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机制构建

2021-01-28冯彦群

河北画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利益校企机制

冯彦群

河北美术学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的兴起,源自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学校和企业对育人和用人的共同需求。当然,二者能够合作起来,在本质上看是学校和企业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如果二者的利益没有共同点,校企合作也不能兴办起来。从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的进行程度来看,大多数企业参与这种机制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以至于这种机制下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为了能够实现更大的利益,就要分析明确双方的利益所在之处,深化改革,促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机制的发展,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

一、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需求分析

(一)在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模式下学校的利益需求分析

1.降低教学成本

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其特点就是将企业的实践环节变成企业的教师给学生教学。通过调查发现,企业教师进入学校给学生授课和学校里的教师给学生授课的成本接近。但就真实情况来看,学生在企业进行教学实验环节时,大部分学校没有支付企业教师薪酬,这样比较来看,企业教师的薪酬就比在校教师的薪酬低很多,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而且,目前政府给学校拨款的力度在逐渐降低,进行校企合作,是学校降低教学成本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经过大部分的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在这种现代学徒制的办学体制下真实的办学成本并没有下降,甚至是增加了,这主要是由于教学成本降低了,但是其他部分的费用有所增长。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但是通常情况下,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和高校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比较落后,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是很好。这也是促进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办学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直接引用企业工作时的工作内容,教师的教学设备也可以用企业的生产设备来进行教学。这种校企合作对症下药的机制,有利于提高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大量数据,在这种机制下,很多高校的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3.提高就业率及招生质量

很多学生进行学习深造,就是为了以后的就业,为了以后能有一个高的生活水平,也只有就业才能实现。很多高校的教学导向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查阅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数据,那些就业比较好的学校,其分数线都比教育界和政界给出的高校排名中排名更高、实力更好的学校高。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自身的招生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现代学徒机制、与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合作办学。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有42%的学校学生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下实现了零距离就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在这种机制下受益颇大。

4.提高学校美誉度

我国的教育有很强的行政导向性。所以,高校才会很重视政府的评比。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落实还有助于学校在政府评比中获得很好的优势。可能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使得调查数据与真实数据间存在差距。但这一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办学的积极性,影响着学校的美誉度。

(二)在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模式下企业的利益需求分析

1.获得足够数量的新员工

企业在招聘选择新员工时,可以把这个时机提前到培养人才的阶段。企业可以先选择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把员工送进学校,由校企联合共同培养,这样学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企业。企业也可以优先得到高质量、数量多的新员工,企业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新鲜血液,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这也有很多的限制因素,一方面,可能某些学生签署了相关协议,在培养完成后他们毕业时,有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其他招聘企业,使得本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也相当丰富,对于技术比较先进、员工待遇比较好的企业来说,其平时招聘员工时就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根本不需要参与校企合作进行联合办学提前预定人才。也正是由于这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某些校企合作中,那些技术创新、科技发达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数量就会大幅减少。

2.获得符合企业需求的新员工

企业与高校采用现代学徒机制来合作办学培养人才,在这种机制下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制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企业与高校共同招聘学生,共同制定出一套培养人才的方案,这样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能够直接培养出来,降低了企业以后进行人才培养的成本,使人才与自身岗位能够更加匹配,让企业获得更多符合自身需求的高质量的新员工。

3.满足员工培养和晋升需要

在这种现代学徒制下,企业与高校共同创办学校,也方便企业对自身员工进行培养。企业可以用学校的场地对员工进行实训,满足员工培养晋升的需要。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既可以培养学生,又可以对自身员工进行培养,提升了企业的口碑与信誉,这也是高校与企业深度进行合作的意外收获。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合作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

(一)合作双方的文化理念、价值标准相冲突

从根本上来说,校企双方组织结构和性质不同,这导致了校企双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标准存在冲突。在现代学徒制之下,校企合作共同办学,院校的责任是进行人才培养、履行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任务,院校的性质是非营利性的机构。而企业与院校不同,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利益,企业是经营性组织,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时,要遵循社会市场经济规律,注重利益的获取。校企双方进行合作办学,是根据现代学徒制来说的。这种机制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如校企双方的约束不足。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利益”的阻碍,不利于现代学徒制更好地实施。而且,企业在这种合作机制下,参与的层次相对较浅,高校和企业存在着“校热企冷”的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为院校提供资源,促进院校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的提升,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提高自身学生的技能优势。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是有着无尽的人才来源。二者相互对比,企业的动力相对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不高。

