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资本和流量明星共同引导下的粉丝行为

2021-01-27肖芬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饭圈

摘要:在人人都沉浸的虚拟网络时代,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人的地域、阶层、身份,缩小了世界范围。社交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使粉丝与偶像的关系逐渐密切,改变了粉丝追星的地位。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粉丝经濟与美女经济的兴起,流量与明星、娱乐资本、商业价值高度捆绑。流量明星是指以流量为唯一或主要手段、拥有极高的热度和注意力、并能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实现快速变现的明星。饭圈是由众多粉丝组成的亚文化圈子,有严谨的组织和有序的纪律,区别于普通的追星族。本文着重探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流量明星及其背后的娱乐资本对当下饭圈的引导,以及流量与饭圈、明星和娱乐资本三者之间的利害关系,指出在流水化的造星工业下,“流量至上”是迫使饭圈粉丝狂热消费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具体策略,以引导青少年健康追星、理智消费。

关键词:娱乐资本;流量明星;饭圈;粉丝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183-03

在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网络作为拟态环境赋予了用户更大的信息种类自主选择权。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与流量,娱乐资本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现今大众喜欢的明星类型,并迎合其喜好打造这类明星,或者给现有的明星贴上设计好的“人设标签”(人物的设定),这体现出当下粉丝掌握了塑造爱豆的权力。但在“娱乐资本—流量明星—饭圈”这三方的博弈纠缠中[1],娱乐资本与流量明星占绝对优势,有的明星本身就是资本,这两方对粉丝的引导是直接的。娱乐资本会在饭圈中刻意培养“意见领袖”,间接操纵粉丝进而引导粉丝消费,常见的有粉头和职业粉丝。他们号召其他粉丝参与团体性的活动,如打榜、做数据、反黑、氪金等,而其他粉丝在此过程中逐渐接受粉头的观念和领导。粉丝群体由于年龄普遍偏低,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且易盲从,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氪金光荣、爱豆至上”。这让粉丝成为爱豆的附属品,娱乐资本是饭圈组织化甚至极端化的重要推手。

一、造星工业下流量明星的运营模式

当大众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精神层面的需求便会不断增长。随着社交媒体与视频产业的蓬勃发展,明星已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泛娱乐化时代呼吁偶像崇拜。

2005年12月8日,日本女团AKB48成立,开创了“48系模式”——以竞争和养成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女团成立之初,几乎每天都有剧场公演,开办数场粉丝握手会,每年举行总选举。剧场公演与握手会潜移默化地培养粉丝为偶像花钱的消费习惯,也让粉丝在养成系的快乐中产生成就感,见证偶像一步一步地成长。以竞争为核心的年度总选举的最终排名,关系到来年女团成员的个人资源和站位,最终排名根据成员个人单曲的销售量决定,需要粉丝大量购买CD助力自家偶像,这赋予了粉丝极强的使命感与参与感——粉丝决定偶像演艺生涯的长短与待遇资源。

韩国演艺公司培养新秀的第一步:根据规划定期进行选秀,选拔培养练习生。公司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定下训练时间,一般是2~3年,之后便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出道。在此期间,公司会为他们拍宣传照、发布相关视频为出道预热,提前奠定粉丝基础。正式出道后,公司进行营销推广,通过发新歌、路演等引导粉丝应援。粉丝通过音乐平台打榜、大量购买专辑和周边衍生品等方式应援偶像。

日韩两国成功的偶像产业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引起巨大反响,全民追星时代来临。由于偶像产业的火爆与利润的丰厚,中国的偶像产业在韩国的“练习生制”与日本的“养成系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模式——“粉丝应援下的练习生养成竞争制”。国内2012年成立的SNH48女团、2013年成立的TFBOYS养成组合,以及近几年火热的几档养成系选秀综艺节目《创造101》《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都采用这一模式。

