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

2021-01-28王英玫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教智慧交流

王英玫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信息化就是使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传播多样化。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变,特别是混合式教学、智慧教室以及MOOC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都为教学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本文依托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研究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面对面交流较少

我们以高职大数据专业Java课程为例来研究课程实施的过程。因为java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并且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较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的出勤情况教师无法掌控

传统的方法学生出勤情况统计完全靠手动完成,学生人数多,时间有限,存在遗漏现象。导致教师无法精准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三)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

虽然上课玩手机现象教师尽各种办法来禁止,比如装手机袋等,但效果并不理想,还是有部分同学上课时穷尽一切方法玩手机。

对于出现的问题怎样解决呢?基于云课堂智慧模式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课程实施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推送预习资料

教师每次课前都推送本次课的预习资料,这些预习资料包括PPT、慕课以及一些视频材料。除了推送这些资料外,还布置了一些简单的预习题,供同学们检验预习效果。同学们进入云平台后,有一个交流区,在交流区学生和教师可以有效的进行交流互动,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有效的解决线下师生不容易沟通的问题。同学们之间也可以交流互动,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提高了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二)课中开展多种模式的教学活动

教师打开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入云课堂。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签到任务,超过时间将无法签到。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轻松了解签到情况。

教师掌握了精准的签到情况后,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升了,从云课堂职教平台上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明显提升,每堂课发送的弹幕也有所提升,学生也把手机作为一个上课学习的利器。上课模式如下:

1.加入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依托云课堂智慧平台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入多种教学模式,如视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这种多样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目标更加的精准化,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目标甚至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要精准化。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插入课堂小测验,教师设定好题目及时间后学生就可以答题了。学生考试成绩可以即刻给出。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也很了解。

2.课上不懂解疑

不懂的内容可以提交到云平台的答疑区,在课后由教师统一回复。答疑区的设定,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解决了师生之间互动少的问题,对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提高了学习效果。

3.课上随机点名

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运用后,课上可以随机点名,提升了学生上课的专注度。

4.课上字幕互动

在每一章节后教师都会以开放的字幕形式开放给大家,引导学生以匿名的方式发言。因为是匿名的方式,大家畅所欲言,争相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回答或与其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观看学生在课堂的表现。

5.分组教学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3—7人,鼓励小组内成员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云平台分组非常容易,分组后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个小组讨论后就可以抢答。分组既可以增加组内成员的合作交流,也可以增加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三)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根据课前预习成效及课中表现,每次课后云平台都会给出一个课堂小结,标出优秀学生及预警学生名单。教师根据学生名单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课后教师还可以在云平台发布一些练习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另外云课堂职教平台还提供了题库,可以把其他相关题库导入到本平台,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三、学习效果分析

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的内容包括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每次单元测验得分的情况、出勤情况、在平台的活跃情况等。教师把这些项目按一定比例进行赋分并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种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教学模式快速发展,各种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为教学的发展变革提供新的活力。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变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的互动,也拓展了教学途径。本研究以云课堂职教平台为依托,介绍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过程,并以此为契机,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职教智慧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有智慧的羊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