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
2021-01-27石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交融和碰撞,这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中学美术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肩负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基于此,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为背景,以中学美术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两者融合的有效路径,为丰富中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助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美术;可行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0-0079-03
作者简介:石磊(1986.4—),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初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中学时代是人的性格养成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受网络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淡薄,不少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及思想,盲目追求西方式的个性独立,盲目跟风过“洋节日”,导致爱国意识、民族意识趋于淡化,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美术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有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增强其爱国意识、民族意识[1]。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入,有利于更新中学美术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过度重视技能培养的陈旧观念,使中学美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也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使其趋于多样化,改变以往单一的讲授模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意识。另外,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有助于中学美术教师创新美术教育形式,如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美术教育相融合,不仅对优化中学美术教育有诸多好处,还对传承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堂上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再盲目跟风崇拜西方文化,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次,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因为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产生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对中学生培养的意义
中学美术教育是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因此,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有利于拓展中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眼界,助力其实现全面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体会美术的意义及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中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民族自豪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主人翁意识,进而促使其努力学习,将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2]。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可行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积累各种文化、吸收各种技术,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结晶。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还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包容性特点,这也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对于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并努力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剪纸、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还可以丰富中学美术教育的底蕴,为中学美术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教育资源[3]。
(二)中学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事实上,中学美术教育在内容上本来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借助中学美术教育这个载体进行传承和推广。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美术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可以丰富中学美术教育的内容,提高中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其发扬光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基础,可以为中学美术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使中学美术教育始终保持活力。例如,工笔、写意、勾勒、設色、水墨等传统绘画表现方法可以将人物、山水、花卉、走兽、虫鱼等各种事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新鲜感,激发其对中学美术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4]。
三、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中学美术教育仍旧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学生及其家长将精力放在语数外等文化类课程上,不重视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甚至认为学习美术没有用,“重技轻艺”的现象比较严重[5]。其次,一些美术教师长期以来沿用“灌输式”教育方法,一味地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无法指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进而使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既影响了中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知,也阻碍了学生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最后,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忽视美术教育,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美术教育基础设施缺乏、教育条件较差,如没有设置专门的美术教室,让美术教师和其他科任教师共用教室;没有画板,学生通常都是在课桌上铺上白纸进行画画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
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从教育理念出发
要想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有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美术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积极创新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同时,中学美术教师要提高对美术课程教学的整体认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中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还包括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质,提升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将皮影、扎染等传统文化技艺引入中学美术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全面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技艺,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及学习的积极性,愿意全身心投入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6]。另外,中学美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前,对相关教育内容做足准备,收集一些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并将其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课件中,从而在课堂上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美术教育效果。
(二)从教育内容出发
传统的中学美术教育内容往往过于枯燥和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美术教育的具体内容。中学美术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皮影等,将其融入美术教学内容中,以此丰富教育内容。同时,中学美术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和相关的地域文化,创设具有鲜明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对其进行传播和推广。例如,南京的中学美术教师可以将秦淮花灯、葫芦画等具备南京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帮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7]。因为中学生与小学生在生理及心理上有着较大区别,中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一些,思想也更活跃,同时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也在逐渐生成,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选择教育内容的难度。所以,中学美术教师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美术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而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选择和设计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8]。
(三)从教育方式出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逐渐信息化。在此背景下,要想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效果,中学美术教师还需要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和完善中学美术教育的方式,提升中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学美术教育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之间并不是矛盾的,二者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共融互通。鉴于此,中学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3D打印技术等信息技术,借助多种方式和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美术教育,为学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9],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美,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例如,中学美术教师可定期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画展活动,并鼓励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也可将美术教育延伸到校外,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和历史文化博览馆,这样不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最后,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创作,如国画绘作、书法展示等,让学生能够直接、真实地融入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过程,了解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底蕴,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10]。
(四)从教学评价出发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对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延伸,促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大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可以深刻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对美术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中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通常都是以“不错”“好”“优秀”等词语进行简单的评价,这样既无法让学生了解其作品的不足,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热情。而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教师应将艺术性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当然也包括教学评价。笔者认为,中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中借助古诗词来丰富评价语言,使学生能够从教学评价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画梅花时,可以利用“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等古诗词进行评价,让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神韵有直接的感受。
结 语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学美术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均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鉴于此,中学美术教师要认清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积极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美术教育有机融合,加快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学美术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徐茜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路徑探析[J].汉字文化,2020(15):161-162,166.
任艳.故事教学法介入中学美术教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80-181.
何如意.美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价值及培养机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36-137.
马焕兰.新时代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黄河之声,2018(21):143,145.
徐秋慧.美育在传统文化中的蕴涵[J].汉字文化,2021(03):153-154.
徐茜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构建文化自信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汉字文化,2020(10):165-166.
徐秋慧.美学文化变迁的探索[J].汉字文化,2021(04):167-168.
左丽丽.老子道家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初探[J].汉字文化,2021(03):149-150.
宫亚星.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汉字文化,2020(16):181-182.
任安静.探析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中的美学思想[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