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冬奥会重污染天气媒体应对策略探讨

2021-01-28肖奇杨俊高奎亭杜唯

世界环境 2021年1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天气污染

文 / 肖奇 杨俊 高奎亭 杜唯

1.2022冬奥会重污染天气媒体应对压力巨大

2022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是中国重污染天气频发的冬季,且举办地北京处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京津冀一带。从媒体传播视角来看,奥运会属于全球性的赛事,是举办国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国家品牌的最佳途径。环保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一直是为不少国内外媒体所诟病的地方,也是广大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奥运会期间重污染天气的出现将会对中国国家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如此,相比北京夏奥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重污染天气媒体应对压力。

2.新闻发言人与媒体:重污染天气应对的“两个关键”

2.1 新闻发言人: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关键武器”

新闻发言人首先是组织信息生产,然后是组织发布,最后是权威信息的权威发布。作为2008年奥运会政府环境领域的新闻发言人,笔者认为在具备恰当处理媒体关系的一般能力的基础之上,新闻发言人可以有一定的个性化发挥。总体来说,新闻发言人要做到对整个比赛区环境概况、变化趋势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了如指掌,同时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要把握好说话的火候和技巧,全面、理性地认知各方媒体,唯此,才会不至于与事实“脱节”。新闻发言人是重污染天气相关信息传播的中枢角色,发挥好其传输、传导及影响作用,确保其发布的相关信息客观、全面、真实、准确。

2.2 媒体: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关键渠道”

媒体因其独有的特征,是奥运会重污染天气下政府危机应对和公众了解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由于奥运会重污染天气影响巨大,危及参赛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以及观众的健康,因而极易引起群体性恐慌。从媒体发展来看,当今社会可称之为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新闻媒体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在重污染天气的应对中,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有助于遏制谣言,稳定人心,协助国家正确面对重污染天气危机,维护国家形象与社会稳定,确保奥运会各项赛事如期进行。

概括起来,奥运会重污染天气下,新闻媒体应担负如下责任:一是“稳压器”的责任,重污染天气发生后,媒体应及时向社会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使民众从恐惧中尽快地解脱出来,无数事实表明“告以实情比紧捂灾情更能维护社会安定”。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所传递信息的解读工作,在西方称之为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二是“巡视员”的责任,在重污染天气面前,媒体报道应涉及多范围各方面,比如采取的应对措施、政府决策、天气变化趋势以及对传播谣言者的批评等,全方位的报道,使得媒体成为监督、反映重污染天气危机应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3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在媒体应对中的关系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都是信息传播渠道,两者之间是一种博弈合作关系,要在博弈中实现合作,还要在合作的同时注重博弈。该关系的实质是新闻发言人所代表的相关机构向媒体背后广大社会公众的信息传导。

新闻发言人作为信息源,其要发布的信息是客观、全面、真实、准确的,但因其面对的信息传播媒体众多,且各媒体都是根据自身的理解及逻辑进行发问,并将所理解的答复传输出去。由此,从信息的传播机制上看,因个体的主观判断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信息,难免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况。之所以比较突出博弈,原因在于有些媒体善于编撰负面报道,善于就相关采访主题设置陷阱,善于断章取义。因此,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现场,既要时刻记得发布主题及内容,又要时刻警醒媒体问题中是否设有陷阱,不给任何一家媒体曲解所发布信息的机会,确保其所发布的信息得以准确传播。

3.重污染天气媒体应对:北京奥运的经验

从根本上来讲,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与环境污染息息相关,先建设后治理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必定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而边建设边治理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北京申奥提出“绿色奥运”目标开始,中国在环境治理特别是在空气污染治理领域做出了令世人赞叹不已的各种举措。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与管控,实现了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每天都是基本达标的承诺。

为了向世界兑现“绿色奥运”的目标,在奥运前期,中国做了充分的筹划、准备工作,制定了各项环境治理措施,拟定了有关空气污染状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以及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对劣质煤等不符合空气质量排放标准的燃料进行全方面的整治和禁用;关闭或严令整改部分高污染高浪费的企业,减少高污染物的排放等。赛会期间,重视每日环境监测和数据统计工作,实时掌握天气状况指标,做到心中有数、如数家珍。在赛会期间主动发布相关事实。当一个问题可能会是热点的时候,不能等着热点的出现,主动制造小热点,就形不成大热点,形不成焦点。不断地权威发布就是要先声夺人,先入为主,正面引导广大社会民众准确地认识和解读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4.2022冬奥会重污染天气下的媒体应对策略

4.1 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及主动性

由于奥运赛事相关参与人员范围极广,期间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巨大,不但容易危及参赛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以及广大观众的生命健康,而且容易使外来人员建立对中国环境的不良印象。而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及主动性将对舆情控制产生重要影响,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全面、准确地在各媒体进行发布,有利于形成正面的积极引导局面,否则社会舆情将可能处于失控或相对混乱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做到对相关事项的事先、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管控,引导社会公众形成一致认知。

一是注重事前管控,当一个问题可能会形成热点的时候,不要等到热点出现后再作发布,应当预先制造相关小热点,将这一准热点进行分散,防止其演变为大热点甚至焦点。同时,预先将相关环保知识进行广泛普及,提升广大社会公众的相关认知水平,使得其能够正确判断相关问题,不易被某些歪曲事实的报道所迷惑,促进社会公众对新闻发言人所发布权威信息的价值认同。

