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评论中的审美领域问题

2021-01-28

大众文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筑物美的结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

随着工程建造活动越来越复杂,建筑规模也随之宏大,影响愈发广泛。建筑物在满足了人们的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于追求建筑物的审美需求,所以建筑评论作为工程评价活动已然成为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程行为之一,为整个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开始起到一个把控和管理的作用。在建筑物的立项、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决策者们与设计师们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在满足结构形成的基础之上,进而满足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施工者通过实际的工程建造行动,将假想的虚拟人工物通过带有具象性的实际操作方法使之形成实际人工物,进而将工程人工物(这里的人工物就指的是通过人工行动而建造成的建筑物)演化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在此过程中,在社会发展进步之下,对建筑物的美感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并且这种美的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在建造活动中,对于细节性的把握也越来越靠近于美的体验,甚至于把美作为评判建筑物的标准。在建筑评论过程中,评价者对于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形态三部分中审美领域的评价和把控对于建筑物的艺术价值评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形态中,关于审美的问题一直存在。

一、建筑物结构中的审美问题

建筑评价活动时,美有时可以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在建筑评论中对于结构的美感要求一般指美的造型、美的符号、美的框架等,建筑物的美感打造是通过建筑师、设计者以及结构工程师之间合作完成的。而审美要求一定是建立在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基础化需求之后而体现的,即“锦上添花”。在建造工程结构的过程中只有首先保证了整个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其次保证了建筑设计和艺术的相互融合,才使得建筑物的结构趋于完美化。这里的“完美”意即“完整”“美观”,在完整的结构基础上,去进行美观的设计,才能达到“完美”的最终效果。在对建筑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建筑评论需要针对基础结构进行分析,在保证结构的承载力、抗压力、抗震力、抗风力等等最基本要求满足了的基础上,再进行审美价值的讨论。例如,从具有历史性的西安的大雁塔、古城墙、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到现代化的网红书店、网红景点等等建筑物,都是结构工程与艺术审美的结合,还比如现在的一些旧厂房、老钢厂(陕西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纺织厂(陕西西安大华1935)等建筑的改造换新重新利用,它们都是在旧的结构形成的基础上,再次利用结构的价值来进行经济、旅游等发展,进而达到经济上的收益,和对文化的再发展,同时也是对已有建筑物结构的认可和延续,将“老旧”添加一些“时尚”元素,将现代化又充满着复古风,是一种创新也是一场结构与美学的碰撞。建筑结构的美学体现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不仅是建筑结构的形成者,更是建筑美的创造者,从结构设计上体现出了技术美与艺术美,也体现了二者的融会贯通。建筑物的结构使得建筑物有了内在美,建筑物的形态使得建筑物有了外在美,因此结构工程师不仅是工程师也可以说成是艺术家,他们使得建筑物不仅是技术人工物,更是工程艺术品,他们让建筑物有了美的灵魂。

在建筑结构的形成过程中,结构工程师遵循着美的理念,使得建筑物达到与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统一协调,与事物发展规律相一致,朱光潜先生曾说:“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和匀称。”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给人带来了美的感受,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的线条比例、和谐的结构体系、恰当的工艺技术都是遵循着美的原则。比如,体现着中国建筑美的斗拱结构在满足着建筑结构的承重力度特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它美妙的视觉观感享受,此时的艺术审美功能就融入进了建筑物的结构、功能中,结构的力度不光是建筑的物理特性,也是建筑物体现艺术表现力的一种。

在建筑评论中如何判定建筑物是美的?是否颠覆了美的理念?在这个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感受,那么评价者这时就需要用客观的审美维度去评判,不能倾向于一种流派或风格,要避免大量的艺术偏见。正确的审美价值存在于社会公众以及大多数评价者们的一致观念中,评价时有时也需要用到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对最终结果进行评判和统一,从而作出最后的评价。而在评论建筑物结构的技术问题和审美问题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技术评价及专家评价,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需要得到权威性的考量,所以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家由于具备着更加专业的技术知识以及丰富的建筑经验,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所以建筑物的使用者不能众说纷纭,以个人的好恶或者是个人对美的理解来决定建筑物的价值。

