的价值。他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传习录集评》)提升道德觉悟必然提升自己对于外事外物的认知水平。“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王阳明全集》)显然,在王阳明看来道德的自我完善比知识的获取更为困难,重要的是如何达成道德的自我完善。党性修养教育要使党员干部能够自觉达成自我要求与践行党纪法规相统一,不仅需要加强纪律约束的他律,更需要加强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的自律,切实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孔子的“从心所欲”到王阳明的“吾心光明”,既有同工异曲之妙,又有一脉相承之意,从“心”做起,成就人生。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员的主观世界改造在思想解放、思维方式更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但在道德自我提升与完善方面还有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主观世界改造,特别是道德修养问题。他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2]他说:“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3]“心不动于微利之诱”意思是讲道德修养要从小事做起,要学习儒家的“正心”观念和佛教的“定心”观念,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而失去操守、坏了大事、忘了大义。“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是指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不要被欲望牵着走,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党章要求党员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在党性教育实践中,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方针路线,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将政治信仰、道德要求等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价值认同。
二、道德自我完善的难点:克制欲望
党性修养意味着改造主观世界,关键是克制贪欲。对于人类的贪欲,古代思想家的应对办法就是克制。佛教、基督教和儒家都是如此。王阳明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圣贤是存天理、去人欲的典范。“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传习录全集》)王阳明不否定人的自然需求,认为天理不是外在的伦理规范,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所谓心即理,“心之本体即天理”(《王阳明全集》)。所谓贪欲就是超出人的自然生理需求的追求,具体是指好色、好货、好利、好名以及由此而来的闲思杂虑。应该说,阳明心学对于天理与人欲的界定是不适当的。人生必须有目标,这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问题并非在于人对色、货、利、名的追求,而在于这种追求是否合理合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对色、货、利、名的追求就是正当的。党性也包含着对人性的充分尊重,这种尊重意味着党尊重、肯定党员个人的合理合法利益。
虽然我们不认同阳明心学对天理与人欲的界定,但是其克制欲望的思路对于党性修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方面,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天理内在于心中;另一方面,认为天理不是抽象的终极原理,而是具体的,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中。“去得人欲,便识天理。”(《传习录全集》)天理展现在每一个实际行动中。王阳明认为存天理与去人欲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存天理即意味着去人欲,去人欲也就是存天理。
党性如果是天理,那么要像天理一样内在于每个党员心中。党员如果心中没有党性,实际上就丧失了作为合格党员的灵魂。但讲党性并不是整日唱高调,而是落实到每一个实际行动中去。如果说“去得人欲,便识天理”,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克制住了私欲,也就认识了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中出现的以权谋私等问题,“其中的动因不就是一个‘私’字吗?有人说,现在不要讲‘大公无私’了,因为干部的合理合法利益也要承认,应该是‘大公有私’。这是一个谬论!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当然要承认,也要保障,但这同私心、私利、私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4]可见,绝不是要党员一无所有,搞越穷越革命那一套,而是强调心底无私无染,无私才能无畏,无染才能清明。中国共产党不是有利可图的党,中国共产党员也不是唯利是图的人。立党不是为了赢利,入党也不是入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克制私欲。他说:“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分清合情合理的欲望和情理不容的贪欲之间的界限,在运用权力和交往活动中,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常思贪欲之害。”[5]“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6]早在200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必须常思贪欲之害。贪欲一起,祸害无穷。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①有贪欲者往往越陷越深,最终把自己送入牢笼。[7]无论是革命党还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私利可图,没有一己私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性的境界就是“无”,“无”是一种超越的境界。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我”是一种大境界、大格局、大作为,是不计得失、不谋私利的理念,是夙夜在公、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彰显了“造福人民”的大格局,以不忘初心、驰而不息的精神状态彰显着“无我”的大境界,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的奋斗姿态成就着“不负人民”的大作为。
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求共产党员按照党性要求,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自我警醒、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把满足个人贪欲、一味追求个人享受视为祸害,自觉做到防微杜渐,努力避免摔大跤、栽跟头。”[8]克制了自身的私欲,正确对待人、财、物问题,正确对待事关个人和家庭利益的问题,不越过党纪国法的红线,也就符合了党性原则。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私欲与党性是不相容的。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党性要求党员克制私欲、廉洁自律。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做事就没有硬气,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我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9]为了克制私欲,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10]