二是注重事中管控,在相关事项发生后,秉持向社会公众负责、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态度,第一时间作全面、准确的信息发布,做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尤其在重污染天的时候,必须有人作权威发布,而且必须要有权威的相应改进措施。

三是注重事后管控,在相关事项的媒体传播效应逐渐降低并淡出社会公众的舆论范围后,应做好该事项管控的经验及教训总结,为后续类似事项的媒体应对提供有益借鉴。

4.2 加强预判研究及基础治理工作

一方面要积极关注有关环境治理的政策、制度、措施及其执行和落实力度,据此对届时天气状况进行合理预判;另一方面要提前拟定《重污染天气下媒体应对工作预案》,结合过往经验及未来预计设定各种棘手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围绕2022年冬奥会的环境治理问题,国家、北京市、河北省都做了明确的工作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六大民生问题其中一个是清洁采暖,温暖过冬。同时在对冬奥会筹办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要始终秉持绿色办奥理念,全面强化社会公众环保意识,坚决做好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切实将绿色发展理念广泛厚植、落地实处。北京市出台了《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通过严格控制机动车数量增长、不断削减燃煤总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措施,与2003年同期相比,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达25%,其绝对值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今后北京市应继续加强治理力度。河北省也拟定了冬奥会河北赛区环境质量保障监测计划,力争冬奥会期间向世界交出一份“绿色冬奥”的完美答卷。因此,2022年冬奥会举办时,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把各方面的举措都落到实处,不烧劣质煤,选择环保的发展方式,坚持“减排是硬道理”的发展理念,就一定会换来湛蓝的天空和清洁的空气。只要我们平时做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联动工作,那么2022年冬奥会时的重污染天气媒体应对压力就会减小很多。

4.3 提高利用新媒体应对能力

客观地讲,新媒体的出现对奥运会重污染天气媒体应对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能够有效借助新媒体,一方面更容易引导社会舆论,提升所发布信息的权威性,从而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规模和能量;另一方面有了新媒体,就有了更多的平台选择,同时也更便于针对准热点问题,预先制造小热点,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使得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上更加稳妥、从容。因此,要善于把握并利用好新媒体的以下各项特征,充分借助新媒体各种载体平台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权威公开发布,并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及疑问持续做好相关信息的跟踪解读。

一是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范围及比例。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途径相对有限,新媒体的多元化为人们认知世界提供了更多选择,以往人们惯有的选择性认知范围被延展扩大,但与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圈无关的信息却难以进入人们的认知范围。从这一角度而言,以合适的方式在工作、生活、社会等方面与公众产生逻辑上的关联或共鸣是做好新媒体传播的关键。

二是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认知的圈子化,从而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过去人们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建立联系,现在人们凭借虚拟网络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寻求同道,并通过交流互鉴巩固彼此间的联系,人们的个性和自我因此得以强化,共同的声音方可得以接纳,异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观点则遭到排斥。从这一角度而言,找到广大社会公众的普适性的“合意空间”(即利益、需求及价值表达的交集部分)是有关机关或机构做好新媒体传播的又一关键。

三是新媒体使人们的生活体验变得更加丰富、直观,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社会判断趋于感性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体验方式相对单一,价值判断更为理性。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媒介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知世界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感性的价值判断。从这一角度而言,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是做好新媒体传播的又一关键。

4.4 提高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应对能力

新闻发言人作为相关机关或机构代表直接面向各媒体作有关事项的权威信息发布,其应对媒体的综合能力对于有关事项的信息发布效果、相关社会舆情的控制及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而言,综合掌握以下专业技巧和业务素养更有利于新闻发言人做好媒体公关工作。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媒体缘,自信、公开、求真的第一印象往往能够为恰当处理媒体关系做好铺垫。同时,幽默风趣的谈吐风格对搭建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可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语言要通俗易懂,在形式上其于新闻发布会上面对的是多名记者,而实质上其面对的是广大社会公众,其在发布环境信息的同时又是在通过媒体给广大社会公众进行科普。

三是就相关主题的开场陈述时间不宜过长,点题进入,一般控制在五六分钟之内为宜。其余时间交由媒体提问,并在此期间按照各媒体的个性化需求及逻辑将前期准备的相关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既满足各媒体的采访需求,同时整体内容又不超出既定范围。

四是注重相关知识、背景信息的长期积累,逐步建立起日益完善的知识结构。知识更新必须及时,确保每一新生问题的求解不过夜,有效防范未知新情况、新问题掌握解决不及时带来的媒体关系处理中的被动局面。

五是回答问题时要有所侧重,实现共性与个性问题的角度转换。当媒体问的问题偏于具体,且发言人不甚了解时,可以考虑从相对宏观的角度进行回答;当媒体问的问题偏于宏观,且发言人不甚了解时,可以考虑通过相对微观的角度进行回答,比如说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进行说明。

六是规范遵守相关制度,其自身为相关机构的代表,要注重信息控制,不能感情用事;为使输出的信息能够为广大社会公众所喜闻乐见,就要做到说话有温度,讲究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天气污染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Weather(天气)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