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十四五”事业建设思考
2021-01-28莫韦花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莫韦花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当前,正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和“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实施,职业教育迎来了高质量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交通职业教育发展也进入提档升级的攻坚期。
一、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标职业教育文件精神
(一)对标对表谋划“十四五”重点工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 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纲领性文件,交通类院校应组织交通行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专家,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专业团队,开展对标对表的研究,针对国家职业教育推进的重点,瞄准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和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及早规划本校“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二)推进交通运输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结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新时代交通精神,加强和创新新时代德育工作,优化德育路径,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重点推进七个方面:一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优秀中华文化传统“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应积极开展校本特色教材编写、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组建思政理论宣讲团等。而是围绕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专项研究,制定具备本校特色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充分挖掘交通运输行业的思政元素,例如结合新时代交通运输行业涌现出来的“大国工匠”许振超、孔祥瑞、竺士杰等人的先进事迹,做好思政教育。三是围绕守好思政课程“主渠道”,开展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四是围绕铸魂育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打造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爱国主义品牌活动。五是围绕德育队伍建设,建立思政课专任教师、思政辅导员两支队伍社会实践及培训的长效机制。
(三)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类专业认证工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也提到“探索高职专业认证”的任务,而专业认证的实质正是产教深度对接下构建的一套标准体系,其核心就是要确认毕业生是否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开展交通运输教育领域的专业认证既是提升学校内部治理的重要举措,还是交通运输类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外在要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交通运输类高职学校应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或有威望的行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开展,并积极参与到高职交通运输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的制定中,参与构建认证体系,编制各专业认证标准。
(四)对标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试点专业标准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也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为此,各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应对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试行)》的每一项标准,优化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同时,要充分利用交通运输类院校领域广、需求大及信息化高等优势以及不同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实际需求,在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出特色,争取获得本科层次专业试点开设资格。
(五)依托各类平台,加快推进“三教”改革
依托全国交通运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平台,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系统规划交通运输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统筹开发人才培养课程、职业培训内容和技能竞赛项目,通过课•证•赛融通,加快推进交通运输“1+X证书”制度试点。依托各类平台,组织遴选一批交通运输行业专家,参与、指导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标准制定、教材建设、课题研究、实习实训指导;面向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开展人力资源诊断、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等工作。依托全国交通运输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专家名师开展巡回讲座,加强教学与学术交流;指导院校积极与聘任的首席技师协调,组织开展技能导师工作室经验交流;联系协调院校通过互访互学,互派中层干部交流挂职、互派教师任课等多种方式,共同提高办学水平。
二、结语
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全会精神,聚焦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特别是涉及到的很多交通运输建设的内容,包括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等,在对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重点任务,认真评估和预测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量化指标,做实做细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让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切实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指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