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2021-01-28罗在军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考核思政体系

罗在军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理念下,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增长较为稳定,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的整体文化环境较为复杂,而开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对复杂文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四个角度探讨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教育环境、文化环境、教育体系等方面给出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具体方案。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师存在认知偏差

多数职业高校的思政课任务通常依据思政教学大纲开展日常教育教学,这就导致部分思政教师过于倚重教学大纲要求,各类课程教学活动均围绕大纲展开,忽视了学生群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多与思政教师的认识偏差存在直接关系。受此影响,部分教师在思政教育课程中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案,致使多数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存在抵触情绪,也进一步阻碍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思政教育脱离教育体系

在高校大面积扩招的背景下,国内整体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多数高职院校领导认为,在就业压力日间严峻的环境下,要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率,必须狠抓专业课程教学,将更多资源用于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在思政教学方面“点到为止”即可。出现此类想法的原因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领导认为思政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体系之外,其整体作用对各学科专业教学的整体作用有限,未深刻地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各学科教学起到的引导作用。

(三)思政教育工作受多元文化环境影响严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逐渐呈现多元化背景发展态势。就外部环境而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便利,海量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吸引着高职学生的眼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衍生出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等错误文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极易出现价值观扭曲、自我意识失控等问题,进而失去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就高职学生自身而言,多数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在自我约束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自律能力较差,导致其在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出现社交障碍、思想及心理压力上升等问题,对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肩负的责任认识不清。

(四)思政教育体系结构缺陷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结构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为落实明确,在贯彻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形式”而“轻实践”,未与教学相融合。

2.课程内容规划的“形式主义”问题严重

思政教育课程的整体内容缺少针对性,多以“形式主义”的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实践活动进行验证,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无法深入理解思政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

3.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体化的模式仍存在缺陷

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体系、学生教育体系以及文体活动体系建设中虽设有完整严密的落实方案,但各个教学体系间的互联互通仍存在缺陷。另外,教学管理服务未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导致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结构缺失。

二、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案

(一)高职院校应深化思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识

要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职院校领导需提高一线思政教师的思想水平,加深思政教室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摆脱对思政教学大纲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具体方案如下:(1)校领导邀请教育专家对本校思政教师进行培训,从思想层面深化思政教师的认识;(2)拓展思政课程的实践项目类目,引导学生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从应用角度深化思政教室的认识。通过思想与应用相结合,实现思政教师思想水平的系统性提高。

(二)落实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存在必然的内部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理念可知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尽一切可能方案将传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现“政教一体化”。具体方案如下:(1)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校领导班子学习党中央关于思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精神,加深对“政教一体化”的理解;(2)不断创新改革思路,突破传统思政教育课程的限制,创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途径。例如;在实践活动中将专业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活动合并开展。

(三)以目标为引导,完善目标人才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体系

要切实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高职院校领导需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目标设定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高职院校的服务类专业应将诚信、进取、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目标设定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的教育目标,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行“一科试点,全面执行”的教育方略,将单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引入多个专业,实现跨专业、跨科目的目标人才培养计划。

(四)构建思政教育内容“六位一体”体系

根据各专业的办学特色,基于党建思想、教学理念、管理方案等各类教育资源,定向培养各专业的特质精神,构建“理想信念”、“思政理论”、“课程思政”、“主题班会”、“主题文化节”、“志愿服务课”等。

1.理想信念教育课

以党中央提出的基本知识教育及党性专题内容为基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倡导落实党性教育课程,从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开始即开展周期性党员培训课程,积极选拔预备党员干部,以此深化党性概念在新生群体中的认知度。

2.推进思政理论课程改革

思政教育理论课是高校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窗口,在推进思政理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调研、考察收集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热点时事、社会案例等内容,整理、分析、提出复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论点,从而在根本层面解决思政教育理论及应用的局限性问题。

