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下的艺术学研究*
2021-01-28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一、中国语境概说
(一)语境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述形式,其发生、发展总是依托于一定语境范围,艺术之形式、结构、内容、风格诸要素皆受语境的制约。“语,论也,从言,吾声”①,所谓“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语之本义指言说、交谈、辩论。“境,疆也,从土,竟声”②,其本义指国土的边际,疆界,引申指地域、地方、境界、境遇、情况。语境(context)联用,则专指言语环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③。综观语境研究历史,不同的学科、学术流派对于语境这一概念的界定并不完全相同。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诸多流派对于语境这一概念的界定,提出可供我们参考的多种研究范式。马林诺夫斯基较早就语境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将语境划分为“情景语境”(“语言性语境”)与“文化语境”(“非语言性语境”),弗斯、韩礼德进一步就此问题进行系统阐释。另如人类学的传播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阐释学派就“语境”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剖析与阐释,并将其理论确实应用于艺术研究实践中。
(二)中国语境
世界文明多彩浩繁,因其所处地域不同,其文明的要素诸如制度、宗教、语言、文字等亦不相同,故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并外化为人类的习惯,具体呈现于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其文化具有鲜明的农耕文明特点,对中国文化语境的理解应从时空之经纬进行把握,其具有传承性、变异性、民族性、多元性、地域性等特点,发生于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之始终。中国语境这一概念有时空两个坐标,在历时与共时之双重坐标下,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经典论断之于我们深刻认知中国语境这一概念之内涵与外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二、中国艺术学研究现状思考
(一)艺术学研究的中国语境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语境对于艺术研究的核心意义已经为学界普遍认同并自觉运用于田野实践及理论分析中,但是有待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正如张光直先生所言,中国文明的形成与西方文明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其赖以衍展的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艺术研究危机与挑战并存。针对艺术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西方本位主义之倾向,以及“全球化”与“地方性”冲突下中国艺术学研究何去何从等系列问题,学界以中国语境为依托,对上述问题做出理性回应,重新审视艺术发生、发展诸种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更有学者提出构建艺术学“中国学派”之设想。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艺术学研究应该将中国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发展性、连续性视角去审视中国艺术实践及其理论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规律。中国艺术学研究应当根据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实际情况,坚持以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观、辩证法为指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研究体系,一方面借鉴以西方艺术学经典理论为主流的世界艺术学理论学说,另一方面通过追溯先秦、汉唐、两宋至明清、晚近等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艺术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维的角度深入探索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思想存在的历史前提与逻辑根据,继承与发展中国历代一切艺术理论学说,对艺术学学科的理论支点与价值取向进行现代性批判。当代中国本土艺术学研究之理论思考与实证案例涉及诸如艺术理论、艺术人类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类型艺术之田野个案等范畴,这从数量浩繁的艺术民族志文本中似可窥其一斑。上述种种为建立有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夯实理论基础。
(二)中国艺术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阈
“艺”,繁体写作“藝”,从“艸”从“埶”从“云”,“埶,种也”④,由此可知,艺之本义为种植,引申指技能、技术、培育,亦是诸多艺术门类的总称。《周易》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⑤,所谓“物相杂,故曰文”⑥,化者,“易也”⑦,中国语境下,文化通常被诠释为“以文教化”⑧。费德勒将美学与艺术学相区分,指出了艺术学本体之存在价值,格罗塞从方法论上推进了艺术学学科发展,迪索瓦、乌提兹倡导一般艺术学研究,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霍尔莫斯认为艺术属于文化范畴,意即艺术乃是文化的表现样式。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述形式之一,人们关于艺术的认知受时空之局限而表现出文化之殊异性,对艺术的认知与阐释应置于人类社会文化整体中进行,作为艺术学分支学科,艺术人类学尤其彰显了艺术研究的文化属性,成为当代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向度。人类学方法运用于艺术研究始自其徙入中国之时,学界最初通过翻译国外有影响的艺术人类学专著及学术论文,将国外艺术人类学理论与典型案例引介于国内艺术研究领域,并借鉴西方诸如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国艺术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尝试构建中国艺术衍展模式,费孝通、吴文藻、丰子恺、杨荫浏、黄翔鹏等学者在此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开始被应用于艺术研究领域,以王建民、方李莉、李修建、王胜华、彭兆荣、徐新建、叶舒宪、曹本冶、管建华、萧梅、洛秦、杨民康、薛艺兵、麻国庆、何玉人、何明、王杰文、王永健等的研究较具代表性。学科建设方面,王建民、方李莉、李修建、王胜华等所撰著作系统介绍世界艺术人类学学科演进历史,倡导运用人类学理论及方法研究艺术,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做出贡献。部分学者的研究则将历史上中国艺术学研究理论、方法、材料介绍给世界。凡此种种为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三、中国艺术研究发展前瞻
(一)研究趋势
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艺术研究仍然以艺术理论、个案研究为重要研究领域;研究主体、对象、方法均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艺术研究强调以文化视角对艺术事象进行整体观照,研究艺术发生、发展、演进规律;对于艺术研究所依托的中国语境进行研究;认知当代区域、社会、国家等不同层面艺术之功能;认知不同艺术类型中其以技艺为主导的演进史;广泛借鉴世界各国诸多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将被更广泛地使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将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终极诉求。
(二)研究的“应用性”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点,秉持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论、泛文化比较的基本态度,体现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之马列主义艺术哲学观。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更多运用了诸如参与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社会与文化预测、社区发展理论等社会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艺术实践经验,把关于人、艺术、文化、社会的知识理论应用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实践,预测艺术在将来的发展,以指导文化变迁为旨趣,具有鲜明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理解中国文化艺术及其思想理论的关键在于对中国语境的正确认知,在于对传统与现代的把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涉及艺术本体及思想理论的经典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研究中国语境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理论的正确认知,比较分析中西及世界其他区域、国家、民族艺术理论异同,则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艺术学研究在世界艺术学研究体系中所处位置有明晰的把握。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性主题,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各种冲突不断,凡此种种也深刻反映于艺术领域。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是艺术创作及理论实践发展并趋于完善的核心动力,只有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历史语境变迁,借鉴西方及世界其他区域、国家、民族的艺术理论流派以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诸多流派的思想、理论、范式,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才能在继承与发展的意义上有所创新,为世界艺术学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智慧。
注释:
①(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②(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90页.
③寸镇东.《语境与修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④(清)阮元撰.《经籍籑诂·卷六十七去聲》,清嘉慶阮氏琅嬛仙館刻本,第1672页.
⑤(三国)王弼,(晋)韓康伯注.《周易·卷三》,四部叢刊景宋本,第22页.
⑥(三国)王弼,(晋)韓康伯注.《周易·卷八》.四部叢刊景宋本,第72页.
⑦(明)鄧夢文撰.《八卦餘生·卷十七》,清乾隆文會堂刻本,第230页.
⑧(明)毛伯温撰.《毛襄懋文集·别集卷二平南录》,清乾隆三十七年毛仲愈等刻毛襄懋先生集本,第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