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害羞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

2021-01-28陈中玉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园区实验小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自卑性格心理

陈中玉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园区实验小学校

一、前言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害羞,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中国人的害羞性格更加普遍。我们更需要主动的表达自己,一定程度的害羞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但长期无理性的过度害羞,会给个体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阻碍。

一位六年级的男学生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苦恼说:“我是一位非常害羞的学生,当众发言,对于我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会紧张得脑袋一片空白。我渴望改变”。这令我感到很惊讶,这位学生成绩优秀,平时是有点害羞,但没想到害羞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困扰。班上这样的学生,还有好几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课认真倾听、思考,成绩也不错,但从不主动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大声地说出来,当众说话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下课时,他们喜欢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写作业;参加团队活动时,默默地跟在团队后面,发表看法时常常说没意见。在学校生活中,他们常常是最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忽视的那一类。这是些害羞的学生。那什么是害羞呢?

二、害羞的涵义

台湾学者张春兴将害羞定义为一种人格特质,这类人在社会情境中容易产生内在的主观焦虑,倾向于逃避可能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境,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行为抑制,因而无法适当的与人交往,并常伴随消极的认知、负面的情绪、笨拙的行为,以及不舒服的心理现象。害羞的人的突出特征是他们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感觉和行为,并对其进行监控,总是害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变得焦虑不安。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合作,得到同伴的认可,过度的害羞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小学时期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帮助过度害羞的小学生克服害羞心理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我们先分析一下害羞的成因。

三、害羞的成因

(一)先天基因遗传因素。据美国《科学》周刊报道,害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一种遗传的性格倾向,和人类的其他性格特征一样,部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害羞的人体内往往含有“害羞基因”。虽然害羞等性格也许具有一定遗传性,但害羞并不是完全由基因所决定。

(二)早期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有些学生在童年时,因为搬家、转学、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受伤害等种种不愉快的经历,使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时缺乏心理和情绪的支持,而变得逃避,没有勇气与陌生人交往。

(三)自卑的心理。有的学生特别敏感,对自己负面评价多。相貌、学业、衣着打扮、家庭经济条件等都会成为自卑因素,令他们害怕与人交往而自卑。

(四)家庭的教养方式。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生活在高楼大厦中,很少邻里串门。还有的家庭为了保护孩子安全成长,也不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玩耍,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让孩子没有机会练习与他人主动交流沟通,在公共场合最容易胆小怕人,不敢说话。

(五)不恰当的评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思想对人影响深远,老师和家长常常表扬那些谦虚、含蓄、安静听话的孩子,久而久之,有些孩子就变成不敢表达自己的害羞的“好孩子”。

四、害羞的应对策略

孩子们渴望改变,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害羞心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改变认知。第一,接纳自己。告诉孩子们,世界上4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有害羞心理很正常。我们的个性各不相同,正因为这些不同,我们的世界才精彩纷呈。害羞的人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人,也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亚伯拉.林肯,穆罕达斯.甘地,纳尔逊.曼德拉等的性格都非常矜持呢。第二,忘掉自己,关注他人。生活的真相是,每个人关心的只是他自己,所以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专注于自己当前在做的事儿,而不去过多的想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第三,被别人评价很正常。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人说。”被人评价是很正常的事儿,不必过分在意。我们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我们也不可能被每个人所喜欢,只要做事无愧于心,释放出自己的善意,就大胆的去说、去做,不必顾虑太多。第四,永远不要无缘无故否定自己。没有任何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们都是有缺点的好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但这并不表示你永远是最差的那一个。

(二)行为改变练习。第一,放松练习。因为害羞可能伴随着一些生理症状,如果能改变生理上的症状,可能害羞的心理会减轻。比如讲话前调整呼吸,放松肌肉,试着握紧拳头再放开,如此重复多次。还可以运用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这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让自己保持冷静。第二,尽量坐在前排和中央。害羞的人常常喜欢坐在角落,免得引人注意。下次聚会的时候试着坐在第一排,坐在人群的中心位置。第三,与人谈话的时候,声音稍稍放大一点,让对方听清你要讲的是什么,别人与你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别人打断你的话时,要想办法继续把话说完。

(三)丰富自己的阅读和生活。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跟同伴在一起时才有更多的话题。

五、结语

总之,我们要知道,有适当的害羞心理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刻意改变,面对班级中特别害羞的学生,我们要仔细观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他们害羞的真正原因,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害羞心理,树立自信心,拥有更健康快乐的人生。

猜你喜欢

自卑性格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猫的性格爪知道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心理感受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自卑的地方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