3.课程思政改革

深入到思政课程内容核心,以大纲要求、教学目标为方向,深入研究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在共通点,设置多样化教学载体,开发全新的课堂教学环节,例如:微视频、微课等。另外,在改革过程中要融入全新的考评机制,实现知识、素养、作品、实效性的全方位考核。

4.开设主体班会课

班会是班级成员实现交流与讨论的主要方式,是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开设以“思政理论交流讨论”为主题的班会讨论课,以“日常行为观察”为主题文明教育班会课,以“弘扬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文化思想班会课,通过班会课这一形式,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与学生综合素养的融合发展。例如:开设“日常行为文明课”以单个学生为视角,从日常文明问候,到出现误会时的道歉;从购物文明自觉排队到,到乘车主动让座等,通过“日常行为文明课”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规范日常文明行为。

5.丰富文化活动课

丰富高职院校文化活动课,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渗透与落实。以“红色文化”、“教育文化”、“地方文化”等多种主题文化为基础,推动各专业的特色文化活动课建设,邀请学生、教师、院系领导参与主题文化活动课的创新构建,并在文化主题课中融入“才艺比拼”、“传统文化知识宣讲”、“专业技能展示”等多种元素,打造具有本专业的特色的主体文化活动课程。例如:服装设计类专业课可以“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为主题开设以环保服装设计活动,利用生活所以可见的可回收生活垃圾搭配时尚的设计理念制作符合当代时尚潮流的环保服装,从而在倡导低碳环保理念的基础上提高院校主题文化活动的丰富度。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学期为单位打造类似长期社区服务活动、校内学生帮扶活动等,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自身。

6.开设志愿服务课程

以“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精准帮扶三下乡实践”、日常“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等活动为基础,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志愿服务课程内容归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党员选拔等培训课程中,根据参与活动学生的年级、学生干部委任情况、入党意愿等提出差异化的考核要求,且此项要求应贯穿一个学习或一个学年、另外,学生需根据自身意愿将必选志愿服务与自选志愿服务相结合,长时间记录自身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日常经理,保证记录不间断,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学习习惯,在未来各项活动中始终坚持落实践行自身的良好品德。

(五)构建完美育人体系,全面落实“一对一”机制

要构建完美的育人体系,高职院校领导需改革老头就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以校领导、管理干部、党员、基层教师及学生党员为主体,二级学院、专业群、教研室、班级宿舍等对象“一对一”育人体系。通过全方位“一对一”体系的构建,周期性举办党政联席会议或教职工会议;联合各系辅导员举办学生交流会;开展教研室、课堂、学生宿舍深入活动,实地探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周期性开设班会、研讨会;高职院校领导还应时刻掌握在校教师的思想状态、工作、学习生活情况,重点掌握在校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成长情况,明晰教育对象,适时提供教学指导与心理指导,积极解决师生在实际生活及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类困难、问题,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适用性。

(六)强化思政教育评价,构建完善的全流程评价体系

依据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来看,丰富岗位育人元素,做好各项育人指标的量化、细化工作,明确质量目标,并赋予质量目标以实际意义,促使育人质量目标与院系质量目标相结合,对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构建具有积极影响。高职院校还需将育人规范与相应指标与基层教师的岗位职责相挂钩,构建对应的教师评价工作体系,推进各个课堂理论的对应教职人员评价,在注重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融入日常行为考核与时间活动考核,并搭配专题报告、答辩的考核与评价认定。另外,高职院校还应推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考核,既考核理论知识,又考核实践 行为表现,既考核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又考核实践成果(实践报告),既有基础知识合格考核,又有专题培训选优考核等,案例分析、问题论述与研修报告考核相结合,既注重过程考核结果,又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还注重学生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领导需紧跟当前时代变化的脚步,深入研究党中央关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念,细化落实思政教育课程及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工作,不断探索思政教育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融合的新途径,以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及针对性。文章从教育者、教育体系及教育环境三个角度指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基于认知、教育体系、教育目标体系及“五位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考核思政体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