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釉上走兽画创作现状
2021-01-28刘新凯
刘新凯
(景德镇刘新凯艺术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当代的工笔走兽画随着时代发展的推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各种绘画材料、表现技法都趋于完善,其中陶瓷釉上工笔走兽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当下的信息化发展飞速,民众的经济水平也逐年提高,人们对物质精神文明的渴望也逐渐显露。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情趣走向。传统的民族文化深刻的影响到釉上工笔走兽画,这也使得釉上走兽画的风格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面貌。这不仅可以彰显出当代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内涵,也可以使得民众更加深层次的认识这一绘画题材。所以,当代的艺术家需要继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极力发掘这种文化中的隐性因素。这种隐性的因素,使得釉上走兽画这一题材与传统文化建立了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传统文化在民众自主认知上自然流露的。当代陶瓷艺术家也需要不断吸取外来优秀的文化,更加丰富作品的形式,形成更为具有特点的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不同于国画,其是一门非常具有工艺性的陶瓷艺术。陶瓷绘画这一独特的工艺特性,不仅仅是绘画时需要考虑国画的美学要素,更加需要通过最后的烧造进行完工,这也正是泥与火的成功结合。不同于国画的平面创作,陶瓷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器型进行创作表现。这种不同,更多的体现在三维空间上的展示,艺术家不仅要考虑画面的优美与否,还需要考虑陶瓷造型与画面的结合。这种立体的美感,是平面很难呈现出来的,其所展示的是绘画的美、质地的美以及造型的美。
走兽画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门类。其可以分为工笔走兽、白描走兽、写意走兽等等。一般来说,动物画中比较难操作的就是对皮毛的展示。因为不同动物的皮毛,其毛的色泽,长短,质地都有所不同。所以绘制的时候艺术家一般会先整齐排列动物的短毛,勾勒出动物的形态,再进行平拖,上色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把颜色混合了,会导致色彩脏掉。最后就是不同的动物,处理皮毛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就算同一个动物,不同部位的皮毛处理也是有区别的。较长的皮毛,需要笔法流畅自然,突出毛发的柔软细腻,在有规则的情况下追求变化,艺术家多半会采用很轻的笔法来绘制。通常这些长毛会出现在动物的尾部、颈部、或是肚子的地方。而短的毛发则可以采用重笔的画法,这些短的毛发时常会出现在动物的四肢、面部等地方。而一些有水平的艺术家,还会采用顿笔的方式表现这种短毛,这种方式则是以小点状往周围发散,行成柔软蓬松的质感,这种方式较之前更为灵活。当代釉上走兽画是基于国画中延伸出来的。在景德镇的瓷画系统中,走兽的画师一般是从花鸟画的派系中转变过来的,因为走兽与鸟类都同属于动物类。早在康熙年间,景德镇的陶瓷动物画师都是以国画作为范本临摹,所画的动物大多都比较夸张,不讲究结构,而且这类动物大多是以陪称的角色出现。诚如更早的《鬼谷子下山》青花瓷,胯下的老虎就是比较夸张变形的。后期的红绿彩中的动物也都画的比较抽象。直到乾隆时期,郎世宁的出现,真正将西方的素描画法,以及写实手法带入中国。在结合中西方画法的同时,走兽画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动物画师,纷纷效仿这种具有透视关系的创作理念,逐渐将传统的动物画法转向了现代的画法。
图1
图2
景德镇近代的一些陶瓷画法,在吸收这种西式画风的同时,继续传承了传统的元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貌。就像是具有“毕老虎”之称的毕渊明先生,就是专门绘制老虎的画师,其画的老虎颇具雄威,气宇轩昂,令人赞叹不已。毕渊明先生不仅绘画功底扎实,其书法写相当飘逸雄劲,这与他具备高超的文化素养不无关系。所以他常常会在画作当中辅以诗、词与印章。这使得他的画作更加完整,富有意趣。当代也有很多优秀的动物画师,所画的作品也颇有风采。如图1所示的作品,整体构图严谨,动静相得益彰。老虎的神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最为人称道的是老虎的眼神,目光如炬,虎视眈眈。这些老虎的动态和生机捕捉的非常合理,仿佛通过画作就能感受到这些老虎震天动地的吼叫声。整个作品运笔苍劲有力,主要对象老虎身上刻划的细致入微,而虚处的竹叶叠影,河中的水雾漫漫都增加了灵动感,是近代少有的优秀动物陶瓷画。如图2所示的作品,在绘制此幅作品是笔者先用淡料绘制出整个鹿的形态,其中还包括鹿的眼睛、鼻子、嘴巴以及鹿角。再用偏锋、散锋丝其毛发,在丝毛发的时候需要注意毛的结构、起伏变化以及毛的走势。色泽较深的地方,则需要反复的丝,直至达到预期效果。而例如鹿肚子上的白毛部分,则采用底色留白的方式,简单丝出白毛的明暗关系就可以。这样通过反复的丝毛法,可以加重毛发的厚重感,这样创作的动物画看起来更为舒服自然,最后辅之以草地,使得整个画面生趣盎然。
图3
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中,笔者也不免借鉴其他艺术家的绘画风格,例如徐天梅。游艺等大师的作品。诚如徐天梅老师的动物画,其将动物的骨格肌肉特征都描绘的合理恰当,在描绘动物自身上,也非常的细致入微。其所画的鸟兽,不但形神兼备,而且非常富有国画的韵味。其笔下的动物,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动物的写照,经过其艺术的加工,更加是赋予了动物拟人化的思想感情。而笔者通过对各位动物画大师的学习,也创作了一些动物画的作品。例如图3所示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两只狼矗立在山崖之上,狼的毛发皴描率意,色彩渲染恰当合理,两只狼一前一后主次分明,相互映衬。脚下的山石和远处的月亮很好的烘托了作品的气氛。通过对动物的巧妙掌握,把控动物的形态和神韵,可以很好的传达给观者作品的意境。
结语:
传统的陶瓷动物画在表现动物上,对皮毛的展示是比较面面俱到的。大多数的毛发是采用一根一根丝出来的,而色彩却较为单调。而当代的写实陶瓷动物画,在用色上就远胜过传统的动物画,皮毛上的环境色也使得画作更加自然。当代的陶瓷动物画,在皮毛的处理上可以不再是一根根生硬的重复,而是更好的表现环境与皮毛的特点,相互映衬,强调质感。所以,当代的艺术家,想要画好陶瓷动物画,就需要真正的走进他,了解他。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性,合理的运用绘画技法,这样就能创作出优秀的陶瓷釉上走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