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境与实境
——浅析我的创作《墓塔组画》

2021-01-28盖齐

河北画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实境绘画创作

盖齐

首都师范大学

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中提到虚境是“直观感相的渲染”“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在老子的观念中,万物之中虚实相生,而虚与实相较,前者更为重要。在绘画中,如树叶中的间隙、水纹的波光、器皿上的空洞、高楼间的空处,正是由于它们的虚实相生,才起到树叶、波光、器皿、高楼应有的作用。绘画创作中的空白、模糊、虚无、欲言又止的部分,这种虚境便能触发人们生成深远的想象并呼应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实境。

清蒋和在《画学杂论》中深刻地表达出虚境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他提到:“大抵实处之妙,皆从虚处生。”中国传统艺术里所遵循的知黑守白,计白当黑的创作原则,古代文人所作的诗与画作中的藏露相生的原理,都与绘画中的虚境与实境相结合密切相关。正所谓:“虚实相生,皆成妙境。”实境强调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要求对客观事物本真的还原,虚境便是在画作中作者对自我感受的真实表达和情感的抒发的组成部分,虚境实际上等同于实境引发和拓展的一种带有美和悠远意味的理想空间,它一方面是实境在画面想象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作者和观者伴随着这种联想而产生出对生活、生命的体味与感悟;实境是给观者直接呈现出的写实情景,特定的绘画形象或符号,而虚境则是特定形象在人们幻想、联想、想象中生成的有着自我感受的形象。实者虚,虚者实,虚实结合,实境可转化为虚境,虚境又可反映实境,如此往复,带给作品栩栩如生的美感和深远的意味。

在一幅虚实结合的绘画创作中,虚境既可以指一种模糊朦胧的绘画处理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由实境引申出的情感上的体味,是绘画创作的画外之象。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可以在整体上偏重现实刻画,或者以描绘自然中人或物的实际形态为主,制造写实意味的美感,也可以以虚境为主弱化事物外在的形态,在模糊朦胧的虚化处理中达到能够带给观者或作者自身主观想象和情感感性生发的作用。当然,更多作品中,虚境与实境的处理是相辅相成的,虚中有实,实中存虚,虚实相生。

一、实境

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以实境再现事物的手法为主的作品有许多。其中有宋代传统人物画《罗汉图》,系刘松年所绘,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又名为《猿猴献果图》,是《十六罗汉图》之一。这幅画虽然取材于佛教,但显然已存在世俗倾向。画面中的罗汉双手相交,伏在一个斜着的树枝上沉思,图中罗汉的形象已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不同,更加接近于世俗生活,罗汉看着眼前两只温顺乖巧的小鹿,树上有两只猿猴在摘果子,树下一个小和尚正在用两只袖子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画中作者对罗汉和小和尚生动的面部表情,小鹿与猿猴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对世俗生活极具细致的写实描绘,都说明了宋代刘松年高超的写实技艺和艺术造诣。

刘松年另一作品《补衲图》同样有着丰富的实境意义,画中人物形态工整细润,人物、动物用笔细密爽利,用线自如,根据绘画对象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水墨晕染,设色清雅,图中一老僧坐禅于榻上,手中拿着针线,亲自补衲。身旁的青年僧人专注地注视老僧,目光里充满了对其师的尊崇。

宋代的李公麟擅长写生,他的《五马图》造型准确,神态生动,运笔自如,善用线描大多不设色,画卷分为五段,是描绘北宋元祐初年西域边地献给皇帝的五匹名马,分别名为“凤头骢”“好头赤”“锦膊骢”“照夜白”“满川花”。每匹马前面均站有一牵马人。画中的马和牵马人,都是画家根据真实的对象写生描绘创作的。作品以遒劲秀雅的线描和淡墨晕染,其中五匹毛发颜色形态面貌各不相同的名马,有的静止,有的缓步而行,比例造型准确,形神兼备。充分地表现出李公麟将现实生活中的实境再现于他的绘画创作之中。

而在中国近现代中,徐悲鸿和蒋兆和的作品在现实主义绘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的画侧重描绘实境,主张写实。在选用题材上以现实景物与生活为描绘对象。

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提倡国画改革,融入西方绘画技法,作画主张明暗、造型、比例,讲究对绘画对象的解剖结构的准确把握,同时,强调作品的情感内涵,徐悲鸿所作的国画墨韵天然,他以绘奔马而闻名于世。徐悲鸿把西方绘画技法融入中国画,创造了独特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还有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作品,均以实境为主,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他常画的奔马等动物,生动无比,栩栩如生,充满生机和力量,同时,造型准确,注重写实,徐悲鸿的作品是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开端和奠基。

蒋兆和是继徐悲鸿之后又一以描绘实境为主的画家,也是我国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艺融入,创造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技法,他造型精准,擅于深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中国人物绘画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蒋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图》,前所未有地展现了一种宏大、悲壮的情怀,以浑厚有力遒劲的笔触揭示了他至真至善的人格本质,倾泻他对战争的愤怒,对受苦受难的广大群众的同情,表达了对和平与正义的呼唤。蒋兆和用新颖的写实笔墨技法,用以实境为主的绘画手法表现出人生、人性,他将流民在战争中的痛苦和被战争的摧残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无力的体态和面部表情极为生动。

