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内胆管癌转化治疗一例
2021-01-28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浙江 温州 325000)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大部分患者诊断ICC时,已无手术切除机会,并且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极高,患者预后极差。转化治疗是目前肝内胆管癌的热点治疗模式,本文报道1例晚期肝内胆管癌的转化治疗。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左上腹不适2个月余”于2019年7月8日入院。患者进食后左上腹饱胀不适,有恶心呕吐,伴有消瘦,无发热,无腹痛腹泻,无呕血黑便等。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子宫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史6年,无肝炎肝硬化及血吸虫病史。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脐上腹壁可见一皮肤溃烂,大小约2.0 cm×1.5 cm,可探及一窦道,少许恶臭味暗黑液体经窦道流出,全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2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0.737,血生化:总胆红素9 µmol/L,白蛋白31.3 g/L,肝功能Child分级为A级,肿瘤指标AFP 1.2 µg/L,CEA 15.1 µg/L,CA125 30.4 U/mL,CA199 86.7 U/mL。入院前CT提示:肝左外叶占位(7.4 cm×4.6 cm,SUVmax13.0),恶性肿瘤首先考虑,提示胃壁侵犯;左肝内稍低密度影,肝门区及后腹膜软组织影,考虑转移可能(图1A)。入院后完善PET-CT提示:左肝外叶高代谢肿块(7.6 cm×5.2 cm,SUVmax13.0)伴左肝内胆管轻扩张,提示恶性肿瘤性病变,以胆管细胞源性首先考虑,且病灶累及胃壁伴部分沟通;纵隔内、膈上前区、肝门区、下腔静脉旁、腹主动脉旁、T11椎旁左膈肌脚后多发高代谢淋巴结,以转移首先考虑(图1B、C、D)。
患者诊断左肝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癌可能性大伴前腹壁、胃壁侵犯、淋巴转移,TNM分期:IV期(T4N1M1)。多学科MDT讨论认为:病例特点为肿块侵犯胃壁及腹壁并有远处淋巴结转移,处于IV期,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9.V1)发布的肝胆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本例患者无手术指征。即使予以姑息切除,其复发时间也很短,患者生存时间不长。结合目前化疗、免疫及靶向药物治疗进展,给予相关治疗若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肿块体积减小及淋巴结减少或消失,再行病灶切除,可提高疗效,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因此,建议患者行肿块穿刺明确病理诊断,再行化疗或靶向治疗。患者家属考虑患者体质较差,拒绝术前穿刺明确诊断,反复与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病情。告知目前NCCN指南对胆管癌推荐的一线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并告知化疗方案及靶向药物相关风险及可能并发症,家属权衡后选择仑伐替尼靶向治疗。予以口服仑伐替尼8 mg/d,共3个月,治疗期间未出现仑伐替尼相关药物并发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CT可见肿块较前缩小(图1E),PET-CT:肿瘤病灶(7.0 cm×5.5 cm,SUVmax6.9)略缩小、代谢明显减低,纵隔内、膈上前区、肝门区、下腔静脉旁、腹主动脉旁多发高代谢淋巴结与前比较部分病灶缩小、代谢减低且部分消失(图1F~H)。肿瘤标志物AFP 1.17 µg/L及CEA 12.1 µg/L较前降低,CA199 87.1 U/mL较前稍微升高。
图1 患者入院时(A~D)及仑伐替尼靶向治疗3个月后(E~H)CT及PET-CT检查
患者病灶已缩小,肿瘤代谢减低,淋巴结明显缩小,患者症状较前缓解,依据mRECIST总体评估为部分缓解,可见仑伐替尼治疗有效,综合评估后于2019年11月26日在全麻下给患者行左肝外叶切除+部分胃壁切除+窦道切除+肝门区淋巴清扫术(图2A),手术时间约120 min,出血约400 mL,无输血,术后11 d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肝高-中分化胆管细胞癌(6 cm×6 cm×4 cm)伴大量黏液,肝切缘未见癌累及,肿物与部分胃组织粘连形成窦道,胃切缘黏膜未见癌累及,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图2B)。患者出院后一直服用仑伐替尼8 mg/d,术后7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AFP 1.07 µg/L,CEA 2.2 µg/L,CA199 41.8 U/mL,较术前明显下降,PETCT发现椎旁淋巴结消失,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病灶(图2C、D),术后随访至今7个月病情无进展。
图2 患者术中情况(A)及术后病理学检查(B),术后7个月复查PET-CT(C、D)
2 讨论
近年来,肝内胆管癌(ICC)发病率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1],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比例不高于40%[2],切缘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39.5%[3],而未能手术的患者1、3年生存率仅为26.0%、3.4%[4]。本例患者为IV期,不适合手术,给予化疗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患者远处转移淋巴能完全缓解,在此基础上手术切除病灶和肝门淋巴结,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吉西他滨+顺铂是晚期ICC患者化疗的标准方案,可使患者获得8.0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11.7个月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5]。但晚期ICC患者中仅25%应答二线化疗方案[6]。有研究显示ICC的VEGF和EGFR表达率较高[7]。Gruenberger等[8]选择西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对晚期胆道癌化疗,63%的患者达到了客观缓解,30%的患者行转化手术,其生存期显著优于未转化手术者。仑伐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VEGFR1-3、FGFR1-4、PDGFRa、KIT、RET等信号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Kudo等研究证明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效果较索拉非尼要好[9]。本团队为患者选择仑伐替尼单药治疗3个月,患者获得部分缓解,实现了降期,经转化治疗,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7个月随访未见复发。但是否能长期获益,还需进一步随访。
对于晚期ICC病例,能否将不可切除的病灶转化为可切除,是能否获益的关键。本团队根据目前有限的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协作,分析患者病情,结合NCCN指南制定靶向治疗加手术切除等多手段的个体化治疗,成功切除病灶,患者得到了较好的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