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科书内容结构分析与有效使用策略
2021-01-28王晓瑜
王晓瑜
(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科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且被赋予了很多新功能,美术教科书亦是如此。教科书如今已成为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所以,美术教师能否对教科书进行全面分析,掌握使用策略,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是能否有效实施美术课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促进美术教学质效提高的关键。如何有效使用教科书呢?为此,我们结合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开展了“小学美术教科书内容结构分析与有效使用的研究”。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小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教科书的内容结构框架是由面、线、点构成。“面”主要是面向“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线”主要针对各基本课型的知识体系,分类归纳整理,形成跨各学习领域的知识链,如手绘线条、色彩、国画、泥塑、欣赏等;“点”主要是落实在每课的具体课业内容中,如:课题、图片、文字等。
一、小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分析
教师拿到教科书后,通常是按照“面—线—点—体”的分析方法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全面认识、统筹设计、细致分析。
(一)通读——“面”的分析
“通读”全册教科书,完成“小学美术教科书内容结构分析”梳理。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到教科书的整体框架,从各学习领域的分布走向,初步认识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习重点、学习内容的变化。
(二)分读——“线”的分类
“分读”是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教科书的课业内容分成若干课业类型,如国画、色彩、泥塑、手绘线条等,整理“小学美术教科书知识结构体系架构”,梳理各课业类型“知识体系分解细目表”。
(三)详读——“点”的深入
“详读”这一环节是针对具体的一个课业内容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以三年级下册第3 课“会动的线条”为例,详解如何展开“点”的分析。
1.课题分析
“会动的线条”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关键词“线条”“动”,不难分析这是线条系列教学中的一课。对照《手绘线条课型知识体系分解细目表》看出,学生已经在认识了“我们身边的线条”,学习了“会变的线条”,欣赏了“画中的线条”,对线条的种类、组织排列以及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本课旨在将之前所学的线条知识综合加以运用,深入挖掘线条丰富的表现力。
除了对课题关键词的分析,教师还应该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线条是会动的线条?”“表现动感线条的方法是什么?”这其实就是本课的新知识点且是重点。
2.图片分析
本课共有10 幅图片。第6 页的3 幅,分别是壁画、雕塑和摄影作品。虽然作品类别不同,但无一不表现出线条的强烈动感。这就从生活到艺术方面揭示了动感线条带给我们的美感,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线条是会动的线条”。
第7 页的7 幅绘画作品中,上方的三幅《古埃及装饰画》、教师范作《新绿》《春天》,都表现出春意盎然、树木吐绿的情景,所用线条各具特点。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内容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可以产生不一样的动感。下方四幅学生作品,表现内容、表现方法各异。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创作时造型可写实,可夸张;线条要疏密有致、富于变化,在展现曲线能使画面产生动感的同时,感受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概念。
3.文字分析
第6 页《敦煌320 窟壁画》下的提示文字“请你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感觉她们在飞翔呢?”与课题相呼应,直接导向本课知识点。“思考与讨论”中的两个问题引向本课的重点。“小体验”则提供了探究方向。“艺术实践”清晰地呈现出作业达成的方式与层次,一是指向创作内容——观察生活中具有动感的景物,二是指向方法技巧——以曲线为主,三是指向知识运用——画一幅具有动感的画,前面是条件,后面是结果。“评一评”顾名思义,是让学生考量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问读——“体”的归纳取舍
“体”是通过以上对教科书的品读,对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进行归纳取舍,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思路。
教师可多问几个问题:为什么这样安排图片的大小、位置、顺序?图片、文字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反映了编者怎样的设计意图?有些图片是否可以合并使用?通过分析,最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形成本课结构思路:认识会动线条;发现会动线条的特征;学习表现让画面动起来的方法;运用会动线条完成一幅有动感的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特征,对书中提供的图片再次进行归纳、取舍、添加,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及作业呈现形式等等,最终构成一套有效的教学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二、小学美术教科书有效使用策略
(一)“面”的教学策略
“面”的教学即从全册教科书的四大学习领域(即四类课业内容)宏观上来分析内容结构,对教材有个整体认识。
从四个学习领域在整个教学内容的数量分配中我们不难看出,“造型·表现”课业内容占较大比重,约在35%~55%之间;其次是“设计·应用”约占16%~36%;“欣赏·评述”约占10%~22%;“综合·探索”约占10%~22%。从这一内容结构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造型·表现”仍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注重学生的美术创作体验,让学生感受创作乐趣、理解造型要素及形式美法则。到了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领域比重增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与评述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训练。
(二)“线”的教学策略
“线”的教学即根据新课标,从全册教科书知识体系中分析提炼出基本课型,并归纳整理出各课的知识点、探究点、彼此之间的链接点,最终形成知识链。
下面笔者以“手绘线条知识体系”为例,谈归纳整理的方法(见表1)。
1.明确学习内容(学什么)
让学生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基本造型元素。
第一学段,认识线条基本要素;第二学段,了解多种组织原理;第三学段,运用线条语言记录与表现所见、所感、所想的事物。
2.掌握学习目标(学到什么程度)
运用多种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第一学段,认识线条基本要素,尝试用线条进行绘画表现活动;第二学段,运用线条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表现所见所感的事物;第三学段,运用线条语言记录与表现所见、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链)
表1 “手绘线条”课型知识体系分解细目表
这样的知识体系整理让每一课的知识递进点一目了然,每一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清晰可见,每一课学生的探究点通晓鲜明。在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上就不会出现知识点制定过高或过低,甚至断层的现象。学生更易于知道自己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向、应达到的知识层次和应具备的表现能力。
根据课业内容,教科书中还可以归纳出诸如“色彩”“国画”“泥塑”“欣赏”等知识链。
(三)“点”的教学策略
“点”的教学即从教科书的每一课业内容(课题、图片、文字、栏目设计等)来分析,搜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的信息和有效支持教学活动的素材。
教科书中的图片类别包括与所学内容相关联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图片、艺术家照片、方法步骤图片、学生作业图片、学生活动图片等;文字类别主要包括每一课的导语,有些课还有针对艺术家及作品的介绍、解释等。
从以上的梳理中我们看到,第一学段“说一说,想一想”栏目到了第二、三学段已经变为“思考与讨论”;“小提示”“小知识”“小体验”栏目也从第二学段开始逐渐增加。第二学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转折点,逐步从第一学段的“游戏式”学习进入到学生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展开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始增加理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多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自主思考。
三、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策略研究框架
教师面对教科书,首先要从“面”上把握教科书的整体框架,结合新课标,高屋建瓴地弄清教材的编排特点,宏观把握各类课业内容结构体系;以“线”的视角在知识体系中归纳提炼出基本课型,形成贯穿于“面”的知识链;细致到“点”上挖掘每节课的有效资源,从课题开始,细品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按照“面—线—点—体”的思考方式充分理解编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最后,分析归纳,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建构出完整的教学思路,从而实施教学(见图1)。
图1 小学美术教科书策略研究框架
运用“有效分析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策略”对教科书的多次挖掘,充分利用,能大大提高教师驾驭教科书的能力;是最大限度发挥教科书功能、有效执行美术课程、提高美术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更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