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意义

2021-01-28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精量保护性播种机

□ 胡 伟

按照《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称黑土地行动计划)的释义,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笔者觉得,这对其他区域同样具有示范意义。

关于保护性耕作的核心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保护什么?当然是土壤,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是一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工程,可谓意义重大。二是如何保护?用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结构性状,用免耕播种机减少对土壤的压实,用深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用侧深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用高效植保机械提高施药效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好像一个也不能少。

关于黑土地行动计划实施背景,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文件中的表述: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取得明显进展,技术模式总体定型,关键机具基本过关,已经具备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的基础。

东北如此,华北亦然。以天津为例,耕地深松已经进入推广成熟期,每年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接续玉米免耕精播常态化;高效植保机械逐步推广应用。但也有问题一面,虽然玉米收获秸秆回收或粉碎还田已成常态作业,但在小麦播种前,农民依然保留着先旋耕后播种的传统习惯,玉米秸秆接茬小麦精量播种仍有待突破,必须解决秸秆根茬和小麦精量播种两个难题;水稻秸秆基本上全量化打捆离田,用于饲料化、原料化利用,但水稻根茬是翻埋还是搂出,也是一个待解难题。

笔者的观点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问题是秸秆处理,技术层面是免耕播种。华北地区情况特殊,在玉米秸秆大量覆盖和根茬留置条件下实现小麦免耕播种,如果能实现从条播到精量播种的升级,则锦上添花。

先说核心的秸秆问题。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秸秆处理路径各不相同,小麦基本实现了机收+秸秆粉碎同步作业,水稻大部分打捆+离田利用。而玉米则有粉碎还田和回收利用两种模式,粉碎还田法简洁有效;回收法无论是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或是燃料化,按理说秸秆产业链越长效益越好,但现状是秸秆从“废弃物”到“资源”,再变得有效益,甚至有说法为再造“第二农业”,其中都有一个回收成本问题,目前还有难言之隐,可谓道阻且长。无论哪种秸秆处理方式,对农户来说,核心是清理秸秆,解决下茬播种问题,保障播种机开沟播种、施肥、镇压作业的顺利,专业上叫良好的通过性。

再说技术层面的播种问题。按照文件中的说法:“采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确保播种质量。”“开展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核心部件研发攻关,重点突破播种机切盘的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电控高速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制造等难题,加快产业化步伐。”一句话,都需要过硬的免耕机器。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是农机一家的事,涉及农机、耕作、土肥和秸秆处理等多个学科,重点是在秸秆处理和播种机提升两个方面,这是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典型范例。在推广实践中,亦应对其他学科提出机械化适应性要求。Θ

猜你喜欢

精量保护性播种机
正负气压组合油菜精量排种器锥孔盘排种性能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单体驱动器设计与试验
棉花精量穴播器取种状态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基于PLC技术的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技术探究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免耕播种机使用性能的研究
播种机使用维修及用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