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治理视域下文商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为例

2021-01-28李跃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滨河路商旅锦江

李跃 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

为深入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猛追湾街道深入学习粤港澳大湾区等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先进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连片规划产城布局、做大文商旅产业生态圈、释放片区发展新动能、共同打造文商旅精品特色项目、加速锦江沿线风貌整治和业态提升等五大发展策略,以期有效推动街道文商旅融合发展。

一、猛追湾滨河路片区现状分析

(一)当前的特色与优势

一是交通路网优良,区位优势明显。猛追湾街道文商旅融合发展特色街区位于一环路内侧,北至府青路,西邻锦江,南至蜀都大道,东临一环路,面积 1.6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万。拥有中国西部第一高塔天府熊猫塔,锦江成华段全域在滨河路片区。一环路、蜀都大道、成华大道、双林路等交通主干道东西通达,街区呈现交通路网发达、配套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明显的特点。

二是网红经济活跃,商业消费旺盛。借助全市发展夜间经济的契机,猛追湾滨河路片区已初步形成锦江夜消费商圈,打响了“夜游锦江”品牌。以 339 天府熊猫塔为中心,正逐步呈现出“锦江夜游、高塔夜秀、美食夜市、酒吧夜娱、民居夜宿”五夜联动经济新业态,积极营造了“亲水型”文创体验,“最成都”市井休闲、“后现代”潮流娱乐、“夜经济”特色消费新场景,已成为全市乃至西部的夜间休闲娱乐地标。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体验层次丰富。街区内记忆文化浓厚,拥有承载了 60、70、80后成都人美好童年回忆的“成都游乐园”(现成华公园),紧邻承办2021年第31届世界大运会水上项目的老成都夏日名片“猛追湾游泳池”,蕴含着延续军工企业人勇担责任、拼搏进取精神的宏明企业文化,成功打造“新鸿南一巷”、“望平滨河商业街”2条全市“最美街道”,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文商旅体验场景。

四是公园绿道呼应,旅游环境良好。秉持“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理念,依托锦江绿道和成华公园打造,将滨河路改造为总长度2.5公里的“步行+自行车”慢行道,用绿道串联生活空间,贯通滨河亲水平台,无缝衔接“回家的路”和“上班的路”,打造了百亩水园相融的绿色开敞空间,实现了生态绿道与街巷街区、公共空间无缝衔接。

(二)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一是统筹打造,连片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深化。猛追湾滨河路上、下湾片区分别由市绿道公司和万科公司建设运营,在推进过程中如何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差异化突出公园城市主题特色,实现连片化整体业态提升,通过文商旅特色街区助力建设中优典范,打造有故事、有形象、有温度的文商旅融合“现象级”IP,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统筹思考。

二是文商旅优质企业不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滨河路片区优质企业多为“四院三司一行”等能源、金融总部巨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实力普遍不强,近年来虽然引进了几何书店、功夫动漫等文创企业,但总体上仍特别缺乏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规模和集聚效应。

三是场景营造较为单一,治理效能未充分发挥。在新场景的塑造上目前重点是从消费、文化、生态、空间场景方面着力,街区内精准高效的服务场景、共建共享的共治场景和互联互动的智慧场景还比较空缺。同时,党建引领特色街区治理机制和品牌还不够鲜明,治理主体比较单一,居民、游客、商户、企业的参与机制未健全,多元共治新格局需深化。

四是沿岸风貌参差不齐,空间腾挪较为缓慢。望平街、天祥街、祥和里等 12 条锦江沿线街巷原风貌陈旧且缺乏特色,紧邻猛追湾游泳场馆周边环境现状与“爱成都·迎大运”标准要求仍有较大差距。339 等商业聚集区规模不够大,69等片区拆迁工作难度较大,空间腾挪较为滞后。

