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中的应用
2021-01-28陈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庆元县供电公司
陈博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庆元县供电公司
一、引言
2019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超过8200亿元,同比增长1.6%[1],主要用于电力基建工程及相关项目工程。现阶段,新基建成为各领域投资的新目标,电力新基建的目标是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据此智能电网等新基建项目正在规划中。电力企业基建项目具有时间长、投入高、参与单位多、隐蔽项目多等特点,一般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相应地,电力企业基建项目中的风险点也比较分散,相关问题会影响项目进度。这就需要审计部门介入,而全过程跟踪审计逐渐成为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中的必要参与者,贯穿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分阶段重点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帮助电力企业有效控制风险及工程造价成本。本文重点分析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中的实施流程,并对全过程跟踪审计提出应用建议,希望能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参考。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及原则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表现为三点:第一,将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审计。对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来说,传统审计专注于事后审计,即竣工后审计,而全过程跟踪审计提前介入,从工程立项阶段就实施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相关问题。第二,分阶段重点开展审计,更具针对性。全过程跟踪审计依据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审计划分,审计重点略有不同,但审计目标具有一致性,最终目标都是为节约工程成本、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服务。第三,审计内容更加深入。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仅对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材料进行及时审查,而且对相关材料还会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对背后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审计深度。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遵循的原则
第一,流程规范性。由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复杂性特征,需要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标准化流程,同时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在审计实务中应当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只有操作流程规范,才能取得预期的审计效果[2]。第二,实时性。全过程跟踪审计改变了传统审计的滞后性,因此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变动实时调整审计内容与重点,特别是有关基建工程项目的政策变动时,审计人员应及时调整审计方向。第三,风险识别的主动性。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在于发现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审计人员应具有风险识别意识,通过持续跟踪调查主动查找风险点,这样有利于基建工程相关风险的把控。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中的实施流程
(一)工程立项与规划设计阶段
项目立项与规划设计阶段属于基建工程项目的前期阶段,但前期阶段对项目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审计工作也应当关注该阶段的重点内容。项目立项时,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应在于电力行业及工程相关政策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内部因素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关注,了解电力企业对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要求。项目规划设计对于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此环节在审计中容易被忽视。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应在于设计方案是否优化、限额设计是否实施、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同时,审计人员应当提高对该阶段审计的重视程度,以便完成审计标准流程。
(二)工程招投标阶段
传统的审计工作很难对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招投标阶段进行及时审计,而全过程跟踪审计则保证了此阶段审计的实时性,也有利于后续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内容不仅应当关注招标过程的合法合规性,而且应当对合同管理等方面开展有序审计,充分保证审计内容的全面性。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应当根据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差异进行适时调整。具体来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应在于招标过程是否存在不规范行为,例如串通投标等;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遗漏项;是否对中标人进行二次审核,包含资质、清单等必要内容[3]。
(三)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基建工程的核心环节,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也比较多,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确定审计重点。首先,对电力企业基建工程职能部门进行审查。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在于审查职能部门是否按照制度及规划开展工作,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投资等。其次,现场核查。重点对于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核查,例如,核实实物工程量等内容。再次,对变更事项进行审查。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在于设计变更、投资进度变更等内容,审查变更内容是否存在随意行为、是否合理。最后,审查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重点在于对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支付金额是否正确,是否按照约定进行结算。
(四)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表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属于收尾阶段,但也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环节,充分保证审计工作有始有终。该阶段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在于相关费用的结算情况。审计人员主要关注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从立项到竣工整个过程的费用情况,对项目完工日期是否与计划相符方面也进行审查,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审计。该阶段的审计工作不仅可以反映基建工程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获得项目绩效情况以及投资回报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同样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成果。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电力企业基建工程中的应用建议
(一)依据流程分阶段重点实施审计
依据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不同阶段,上文分别介绍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与重点,因此审计人员应当分阶段实施重点审计。从审计来看,虽然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审计实务中依然存在不按照流程实施、仅凭经验判断等问题,全过程跟踪审计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所以,审计部门应当根据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各个阶段,组织安排专业审计人员进行审查,要求既抓住各阶段的审计重点,又能快速查找风险点。需要注意地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虽然具有规范性,但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适当调整以适应审计工作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审计工作方式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推进,远程审计成为一种重要审计方式,利用现代技术实施审计也成为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对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来说,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常驻施工现场的审计方式,也就是现场审计占据主导。审计人员应当在现场收集工程资料,并现场测量照片进行分类编号,然后归档保存,便于后期查验。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特征,审计人员需要对设计、工程量等变动进行及时确认与查验,这样才能保证跟踪审计的实时性。
(三)注重基建工程中财务核算风险的把控
财务核算贯穿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的各个阶段,因此也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财务核算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财务核算模式不统一,造成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借用资金等不符合财务规范的行为;还有财务核算人员对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财务核算出现纰漏[4]。由此,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当对财务核算风险进行有效把控。审计部门要督促电力企业将财务核算模式进行统一,同时提升财务人员对财务核算制度的重视程度,并且督促电力企业纠正现有财务核算问题。
(四)完善审计复核制与责任追究制
全过程跟踪审计虽然对电力企业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实施了审计,但是同样需要完善审计复核制,即对相关审计内容进行二次复核。审计复合制是发现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审计效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电力企业基建工程这样复杂的项目,经常存在一些变更的事项和资料,更加需要执行审计复核制。另外,审计责任追究制也是全过程跟踪审计不可忽视的内容。对于违反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与制度的行为要严厉追责,避免日后出现同类问题。
五、结语
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复杂性等特征增加了审计难度,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适用性。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时性、分阶段审计、更加深入等优势,说明其应用于电力企业基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当根据工程立项、招投标、施工和竣工四个阶段确立审计重点。同时,全过程跟踪审计要发挥其在基建工程中的监督作用,则应在四方面进行完善:第一,依据流程分阶段重点实施审计;第二,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审计工作方式;第三,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审计工作方式;第四,完善审计复核制与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