二、建筑物功能中的艺术审美问题

建筑物的存在不能仅仅是以美的结构而存在,建筑是以为人们的使用功能为目的的。实用价值往往大于艺术价值,对于功能的审美是建筑师作为工匠最基础的职业素养,建造工程最基本的目的是解决人类需求问题,创造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在建筑评论活动中,建筑师也即评论者,在评价活动中对功能的伦理以及艺术的审美起着把控的作用,对于建筑物的艺术审美评价主要在于评价它是否存在满足主体的功能需求,功能是艺术审美的前提;艺术的展现似乎也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艺术审美同时也是建筑的功能之一。在艺术审美中,融合了伦理、技术、理念等,因此对于艺术审美的评价是在于为了实现的某种功能。建筑是以他的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存在的,艺术审美同样满足着人们的需求,发挥着功能上的作用,工程决策者立项之初时是要考虑到这些问题的,从而去进行确定决策方案,在工程设计时,工程设计师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根据工程决策方案,将艺术与功能叠加,互相交融,既要解决实际功能问题,同时又要能让艺术审美也成为一种能够满足建筑物功能上的作用。建筑评论是具有全面性的,评价主体不仅对于艺术的表现作出评价,更重要的是评价艺术的存在是否能够不影响到建筑物功能的实用性。达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建筑评论才能是一个好的结果。

功能的展现是以结构和形态的框架完成为基础的,同时,功能上的需求多样化才使得建筑物为了满足它而被设计和改造,从而才有了多种多样的建筑物。设计理念是建立在需求感知之上的,因此具有以人为本性、绿色生态性、生态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等特点。功能的失去也使得建筑物黯淡无光,仅仅是结构和形态的存在,使得建筑物只是一个空洞的支架和虚空的花瓶。在建筑物的功能这一部分来说,艺术的表现以及功能的表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例如,一个建筑物如果结构或形态没有满足功能的需求,仅仅只是一个美的框架,那么结构形态的艺术表现也化为乌有了。

三、建筑物中的艺术形态问题

建筑物的独特性往往体现在工程形态、建筑物形式等方面,美观性通常直接来自形式的直观体验。有些建筑物的功能有时也通过建筑形式来体现,只有通过形式的表现才能使建筑物本身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建筑物的造型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艺术理念、地域风格、设计理念,以及结合文章前两个部分中的结构功能等,提高造型设计质量,进而对达到对建筑物结构功能形态中艺术及审美需求的满足,审美形式即艺术形式。

建筑物的构成对城市整体布局及城市建设起到基础的作用,最直观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建筑物的形态,因此审美的造型即所谓的艺术风格,也就是把建筑物在工程师、设计者、施工者等工程人工物的工作之下将现实的自然材料按照需求呈现出艺术的形式。审美形式体现着艺术的独立性以及本体性,为人类带来精神上的自由以及幸福的感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要求有了更高的追求,在满足了结构以及功能的层次上,对于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以及观赏视野的美感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高,所以在工程决策及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艺术形式的展现问题需要结合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去考虑。在建筑评论过程中,评价行动是建立在了建筑物形成的基础上,去做出的全面性的价值判断,对于建筑物的形态方面,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形式的功能就是艺术本身社会性、客观性的历史功能,审美形式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功能所在。艺术价值评价更多的是社会评价,艺术形式呈现出了现实形式中没有的东西,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形态。在建筑评论中对建筑物本身的艺术形态的评价对于之后建筑物的设计以及构建有借鉴的作用,评价作为一种反馈行动为建筑活动做了经验参考作用,艺术形态的呈现对建筑物形态的艺术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审美反馈影响着艺术形式的建构、理念、设计等。

技术使得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人通过技术形成建筑。艺术也通过形式的展现使得公众对建筑产生鉴赏和评论,由于每个人是单独的个体存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地域差别很大,所以人们的审美能力天差地别,想象力、思维模式等各有不同,所以建筑评论中对于形态的艺术评价需要结合各个层面去探讨,平衡各个评价主体之间的审美倾向,来平衡对建筑艺术的看法。

四、结语

建筑物是人工物,则需要满足人类不同的需求,建筑物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品,艺术审美也是建筑活动中主要参考的评论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观念的提升是必然的,所以在建筑评论中对于审美领域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去进行分析。建筑艺术在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形态中都得以展现,那么在建筑评论中,评判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进而使得建筑和美更好结合。

猜你喜欢

建筑物美的结构
My Hometown
律诗的开合结构
打破平衡
论结构
爆炸过后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火柴游戏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