二、国内文商旅融合发展先进地区的启示

在调研学习广州市番禺区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重庆市渝中区如何发展文商旅城融合产业、成都市锦江区如何推动全域文商旅融合发展旅游典范中,发现了不少先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广州市番禺区的做法和经验。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番禺区通过全面推进“旅游+”和“+旅游”新业态发展、高标准规划布局全区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岭南文化特色+旅游”精品品牌、“特色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开创了文商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重庆市渝中区的做法和经验。渝中区秉持“文化引领、商业支撑、旅游带动、产城融合”发展原则,坚持以“城”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形,以“商”为体的发展思路,形成了节假日人流量上万的鹅岭贰厂等火爆的旅游景点,有效推动了文商旅城融合发展,使千年母城彰显魅力。

成都市锦江区的做法和经验。作为成都市五城区首个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区域,锦江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逻辑”的思路,探索出一套“历史文化挖掘、IP提炼、产业设计、风貌打造、市场化运营、街区自治”的旅游特色街区发展模式,积极推动首店经济和网红经济,大力支持城市与旅游、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让整个城区成为全域旅游大景区。

三、猛追湾滨河路片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猛追湾滨河路片区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特色街区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城三都”建设要求的积极探索,也是落实区委、区政府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芯成华”和中优典范的创新举措。猛追湾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把文商旅融合发展作为滨河片区打造方向,聚焦成都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努力营造更多高品质的国际时尚、创意业态、文化体验、特色旅游等文商旅融合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提交一份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猛追答卷”。

一是更新理念,连片规划产城布局。借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提速之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秉持“人城产”营城逻辑,认真谋划“绿道+新消费场景”等诸多商业机会,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规划布局一批适应新时期市场需要、具有极大消费前景的“吃、住、行、游、购、娱”新经济和新业态,加快实现城市与产业在时序上同步演进、空间上分区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特色街区示范区。

二是精准招引,做大文商旅产业生态圈。深入开展“投资唱主角、全员抓招商、关键在项目”集中攻坚行动,抢抓大运会办赛营城等重大机遇,充分用好区委区政府即将出台的“1+N”产业扶持政策,以更专业的水准、更优质的服务、更务实的举措,大力实施以商招商、平台招商,招引更多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文商旅重大项目落地。

三是场景塑造,释放片区发展新动能。持续擦亮夜游锦江品牌,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后街经济、夜间经济、无人经济等新业态,加快打造“十二月市”、夜游锦江游船、天府文创大集市等IP,努力营造以智慧智能为基础的特色街区场景地图、多元体验为特征的特色街区生活场景和以创业平台为载体的特色街区机会场景,努力打造“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特色街区,更好地呈现“烟火人间三千年,成都上下猛追湾”的精彩场景。

四是开放合作,共同打造文商旅精品特色项目。一方面,加快融入“太古里、猛追湾、东郊记忆、熊猫基地”精品旅游轴线建设,积极探索城市文商旅游新模式,加快推动以轴串景、以轴聚业、以轴兴文、以轴连片。另一方面,抓好“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用好成渝高铁门口枢纽在我区的优势,积极对接重庆解放碑等街道,强化文商旅精品特色项目战略合作,联合策划实施“Day&Night”双城旅游联动活动,打造白天逛解放碑、晚上嗨339的网红时尚消费旅游路线。

五是城市更新,加速锦江沿线风貌整治和业态提升。推进城市“纵深趋优”和贯通“毛细血管”,高水平规划实施锦江沿岸12条街巷打造,实现街坊里巷社区品质和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打造锦江沿线“爱成都·迎大运”浓厚氛围。同时,加快片区更新改造步伐,大力实施“两拆一增”,全力攻坚69等片区棚改工作,精心谋划好五冶、山川厂等地块调规,为片区跨越发展争取后劲空间。

六是共建共治,争创党建引领特色街区治理品牌。持续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街区综合党委”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发挥好“Dream One街区综合党委”的作用,深化特色街区“商企联盟”共治机制,进一步提升街区共建共治水平。

猜你喜欢

滨河路商旅锦江
初雪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嘉惠国际:商旅管理业迎来变革新形势
文化商业街区的导视形象设计思路剖析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规划的实践分析——以兰州市滨河路为例
锦江集团面临扩张瓶颈
美丽的滨河路
商旅进行时
澳旅局的商旅会奖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