三、克制欲望的基本路径:致良知,增强党性修养
克制欲望的基本路径是致良知,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就是增强党性修养。何为良知?《孟子·尽心上》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说:“致知在格物。”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全集》)“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是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共产党人的“心学”可在党性教育上借鉴弘扬阳明心学的精华部分来加强党性修养。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维中,道德自我完善的难点在于克制私欲,克制私欲的根本办法是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有的,然其明觉程度并不相同。明觉程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良知容易为私欲所蔽。“夫良知即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答陆原静书》)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圣人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扩充自己的良知。“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王阳明全集》)当然这并不说,只有圣人才能扩充自己的良知,愚人就不能扩充自己的良知;而是说凡是能够扩充自己良知的就是圣人,不能扩充自己良知的就是愚人。只要能克私欲、致良知,普通人也能成为圣人。
致良知就是树立道德自觉,扩充自己的良知,把良知发挥到极致,建立自己的道德准则。王阳明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阳明全集》)
在王阳明看来,要克制住私欲,除了致良知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心术隐微,只有自己的良知方能照察出心灵深处的私欲。王阳明说:“人若不于此独知之处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以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正本澄源,古人为学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传习录全集》)
致良知的过程就是良知与私欲做斗争的过程。因为致良知总会受到私欲的阻隔。“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答陆原静书》)克制了私欲,良知就会得到彰显。“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传习录集评》)“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传习录集评》)良知能知是非善恶。
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支配行为,私欲会因此得到遏制。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干警缺乏应有的职业良知。许多案件,不需要多少法律专业知识,凭良知就能明断是非,但一些案件的处理就偏偏弄得是非界限很不清楚。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心中一点职业良知都没有,甚至连做人的良知都没有,那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政法机关的职业良知,最重要的就是执法为民。”[11]党性修养从根本上讲是党的本质属性在党员身上的内化。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需要终生努力,要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四、增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方法: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一个人内心良知与私欲的较量。要想在这场较量中获得成功,需要坚强意志,需要执行力。王阳明说:“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传习录集评》)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高度融合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得会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集评》)
王阳明所说的知与行,与常人的理解有所不同。他把心中的一个念头都看作是行的表现,即所谓“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他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集评》)这种知与行的高度合一,虽然并不合乎人们的日常思维习惯,但却有着重大意义。因为知与行的分裂使得人们对于自己的不善之念采取姑息态度,但如果将心中的念视作行,必将督促人们克制心中的不善之念。在这种意义上,知行合一不仅意味着要力行,而且意味着每时每刻克制不善之念。王阳明一个朋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阳明道:“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传习录全集》)王阳明认为,这个时刻是致良知的关键。王阳明说:“杀人须就咽喉上著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洪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王阳明全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与行的脱节在当下政治生活环境中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病态现象。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知行不一暗中助长了奢靡之风、不正之风,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很大危害。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将这些“知行脱节”的党员干部比作“两面人”。显然,党员干部中的“双面人”是典型的假知假行,这些假知假行的“双面人”使党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失去了真诚,也使党组织陷入了蜕化、堕落的危险境地。此外,“双面人”也将自己推向了人格分裂的深渊,在家庭生活、社交场合、行政活动中处处作假和装扮,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王阳明将之称为“鬼迷”。[12]因此,知行合一有针砭当下时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提到王阳明和他的学问,并特别突出“知行合一”。他认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13]。他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14]。