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工程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2021-01-28

科技视界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应用型考核

刘 静 马 强 马 超

(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0 引言

课程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在高校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还要重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宏思维能力等软能力的训练,即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从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来看,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开展各类课程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兴趣[2-3],但基于“大工程观”探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文献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基于“大工程观”视角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助推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1 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设计是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4],更是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桥梁”[5],因此,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至关重要,已成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第一,教师对课程设计的显著作用认识不够,教学过程精力投入不足。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助益。 然而,有些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设计教学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存在选题单一、考核要点仅限于所授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缺乏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与训练。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过程监控,指导力度不够,对设计书把控不严等。

第二,对本课程基础知识的巩固有余,对知识转为理论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训练重视不够。以笔者讲授的“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设计”为例,目前部分高校的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大多在给出课题题目与条件的基础上,仅要求学生完成物流与非物流分析,绘制相关图,设计布置方案及其评价等内容。 虽然这些考核内容有利于学生巩固系统布置设计(SLP)的理论与方法,但由于课题开展前期缺乏对规划设计对象(生产设施或服务设施)的实地调查,很多细节信息、第一手资料收集不到位,致使学生规划设计成果往往与实际情况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较好训练,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其他软能力培养就更是无处谈起。

第三,对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素养的培养缺失。 人才培养不仅应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注重学生的领导、协作、沟通、语言表达、应变等综合素质的提升。部分高校的课程设计为了避免学生间互相抄袭,提出“一人一题”的教学方式,课程考核也以学生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书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及应用所学理论与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训练的缺位将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2 基于“大工程观”的课程设计改革对策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在“大工程观”教育理论指引下,对课程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改革措施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引进。 要想发挥课程设计应有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前提是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或相应的工程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积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质性参与实际工程实践活动,丰富其实际工程经验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课程设计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是专任教师招聘时可优先聘用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高层次教师;二是条件允许情况下拨出专项经费或政策鼓励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 另外,可聘请企业工程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弥补专任教师课程设计选题资源不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等缺点。

第二,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工作。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是其顺利开展并获得较好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学生的领导、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的锻炼,可以按3~5 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自由组合的形式开展课程设计。课程选题采用自主选题与指导教师指定相结合,鼓励各小组成员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自主调研的形式获得课程设计第一手资料。指定性课题应尽量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校企合作项目,并注意课题的开放性,为学生创新力发挥提供空间。 同时,为了提高课程设计质量,发挥课程设计作用,必须建立严格的过程控制体系,可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定期检查各小组的课程设计进展情况。

第三,创新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课程设计应强化过程形成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倡导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综合考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过程考核除定期抽查各小组课程设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外,还可增加小组成员互评打分环节,强化学生自主性与责任。 结果考核可改变以往仅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的单一考核方式,以报告评阅、小组答辩、问答互动等形式考核学生各方面能力。 每位同学终评成绩要综合考虑其在整个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整个课程设计团队协调合作情况、课程设计报告书质量、答辩准备以及答辩过程情况,根据加权计算得出。

3 结语

本文对应用型本科专业目前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对课程设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计组织、课程设计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对策,以期为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应用型考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部考核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