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演变考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哈萨克斯坦汉语传播研究的前期研究

2021-01-28北京语言大学10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中哈国语

(北京语言大学 100000)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和中亚政局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哈萨克斯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者和合作者,其国内“汉语热”不断升温。纵观海外汉语教学与传播的学术成果,对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研究偏多,中亚地区偏少。学者对中亚国别化汉语教学与传播的研究也普遍将焦点集中在现状描摹层面。在此背景下,作为汉语国际传播的发源地,我们应从全球化视野把握汉语传播的风向标,深入了解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从而进一步制定完善合理的传播策略,实现汉语的高效、可持续传播与中哈两国双向的文明互鉴。

一、哈萨克斯坦独立前的语言政策演变

语言政策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特别是民族问题。沙皇时期,俄国政府大力推行语言同化政策,规定哈萨克地区的所有人民都使用俄语。这种带有俄罗斯沙文主义的语言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硬性打开了哈萨克人通过俄语吸纳外界知识的大门,而这些知识就提高了俄语的传播价值。这也从一个层面带给我们启迪:语言传播应该是伴随着益处的。

苏联时期(1922.12.3-1991.12.25)俄语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平等期。列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策略,倡导俄语与民族语言并行发展,反对把俄罗斯语言当作义务国语强制推行,并立法保障苏联空间内各加盟国使用和发展本族语言的平等权利,为十月革命之后苏联的语言政策发展提供了指向。

第二阶段俄语居上期。从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的语言政策发生了质变,联盟中央作出了普及俄语的指令性决定。40年代其,哈萨克文的拼写从使用拉丁字母变为使用基里尔字母。虽然1958年发布的《苏联教育法》中规定,“父母有权为自己的子女选择接受教育的语言”,但因俄语作为苏联的族际共同语已被各相关国家广泛接受和使用,在哈萨克斯坦的俄语的学习人数、使用范围甚至超过了本土语言哈萨克语。

第三阶段俄语国语化。20世纪70年代,俄语在苏联空间的广泛使用达到历史顶点,社会功能进一步强化。虽未官方宣称,但俄语在实际上成为了苏联各个加盟国的“国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人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俄语,成为“苏联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一场语言“国有化”运动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兴起。各加盟共和国制定本国的“语言法草案”后提交本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批准,然后在报刊上公布并吸纳社会各界意见进行修订,最后提交苏联最高苏维埃核准施行。

第四阶段官方提升哈萨克语地位。1989年,哈萨克斯坦通过《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语言法》,规定“哈萨克语为本国国语,俄语为族际交际语”。虽然语言法规定保障人民自由使用俄语或哈萨克斯坦语言的权利,但在当时哈萨克斯坦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历史背景下,哈萨克语的地位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二、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的语言政策

1990年10月25日,哈萨克斯坦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定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在独立后初期,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各国急需解决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各方问题。改变苏联时期旧貌,提升本国语言原本的从属地位,成为后苏联空间各加盟国宣布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举措。

哈萨克斯坦对于哈萨克语空前的重视在一系列的相关法规中一览无遗。如前所述,哈萨克斯坦已在1989年颁布的《语言法》中将哈萨克语规定为“国语”。1990年通过的《2000年前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哈萨克语与其他民族语言国家发展纲要》对于《语言法》的实施条款进行了具体阐释。1995发布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哈萨克语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语,1997年颁布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法》再次强调哈萨克语的国语地位,要求教育体系教学必须使用哈萨克语和俄语,哈萨克语和俄语是必修课。1998年10月,宪法再次修改,补充规定“每个人有使用本族语言和文化以及自由选择交际、教育、学习和创作的语言的权利”。

目前,哈萨克斯坦在保障哈语权威的前提下开始实践多语言政策。2007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提出哈萨克语是国语,俄语是族际交流语言,英语是顺利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语言。2017年,哈萨克斯坦决定全面开展国语文字拉丁化改革1。绝大多数哈民众认为这一改革对于构建以哈萨克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文化、提高民众国家认同有重大意义。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助于哈萨克斯坦从单一俄语的语言文化束缚中走出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文化的多样与繁荣2。同时受地缘政治文化影响,土耳其语、伊朗语、汉语、日语、汉语等外语教育也在哈萨克斯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在哈萨克斯坦的传播策略

中亚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结合部和欧亚大陆的中心,其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的内陆部分。从历史进程来看,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地区受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儒家文化影响小于西方文化。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哈两国贸易往来不断深入。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哈萨克斯坦方面的高度评价。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计划已经初步形成。经济合作的同时,人文合作日益扩大,汉语的语言价值得到凸显,“汉语热”“中国文化热”在哈萨克斯坦蔚然成风。目前哈萨克斯坦各地共有5所孔子学院,数量为中亚之最。现有1.4万名哈籍留学生在华留学深造。

目前,在哈萨克斯坦汉语传播的中流砥柱为高等院校,包括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国家间联合大学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孔子学院日渐展露头角,成为不可或缺的前沿力量。根据对哈萨克斯坦独立前后的语言政策梳理,我们建议从以下几点拓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传播:

一是激发传统语言交往氛围。中哈两国有史寻的记载可到18世纪,当时哈萨克汗国已经与清王朝建立了直接外交往来,但哈国书信并未使用过汉语,在苏联时期,一些造访过中国的老人、老一辈汉学家对于中文情有独钟,并对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情谊,建议对中哈历史交往相关记录文字进行翻译出版,有助于激发当地年轻人对于中文的历史亲近感。

二是加大中哈“三教”合作开发。教师、教材、教法是语言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哈萨克斯坦国情和文化特色的了解和掌握是解决“三教”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建议中哈合作探索制定哈萨克斯坦统一的汉语教学大纲,组织中哈汉语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合作编写适应哈萨克斯坦文化、新的时代背景的本主化汉语教材,同时培养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本土汉语教师,通过本土培养、中国进修的方式不断加强汉语教授水平和灵活有效教学方法的掌握。

三是加强人员流动文明互鉴。尤其是借助孔子学院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之间存在许多契合点,是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与窗口。哈萨克斯坦的几所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之外,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了当代中国故事,下一步建议进一步注重传播内容的选择,以文化共性为交流基础;注重通过学汉语的本地人的声音,去进行真实的对于中国文化、文明的“本土化”表达。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国家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20页.

2.同1,第121页.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中哈国语
哈萨克斯坦航天发展现状及中哈航天合作浅析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哈汉语中吉祥数字文化对比
汉哈语表女性谚语之文化比较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汉语与哈萨克语比较句研究的类型学视角
新疆青河县阿热了乡哈萨克族聚居区居民的语言生活
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