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

2021-01-28戴世银安徽省龙河口水库管理处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事业单位机制

戴世银 安徽省龙河口水库管理处

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结合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及政策的调整等,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管控,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应对。当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正在逐步探索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相融合的管理机制,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加强新形势下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一、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的意义分析

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及时对财务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多维度评价分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完善相关的机制,强化过程干预,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全面预算是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基于全面管理的视角,对预算进行科学编制,并对过程进行控制的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以及预算的评估与反馈等过程。财务绩效管理是指围绕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并针对性进行考核评价的一种模式。财务绩效管理是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

加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不断完善相关的融合机制,可以围绕事业单位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目标,从加强科学管理的视角来进行量化管控,进而通过预算的导向作用和绩效管理过程控制作用,保证各类资金资源等科学配置利用,实现最大化效用。同时不断完善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机制,可以更好地从全面的视角来对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过程控制,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全面性,同时也通过预算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等,确保各类资源及时动态调整和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或成效。另外强化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可以及时解决两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冲突或矛盾,建立统一规范标准化的管控维度,最大限度提升财务基础管理效能。

二、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实施现状分析

当前在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围绕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工作,事业单位也在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具体分析依然还存在不少的困境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实施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融合探究,需要完善相关的控制体系,加强业务协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财务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创造更大的成效。通过情况下组织主要是通过预算评价的方法来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进行编制,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组织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方向来实施和开展。但是目前在相关控制体系建设方面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关的配套实施机制来发挥预算管理和财务绩效评价两者融合合力,很多事业单位在具体预算编制等方面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保守,主要是延续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进行预算费用指标等分析,也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这样制定的预算等有时缺乏科学指导性,影响后续的执行,也不利于提高科学评价成效。在具体控制体系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各因素的融合分析,同时还需要从系统化的视角来进行控制机制的建设,进而确保全面预算与财务绩效管理深度融合成效。

(二)预算执行中过于突出客观因素制约

目前在实施预算管理与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虽然按照相关的要求提前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可能产生的绩效评价结果影响等情况进行了探索,设置了相关的权重,按要求有序实施评价。但是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对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客观因素或困难予以扩大化,没有及时预算分析研究并提前量,没有结合预算目标制定完善的综合管控机制,从而导致预算费用超出既定目标的情形时有发生,难以提升预算管控效能。

(三)评价方式有待优化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绩效评价融合探究,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来进行测评,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有序开展。但是目前针对组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情况没有从多维度分析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在权重的配置以及相关指标的分配等方面也没有进行精准测算,没有和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科学探索和实施,从而导致形成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指导参考性不强。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绩效评价深度融合的具体对策

为了不断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成效,更好地发挥财务绩效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优化:

(一)加强深度融合探究,完善控制体系

要从全面协同管理的视角围绕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深入分析财务绩效评价机制融合应用的目的和作用,找准结合点,探究可行性融合路径。对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相关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结合组织的发展战略以及主营业务等,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预算管理人员在进行指标确定的过程中既需要关注目前的组织发展现状,同时又需要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关注市场因素的变化,注重考核指标的动态分析和调整,建立多元化的控制机制,从而确保绩效评价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二)加强绩效指标的动态维护

要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总结往年的开展情况,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增加更多的关联控制指标,围绕管理、技术以及学习、创新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考核指标的分析研究,加强量化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实施。另外还需要在开展全面预算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对评价指标层层进行分解落实,既需要包含常规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经营管理以及偿债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同时又需要从微观的层面分解更多的二级三级指标等,合理设定不同指标的权重以及测评方式等,从而便于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动态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绩效评价方式的创新探索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方式的不断创新应用。事业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实际等,深度研究绩效评价相关的理论方法,对每一种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实施要求以及优劣势等研究比对,以此为基础确定可以引入的评价方式。比如可以引入模拟综合评价方式、专家评价方式以及层次分析方式等等,可以聘请相关的同行专家等进行交流指导,综合比对分析不同评价方式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科学的评价机制,为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此外还应当加强融合工作相关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力度,加强组织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智能化平台等不断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注重信息沟通,在绩效评价分析深度以及考核结果应用等方面及时总结,形成更多的参考性成果,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绩效评价融合,需要结合组织自身的实际不断完善相关的机制,加强指标的优化,完善控制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实施成效。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事业单位机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