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花瓷绘艺术述评及思考
——以景德镇地方期刊为例

2021-01-28杨波

河北画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青花瓷青花景德镇

杨波

青花瓷绘是中国陶瓷的装饰主流,自创烧以来,其青幽沉静的色调深得人们喜爱。随着青花瓷绘技艺的发展,青花也出现了多种审美面相,装饰性和文人化的分流,艺随工变的技艺发展、青花艺术的美学特征、创作与媒介表达的互动等,赋予了青花瓷绘艺术更丰富的语义。这些问题的探讨,都少不了期刊媒介平台的作用,景德镇地方期刊构建了关于陶瓷文化交流的公共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有哪些人,说哪些事,如何镶嵌在景德镇的文化生态当中等问题,成为本文从宏观的视角进行写作的缘由,在这个宏阔的视角之下,择取青花瓷绘作单一问题的切入。

一、青花瓷绘艺术研究概况

(一)创作与技法

青花创作在《陶瓷研究》《景德镇陶瓷》等期刊上的探讨占了很大比重,这与期刊栏目设置及其导向有关,比如《陶瓷研究》的“创作与评论”栏目,《景德镇陶瓷》的“瓷苑漫谈”“创作手记”等,该部分文章的大量生产也成为景德镇地方刊物的特色所在。这部分细分起来包括青花创作内容、青花创作技法以及青花与绘画、书法关系的探讨等。

青花创作内容主要是按照绘画画科的分类展开的,选题前面缀以青花字样,比如青花人物、青花山水、青花花鸟等,此外还包括青花纹饰图案。

青花创作与技法问题的探讨占了较大的比重。此类选题既有创作者的创作思考和评论,又有古代青花瓷的创作特点分析。关于青花与绘画、书法的关系,也有相当多的篇幅加以探讨,比如《中国画在釉下青花装饰中的表现手法》《晚明清初民窑青花山水画与文人画艺术特征辨析》《谈水墨画对陶瓷青花绘画的影响》《书法对写意青花的启示》等,其中徐进《青花艺术绘画性表现语言研究》(《陶瓷研究》,2013.1)从青花艺术绘画性表现艺术溯源、现状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尝试在青花艺术和传统绘画艺术之间的融通关系基础上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深化了对青花艺术语言的认识。

(二)艺术和美学特征

如果说创作、技法类文章体现了景德镇陶瓷文字的鲜活性表达,那么对青花艺术特征和美学的探索则代表了对景德镇陶瓷艺术语言和理论范式的尝试和追求。艺术特征和美学的探讨与创作技法一道构成了景德镇青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说,对青花艺术特征和美学的探讨,是景德镇青花艺术进入艺术史的路径具有可行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特定历史时期青花的艺术特征分析,所用语言多为艺术风格、艺术比较、师法、艺术精神、艺术特征等概念,比如康熙青花的艺术特征等;第二,青花与书画艺术等门类艺术之间的求同关系分析上,比如《生宣写意画墨分五色与青花写意画分五彩的关联》(赵新,《景德镇陶瓷》,2019.6);第三,借用美学概念或范畴探讨青花,比如“气韵生动”“意境”“意蕴”“以形写神”等。此外,对青花瓷的民族、地域、时代特征及其变迁亦属于此。

(三)人物与赏析

青花人物臧否,少不了对王步及其分水技艺的介绍和评论。《学王步青花,融自家笔墨》(黄卖九《陶瓷研究》2001.4),黄卖九认王步为师,虽没有“面授”,但在对王步青花技艺的继承和创新上,黄文不仅归纳了王步青花在水韵、料色、空间、题材和意境上的特点,而且文中饱含着深深的师生情谊,再加上黄卖九在青花艺术上的成就,以黄写王使得这篇文章更有意义。张志安《感于创新,自成机杼—谈谈王步的青花艺术》(《景德镇陶瓷》,1984.7)从参观王步青花展说起,作为有“共同作画、吟诗、共席、闲谈”的经历,张志安对王步青花的绘画语言更加谙熟。相关文章还有王步艺术风格、当代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四)民间青花

