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新闻的特色展现

2021-01-28唐相亚德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译制传播中心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少数民族受众

唐相亚 德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译制传播中心

一、前言

融媒体指的是一种将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优势融合在一起的新型媒体。其理念是基于发展作为前提,以展现各自优势为方式,更全面地展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所独特的优势[1]。融媒体形势下,我国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在逐渐地改变。为了更好地展现融媒体的优势,电视媒体编辑正在努力地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为电视新闻的与各种媒体的融合发展构建起了良好的环境,而这些均为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帮助[2]。其很好地地激发了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所拥有的内生性优势,以应对来自于不同媒介的压力,实现了电视媒体在规模、组织以及审核等多个方面的升级与发展。本论文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新闻,指出了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与特色,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新闻展现自身民族区域特色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新闻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承与传播。

二、融媒体时代少数民族电视新闻的变革与创新

为可以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新闻正在努力地变革与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而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对工作方式作出适当的调整。具体可以从编辑角色、传播机制、节目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变革,以促进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新闻编辑角色的转变

在融媒体形势下,新闻受众关注重点正在发生改变,他们对于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往往有着浓郁的兴趣。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有着多民族杂居的特点,让得不同民族的新闻受众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更为关注,希望可以通过权威电视新闻媒体得到更多的信息,了解身边的生活动态。所以,在融媒体形势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看到市场与受众的需求,主动调整职业的角色定位,以自身所在地区的新闻受众需求作为调整方向,逐渐地从社会新闻的传播者角色,转变成为社会新闻的发现者角色,而这些均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自身敏锐的触觉深入挖掘新鲜新闻素材,发挥新闻媒体时效性强的特点,及时报道受众关心的政策信息、民生热点等新闻,更好地实现社会信息之间的畅通。而且,还需要树立起为人民群中服务的方针与宗旨,在工作的时候,积极地为人民群众解忧排困,公平客观地开展新闻编辑与报道工作,维护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

(二)新闻传播机制的革新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变革与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特点,所以新闻的传播机制也应该作出改变。电视新闻媒体编辑应该要构建起高效的新闻编辑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新闻编辑工作者可以很好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做好彼此合作新闻编辑工作。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新闻报道的实时更新,深入剖析。不但可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时效性需求,同时又实现了新闻报道的深度解读。很好地展现了电视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功能。

少数民族区域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该要积极地与全国各地的新闻编辑工作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学习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新闻传播模式平台作出优化与升级,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本地民族特点以及各个民族对于新闻获取的习惯。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地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构建起电视新闻报道的内生性优势,为应对现阶段互联网中虚假信息泛滥导致的不良影响创设良好的条件。

(三)节目功能的丰富

一直以来,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电视节目是比较单一的。一般只是划分为新闻报告、群中反馈等的几个内容。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作出一定的创新与调整,实现节目功能的转变与创新,才可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基于此,在实践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该要结合自身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在新闻节目中增添一些商业服务、民生服务以及社会热点等一些群众关注的内容。并且综合考虑少数民族群众的审美需求,在节目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有着较强互动性的娱乐节目,提高群众对新闻的关注度。而这些节目的创新均为编辑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新闻线索的深入挖掘、新闻素材的收集等带来了很好的便利性。

三、少数民族区域电视新闻的特色展现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新闻受众的兴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关注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现[3]。为可以更好地满足文化消费需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应该作出改变,立足民族特色,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展现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创新与传播。

(一)转变思维,满足融媒体时代民族特色展现的需求

促进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进步,必须要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以及新兴媒体的发展特点,而这便需要强化人员的“互联网思维”。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电视新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有不少的受众会希望传统新闻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身边新闻,少数民族新闻。所以,在这样的受众需求不断提出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电视新闻媒体应该要让新闻工作者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深入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让电视新闻可以及时地提供更多的,可以满足受众需求的节目内容。

(二)在电视新闻内容中渗透民族文化

第一,在电视新闻中设置民族新闻模块。在电视新闻中,除了播放全国性的新闻外,也应该设置地方民族新闻模块,聚焦地方少数民族政策、生活等与民众密切相关的身边事件。更好地发挥地方媒体的特色,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第二,在电视新闻中增加民族心声等栏目。给予群众一个说出自己身边的故事,寻求帮助,说出身边新鲜事的平台。更好地展现民族的风貌与朴实的民族文化特色。

第三,打造民族文化的精品栏目。我们可以通过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的精品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多样性文化的消费需求,而且在文化传播创新的时候,努力地做到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让精品栏目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要求。例如:我们可以设置“民族生活记录”栏目。以记录片的方式展现少数民族在重大节目的舞蹈与歌艺,文化特色等等。也可以设置“民族历史”以及“民族饮食”等的文化节目,以展现民族文化与色彩。也可以通过制作连续专题等方式,以本地民族特色作为基点,以历史作为题材,在编剧的时候,全面地考虑到民族特色文化中的服饰、色彩,习惯,审美等,让观众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氛围与魅力,增强文化体验,打造出少数民族精品文化。不断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以及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展现市场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在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创新,也不断地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及渠道方面作出创新。通过努力将民族文化的特色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机以及活力。

(三)培养“全且专”的人才

在融媒体形势下,少数民族电视新闻要展现出地方民族特色,必须要有精通新媒体运用的人才作为支撑。这些人才需要知道新媒体受众的需求、阅读习惯等,也需要掌握新媒体的内容编辑与发布的技巧。同时,还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与行为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因而,培养专业人才,掌握更多跨媒体技能,培养跨文化的思维,也是少数民族区域电视新闻的特色展现的重要内容。

具体而言,应该要立足于传统新闻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专业性的基础,不断地培养更多的精通新媒体技术的人才。加强培训,让编辑与记者们在掌握更多的新媒体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对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打造具备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栏目。这样做不但拥有了新旧媒体的编辑能力,同时还拥有了少数民族文化范畴知识的人才,便能够称作是“全且专”的人才,有助于电视新闻少数民族区域电视新闻的特色展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可以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电视新闻的特色的展现,以适应融媒体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我们应该要理清融媒体的发展特点以及优势,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与魅力。在学习全国先进经验的同时,紧紧地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使用有针对性性的方式与策略,对电视新闻工作地行创新与发展,深入挖掘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让在电视新闻中更好地展现地方民族色彩,在融媒体时代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发展方向,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为电视新闻事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少数民族受众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