蒋兆和着重于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有《朱门酒肉臭》《阿Q像》《流浪的小子》《卖子图》《小子卖苦茶》《流民图》《一篮春色卖人间》等,作品中对人物形态、外貌特征,以及人物自身传达出的在当时历史社会影响下的情感,都充分说明了蒋兆和极为深厚的写实功底,同时,也表达出他对美好和平生活的热爱和渴望之情。他的作品《杜甫》《曹操》《李白》《苏东坡》《文天祥》《李清照》等,用笔简练,线条爽利而舒缓,笔势奔放。《流民图》高六尺、长九丈,画面中有60余位人物。此作极为宏观壮大地表达了在战争下广大人民的悲苦。《流民图》是蒋兆和代表性最高的作品,该作的创作过程历时三年,在《流民图》中,蒋兆和塑造了一百多个悲惨的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形象。从那苍劲干涩犹如伤痕的皴擦,和真诚的笔墨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深入体察生活和同情颠沛流离的受难群众的崇高心灵。全图以笔墨渲染出了凄惨悲怆的氛围,使观者的内心情感与作品产生强烈共鸣,是表达实境的杰出作品。蒋兆和在人生中所感受到的苦涩,使他的创作专注于描绘社会上的苦难,使他的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让观者感受到至真至善的灵魂和人性。

在当代,中央美术学院毕建勋的人物画,同样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坚持对形象深入刻画,对人物创作造型要求极为严格,深入生活,体察生活,情感上丰富细腻,在毕建勋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他对以实境为创作手法传达作品情感意味的追求。艺术家毛焰的作品是以画家在自身的观念下所创作的肖像画为主,其作品写实意味强烈,技巧表达极强,这种以完美的技艺重现现实生活的绘画方式充分说明了画家以表现实境为主烘托内心情感。

二、虚境

中国传统绘画中,米芾的作品《云山烟雨图》,烟雾弥漫、皴擦异同,水墨通透,多处随性取材而信笔为之,不依工细笔法,都体现了米芾以虚境描绘自然山水的绘画手法,同时,传达了一种朦胧虚幻,似乎带给观者梦境的心灵感受。

关良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大师,他创造了一批风格独特而新颖的戏剧人物画,作品用笔简练清雅,极富笔墨情趣,他的创作手法并不局限于对对象的透视处理和对比例或结构的刻画,而是以一种虚无而不空洞的,富有笔墨意味的夸张手法,传神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无邪的情态。

三、虚实相生

在当代中国画画坛中,田黎明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作品并非简单地专注于对造型、解剖和视觉分析的追求,而是追寻一种天人合一的创作法则。中国文化中的平淡真善的美学理念,在田黎明的创作中极为突出。在田黎明的画中,水和光是无处不在的,对水和光的成功描绘不仅是由于他高超的水墨技法,更重要的是他对水和光的独特体会。在水墨艺术语言的层面上,中国画特有的水墨晕染方式使得中国画的笔、墨与宣纸相结合,这些又都是通过与水的融合来实现的。而在人文精神层面中,水与光滋养了万物。

田黎明在他的水墨画作品中运用了光、空气和水的表达方式,并以自身宁静淡泊的人文感知来体验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人与社会的精神境界。正是田黎明将生活作为一种气象而非一种形象,使得他在艺术语言上获得极致的整体性。他以质朴真挚的心去体察世间万物的情怀来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并释放自己的人生情境,在自然中感受万物。

田黎明不只是理性地关注生活形象,并非机械地将生活、自然再现,而是上升到对现实生活中气象的把握,如果说形象是一种高度,那么气象便是一种人文境界,是艺术家在生活阅历和精神积淀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直觉感受在特定时空中凝结成型,以独特而高超的艺术技巧抒发于创作之中。将东方国度独有的宁静美与充满生机的水墨语言结合起来,使艺术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水墨在宣纸上的生发自然融合,动静结合,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

在他的画作中,阳光和空气并不仅仅起到了渲染气氛、调整明暗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光和影的变幻延绵与笼罩之中,带给观者一种人与自然成为和谐共生不可分割的一体,使人们从其中品味出自然生机与力量,获得一种通透清亮、爱惜自然、感受自然的精神状态。他的作品体现人生、社会、自然的阴阳虚实,让我们能够辩证地体悟这种气象的相生相济。田黎明的艺术又以绘画空间的悠远和清透而耐人品味,使人们在高速的现代化生活下可以沉静身心,缓和地通向自然世界之中。由此为人们提供了一席心灵的栖息之地,一个真挚美好的精神家园。

四、虚与实和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关系

道教讲究阴阳变化,阴极而生阳,阳盛而生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在阴阳相济的动态中保持万物的和谐。国画的笔墨与此相似,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变化协调,在动态中维持画面的统一,古代中国哲学中有物极必反的观点,描写人的精神气质未必一定要全用实笔,有实反而南辕北辙,不写而写反而更好,如留白。

五、我的创作《墓塔组画》中虚实的处理方式

在我的创作中,墓塔的造型以写实手段为主。墓塔的形状以方圆结合,凸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意味,每一幅背景以灰墨为主,少量色彩冷暖加以对比,衬托与墓塔的交融。墓塔主体刻画强调了石头的质感,弱化边缘线,墓塔中间图案相对于两边着重刻画,营造出前实后虚的艺术效果。

在创作技法上以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又经过对墓塔形象的思索和精神意味的体会,结合现实因素和非现实因素进行创作,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猜你喜欢

实境绘画创作
虚实意境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