(二)合作双方的经济回报不均

由于院校是非营利性组织,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院校不追求经济的回报。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追求利益和经济的回报,企业是为了获取优质的员工资源,从短期来看,企业更是为了能够享受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得到政府相关专项资金的支持。但是从校企合作来,合作双方的经济回报不均衡,企业自身也十分被动。而且经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对经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员工不是很认可,培养出来的员工有着与职业素质有关的很多问题。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就是为了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这也是企业成本所在之处。由于培养出来的现代学徒综合素质比较低,使企业的获利空间降低。

(三)合作双方的话语权不平衡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中,其本质应该是由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和企业同为主体、共同育人。这种模式可以参照德国的现代学徒制下的校企合作。德国是由产业部门进行管理,德国国家在立法上进行支持,并对校企合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与德国相反,我国现代学徒制不是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来推进的,是由高校来承担。不是由企业进行主导,学校的课程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计划与企业的真实需求可能有些差距,高校和企业双方的话语权不平衡。

(四)用工需求和培养周期过长相冲突

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想让自己以后的员工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更高。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培养一个学生需要三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很长的投资过程。虽然教育部曾经出台过相关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也无法达到企业的需求,使得企业的用工需求和高校培养学生周期过长产生冲突。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平衡机制的对策

(一)强调文化协同,推进校企有序合作

因为高校与企业存在着组织上的边界,双方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价值导向、追求的目标、工作方式这些方面的差异而造成校企双方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和争议。其实学校和企业对未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二者未来这可以进行文化融合,构建一个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就是把企业的特色融入教室的教学环境中,教室和车间一体化,在学校的各个建筑物上都突出企业的职业特点,在学校的教学区域表现出浓郁的企业文化色彩;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采取企业管理制度,将企业管理的严格规范和大局观、协作观融入学校的文化当中。在学校内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不仅在技能上还要在思想上提高职业素养。

(二)细化目标共享机制,增强校企价值认同

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共同育人的目标之上的,要全力合作,细化目标共享机制,增强校企价值认同。二者进行合作的核心是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使命,企业是需求稳固的企业员工。在育人方面会有利益上的冲突,但要辩证地来看待。院校要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在育人和寻求利益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在院校和企业协作时可以适当地作出“妥协”,主要是为了增强双方的协同。企业要调整自己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一起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企业还要与高校一起进行市场化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促进价值融合。

(三)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促进校企双方利益均衡

企业和高校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所以二者进行合作是必然的。在校企双方进行合作时,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制度,促进双方利益均衡。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降低双方的管理成本。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主要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和高校组成的董事会,董事会可以对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第二个层次是校企双方可以选出一些人员组成执行机构,派选执行代表;第三个层次是由企业和行业内的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对人才培养提供咨询服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定一个方案,推进教学方案的实施。不仅如此,高校、企业和政府也要构建一个制度,充分发挥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共享机制,保障校企双方的利益均衡。

(四)细化校企沟通机制,优化育人合作关系

从双方存在的冲突来看,校企合作能够产生冲突,主要是因为双方的沟通机制不完善。为了能够优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要着力构建一个沟通机制,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加顺畅。首先,政府要发挥自己在高校和企业间的协同作用,为高校和企业设计构建一个合作沟通机制,促进双方的合作;其次,行业协会也要加强高校和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要以协调人的身份,着力协调高校、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五)强调合作共赢理念,促进产教融合

国务院签发的相关文件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这对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社会上就业创业规模的扩大、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时,要明确企业占据的主体地位,拓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途径,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成功后的人才培养和转化。全力推进产教融合,将企业中的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的基础教育。加强产教融合中师资力量的建设。总之,要强调合作共赢理念,促进产教融合。

四、结语

高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采取的教育模式是现代学徒制,在学校的教育包含了职业的元素,也有很多企业通过合作的形式融入进来。这种教育方式深入推进了社会化生产大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虽然在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下,二者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利益而产生冲突。但是,这也是一个突破口,可以将平衡二者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寻求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完善改进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猜你喜欢

利益校企机制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I Love You, Dear China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