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勉励大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于党性修养来说,知行合一要求党员干部要将党性落实到行动中,“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明·林鸿《饮酒》)。首要的是以党章为镜,关键是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多照一照自我、多量一量自身,认认真真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张口的时候要想想这句话该不该说,迈腿的时候要想想这个地方该不该去,伸手的时候要想想这些东西该不该拿。”[15]以践履躬行化解知行脱节。王阳明认为,践行便是真知,如果闭门修养,不在事上磨炼,是不能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岂徒悬空口耳讲说”。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党性修养观点,“革命者只能在革命实践中改造自己”,“离不开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可见,只有将思想认识、道德原则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致良知”。所以,应当将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作为党性修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从方法上讲,知行合一主要是省察克制和事上磨炼。程朱理学强调静坐。王阳明也曾提倡静坐。他最终认识到,反思是目的,静坐是手段。静坐使人心意平静,为反思创造前提条件。因此静坐之后,“省察克治(制)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认为,省察克制要以诚意和慎独为前提条件。他提出,道德修养上的立诚是根本。他说:“君子之学以诚身。格物致知者,立诚之功也。”(《王阳明全集》)所谓诚意,就是确立真切的意愿。王阳明说:“夫诚者,无妄之谓。诚身之诚,则欲其无妄之谓。”(《王阳明全集》)致良知要求真诚的态度。王阳明认为,有无诚意,最鲜明地表现在独处之时。“独”是指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大学》《中庸》都强调“慎独”,要求一人独处于人所不知之地勿要萌生恶念,产生恶行。这是最见诚意的地方。王阳明说:“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木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功夫。”(《传习录集评》)致良知,要求在这个地方把持住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时习之要,只是谨独。谨独即是致良知。”[16]
在知行合一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慎独”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时曾对“慎独”作了详细的解释。他指出:官德修养需要我们做到一个“慎”字,具体说来就是慎初、慎独、慎微。慎者,谨慎,小心也。慎初,就是要走好第一步,特别是在手握大权、身居要职时,在初次接触、头遭相遇时,面对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着糖衣炮弹的“意思”,要高度警觉,莫轻意笑纳,勿“下不为例”。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独处时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党性修养的最有效考验。只有做到了慎独,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无愧。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小过酿成大错。慎初、慎独、慎微,关键在于“慎”字。“慎”是自尊、自爱、自强的表现。“初”“独”“微”三方面都与生活相连,更多的不是在台上、在公众场合,而是在台下、在家里、在八小时以外、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甚至是潜意识里的一闪念。它直接反映的是个人的“内功”,即个人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好,就能不论白天黑夜、明里暗里,都能严防死守,矢志不渝,管住自己的口、自己的手、自己的腿以及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7]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时刻反躬自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18]在就任总书记后,他多次谈到慎独问题。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要求,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19]2017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20]
除了强调省察克制之外,王阳明也提倡事上磨炼,“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传习录全集》)“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全集》)知行合一、致良知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每一个实际行动都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机会。“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全集》中记载有一位官员因常听王阳明讲学,说:“此学甚好。只是薄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王阳明知道后说:“我何尝教尔离了薄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制),唯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薄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王阳明全集》)官员在从事“讼狱”等日常政务时,只要做到不动心,保持心体或良知本体的本然状态,并通过反复磨炼,就能不轻易起怒心、喜心、恶心、私心等意念。王阳明还强调良知的“常觉常照”和检视自卫,“明城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王阳明全集》)“明镜之悬”“常觉常照”,即学会和善于“照镜子”,通过“照镜子”检视自我的美与丑、优和劣,从而“易以知险,简以知阻”(《王阳明全集》),达致良知。具体到党性教育,就是对照党章,检视党性;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检视信念;对照纪律处分条例,检视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他们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他提出,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慎独慎微,在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21]强调事上磨炼,就是通过“照镜子”真发现问题、真改正问题,确实端正党员干部的仪容仪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
总之,当下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重视正心修身的优秀传统,尤其在党性教育上融摄阳明心学的合理内核,与时偕行,推陈出新,修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