如果说前面的分类和期刊栏目有暗合的话,这里拎出民间青花作单独一类,主要是基于民间青花的探讨数量较多,可单独成类的考虑。景德镇民间青花是相对于官窑青花而言的,官窑瓷器因奉命而作,风格亦步亦趋,和民窑青花率性洒脱形成对比。民间青花创作也与不拘一格、挥洒自如的艺术风格联系在一起,成为创作者抒写性灵的载体,因而在研究和创作上,民间青花都是一直探讨的话题。秦锡麟《景德镇民间青花的魅力与变革》(《陶瓷研究》,1990.5)一文从景德镇民间青花的审美特点、发展历程、民族性、大众性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勾勒了民间青花研究的几个维度。秦锡麟在2005年发表了《现代民间青花与现代陶艺》(《陶瓷学报》,2005.1),对民间青花进行了再思考。秦锡麟对民间青花从陶瓷史演进的角度作了更明确的界定,“景德镇民问青花是在继承唐代长沙窑、铜官窑釉下彩的优秀传统和吸收宋代磁州窑及吉州窑的艺术特点,从元、明、清至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演进则引申出了现代民间青花的概念,对传统陶瓷艺术语言加以继承创新,突出了陶瓷审美语言的时代性,在传统民间青花与西方舶来陶艺之间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程云《试析明、清民间青花人物瓷画的漫画味》(《景德镇陶瓷》1992.6)从形象处理的夸张变形、比兴谐音幽默的运用、生活实景描绘、荒诞离奇的漫画构思方法以及民间青花人物瓷画与简笔画、漫画的关系等方面,将民间青花人物瓷画和漫画作求同比较,借助漫画艺术的特点,成为认识民间青花人物瓷画的多维艺术价值,也彰显了古代民间青花瓷画的审美趣味。此外,民间青花还涉及文化特征、书法、民俗、艺术表现形式、语言分析、风格等方面内容。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青花瓷艺术的选题还涉及考古、环境陶艺、日用瓷等的应用、青花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不再一一枚举。

二、青花艺术的反思与展望

正像前文所说,本文选择从景德镇地方期刊看青花瓷的创作,是尝试从某一个视角展开的切入,并且希望这个视角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青花艺术为写作对象,主要写作内容是对于景德镇本地期刊上青花相关问题所作的现状认识和分析。出发点在于,在文章和创作关系上,本地期刊是创作者发表文章的重要平台,具有更贴近艺术创作的特点,应专门加以关注。期刊作者多以景德镇的自由创作者、高校师生为多,无论是工艺美术师系列、高校职称评定系列还是学生毕业要求,职称评定和单位要求是大多数文章写作的动力。地方期刊是认识这类群体的一个媒介,这类群体代表了景德镇陶瓷绘画群体的广度,在理论追求和创作追求上,明显以后者较重,文章虽多短小,形式也多为散谈、个人见解,但更加直白明了,相对于核心类期刊对选题、理论性和文字表达等要求,地方期刊则拥有更多鲜活、灵活的气息,毋庸讳言,文字质量高低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从数量上说,这类期刊也是陶瓷艺术文字生产的重要载体,虽然文章有质量高低之分,但也有数量多少之别,其中的信息承载都将会成为景德镇当代陶瓷史书写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环境的一环,理应专研。

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文化自信、文化复兴等文化的视角展开的探讨也较为少见,尤其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实验区》的出台,作为景德镇未来发展的指向标,景德镇文化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发展这样一个宏大的叙事,景德镇地方期刊以及众多创作者的个体生活感知和艺术体验,如何实现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的结合,理应有所反映,有所解读。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手工艺复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研究热潮,青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也成为常见的选题,不少文章多是从传统青花与现代绘画语言的关系加以探讨,当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何更好地贴近时代,提高青花绘画艺术在新时代的发言权重,将是青花绘画艺术更具生命力的存在方式,在“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泛媒语境下,以媒介的思维看待陶瓷艺术乃至青花艺术,刊物的传播媒介作用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景德镇广大陶瓷艺术创作者更需要树立媒介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陶瓷绘画艺术与时代呼应的方式,也是陶瓷创作与刊物在瓷媒和纸媒上的互动与相互生发,共同建构与传承景德镇陶瓷的文化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青花瓷青花景德镇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青花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纯净的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