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材料构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实践研究
2021-01-27李婧一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活动是落实幼儿美育的重要方式。文章以生活化材料为依托,分析了生活化材料对美术活动的意义,并从“合理运用生活化材料,调动幼儿绘画兴趣”“结合生活化材料,优化主题活动内容”“运用生活化材料,积累更多认知经验”“使用生活化材料,培养空间意识”“巧用生活化材料,為美术作品增添创意”五个方面研究了生活化材料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生活化材料;幼儿美术;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0-0065-02
作者简介:李婧一(1982.11—),女,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讲师,硕士学位。
引 言
近年来,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它不仅丰富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更促进了幼儿的环保教育,既让幼儿感受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又促进了幼儿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进行一些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的行为。对此,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材料的优势,积极尝试引导幼儿以生活化材料为基础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还能满足幼儿绘画、手工创作的个性化需求。
一、生活化材料概述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生活化材料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幼儿教师所提供的活动素材,另一种是幼儿自己带来的活动素材。为了保证幼儿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严格审查材料的安全性,从源头保证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不会受到伤害。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随后才能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二、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意义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使用生活化材料,不仅能丰富活动内容,还能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生活化材料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有效培养幼儿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幼儿通过运用生活化材料进行美术创作,能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培养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1]。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运用生活化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运用生活化材料优化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一)合理运用生活化材料,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更是教育的归宿,他主张幼儿教育要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习和成长。将生活化材料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起到激趣的作用。对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筛选适合幼儿使用的生活化材料,丰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内容,并加强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观察、感知和运用生活化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入和生活场景相关的“拼图城堡大变身”游戏,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对美术绘画产生更大的兴趣。由于拼图玩具大多是买回来的成品,此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收集一些废旧的硬纸板,将硬纸板作为美术教育活动的素材。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硬纸板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把画好的硬纸板裁剪成多个不规则的小纸板,最后打乱,让幼儿按照自己画的图案,完整地拼出来。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而且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
(二)结合生活化材料,优化主题活动内容
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设计美术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学习增强自身对美术的认识,培养创造能力。对此,幼儿教师要将生活化材料融入幼儿美术教育主题活动,以此优化主题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收获更加丰富多样的活动体验。
例如,根据幼儿熟悉的动画片情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动画题材的美术主题活动,并在其中加入“动画角色猜猜猜”的创意游戏。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几段动画片段,让幼儿讨论动画中的人物的特点,研究人物的穿着打扮。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析,并结合生活讨论卡通人物特征,引导幼儿更好地进行创作。教师引导幼儿为自己喜爱的角色进行手工创作,不仅可以开发幼儿思维,还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使其得到个性化发展。
(三)运用生活化材料,积累更多认知经验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使用的生活化材料,不只是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更是为了使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具备仔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幼儿教师需要在组织和实施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努力提升幼儿对生活化材料的收集意识,并帮助幼儿开动脑筋,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或帮助,使其收获更加深刻的学习经验。
例如,在“水墨吹画”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前,让幼儿准备好吸管、颜料、画纸和羽毛等相关工具,并引导幼儿回答一些有趣的问题,活跃课堂氛围,由此唤醒幼儿的潜在经验,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水墨吹画”的创作过程,让幼儿了解该种美术创作形式是自己用嘴慢慢吹出来的,进而引导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各种生活化材料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幼儿会发现如果吹颜料的力气过大就会导致创作失败;如果力气过小,那么颜料就可能一动不动。由此可见,这一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能够强化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使用生活化材料,培养空间意识
生活化材料种类多样,材料之间进行组合与罗列可以形成新的作品。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应对材料的多样性有所了解,并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合理选择适合的材料。
例如,在设置“多彩的形象”活动时,教师可一改常规的绘画方法,将各种人物的形态与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选择纸板、纸张、硬币、彩带等物品,并要求幼儿使用上述材料进行自由组合。在美术教育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引导幼儿对各类材料的特点进行了解。如纸板的厚度可以让空间更加立体;纸张更软,赋予了它多变的特性;硬币不仅硬度较高,金属感也较为强烈;彩带的颜色多样,为美术作品的颜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待幼儿对这些材料有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再说明本次美术活动的内容—为不同的人物设计不同的服装和造型。有的幼儿将硬币作为身体,将彩带作为发型;也有的幼儿将纸板作为身体,将纸张作为人物的衣服,以这种方式使得人物更加立体。上述的材料组合,赋予了人物多种形象,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空间意识,使得美术作品更加立体化、生动化。
(五)巧用生活化材料,为美术作品增添创意
教师在设计美术教育活动时,可以融入形态联想理念,引导幼儿合理地将美术活动中的技能与形象进行联想,并将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物品,包括纸壳、易拉罐、包装袋等,通过主观思考和想象进行运用,从而创造出具有创意性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环境形态联想”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说明:“大家可以运用物品,将你们想象的城市家园拼凑出来。”接着,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创作美术作品。有的幼儿会将各种纸壳裁剪成纸板,拼凑出高楼大厦的样式;有的幼儿使用易拉罐,组成大树的外形;还有的幼儿使用包装袋,并将其捏造成不同的形状,当作天空中的云彩。这种活动可以让幼儿充分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充分锻炼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
结 语
幼儿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美术不仅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审美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化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通过感知和认识各种材料,对生活和世界产生新的认知,并依托美术材料的运用不断培养创造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杨吟,陈晓玥.基于幼儿生活体验感的“小世界”游戏材料生活化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26):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