这种造星工业的核心是粉丝经济,即偶像是商品,粉丝是消费者,粉丝持续氪金、刷数据为偶像获取代言、资源与地位,以此不断提高偶像的商业价值,使其获取更多商业利益。在这个链条中,只要偶像没有脱离人设,没有爆出不可挽回的黑料,这个商业闭环就能良好地运转。流量明星是娱乐行业工业化的产物,是被生产和制造出来的,他们和资本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流量数据是衡量明星火热程度、业务带货能力的重要指标,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指标。粉丝十分看重流量数据反馈,会通过氪金为偶像打榜、大量购买专辑、参加演唱会等创造出高指标的数据,促使品牌商、综艺、影视剧等资本方更多地注意和选用偶像,以便用持续的曝光维持偶像的咖位、人气。

在偶像工业这样一套注重流量数据的造星模式之下,造星产业越来越繁荣,流量明星的迭代速度加快,粉丝的观赏能力和偏好快速迭代,娱乐资本也在不断生产新的偶像来维持粉丝的新鲜感。流量明星的营销思路通常是经纪团队打造人设贴标签,为其树立不同的风格类型,制造话题,提高热度。当代偶像通过营销,往往被升华成一种美好的象征,即使没有任何作品,也并不妨碍其成为顶流。粉丝通过“抱团+转赞评”供养出一位流量明星,粉丝喜欢偶像身上被赋予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这个人”而入圈,对于粉丝来说,这是一种情感寄托,甚至是一种信仰。粉丝喜欢这样的类型,偶像就必须成为这种类型,一旦与主流粉丝群体所期望的形象有出入,偶像便会陷入人设崩塌的窘境。

二、偶像工业下娱乐资本对饭圈的隐形诱导

当下明星产业竞争激烈,随着追星群体的扩大,偶像经济的不断发展,饭圈这个由粉丝自发组织的、有共同信仰的高凝聚力圈子形成。饭圈是粉丝群体的简称,以共同偶像为核心,偶像是饭圈一切行为的原始动力[2]。

在“数据为王”的时代,粉丝深知偶像有了流量,才能在娱乐圈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合力为偶像应援。饭圈分工清晰,且上下级分明,应援活动一般由饭圈内的粉头或职业粉丝,有时甚至由明星的工作人员组织发起。普通粉丝听从并完成上级粉头的事项安排,而粉头如站姐拥有与偶像本人和团队亲密接触的机会,这一点吸引众多普通粉丝齐心协力打榜、消费,因为只有氪金多,才能在饭圈内部获得尊重与拥护,一步步晋升为粉头,化身KOL(关键意见领袖),获得与偶像接触的机会。但现在很多明星官方后援会的实际运营者是艺人经纪团队中的工作人员,他们假装粉头与粉丝群体亲密交流接触,了解粉丝对偶像的全盘看法及喜爱程度,按照团队的要求组织下一步的群体活动,这些群体活动大多能使成员更加了解偶像,帮助资本变相操控粉丝。

饭圈组织中有非常详细的分工单元:美工宣传组、反黑对线组、打榜数据组、公益组等,他们在偶像需要支持时挺身而出[2]。饭圈内部对其他饭圈人员存在强烈的排他性心理,娱乐资本为利益会故意挑起不同粉丝群体之间的争端。流量明星之间互相争夺资源的情况十分常见,而这种利益的争夺通常在幕后,但通过把信息透露给粉头或下级粉丝,就能将私下的流量资源争夺转移到明面上。例如,鹿晗粉丝与吴亦凡粉丝曾因一个奢侈品代言而在微博互爆黑料、撕逼对线。

对娱乐资本和经纪团队来说,饭圈粉丝“撕”(粉丝控诉对骂)对抢占流量市场、提升偶像知名度十分有效。其次,在“撕”的过程中,饭圈内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粉丝对自身身份和偶像本人的认同感会不自觉地增强。因此明星团队不会制止粉丝任何出界“撕”资源的行为。饭圈中有一个潜在的规则——“撕得越多拿得越多”,“撕”会让明星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更多的商业利润与流量热度数据。调查微博明星超话社区榜首前30名的数据,发现2/3的明星均被肖战的粉丝“撕”过,其与此前位居榜首的蔡徐坤粉丝常有骂战。如2020年4月20日,肖战与蔡徐坤粉丝为争夺微博超话榜首第一的位置互相开撕,导致微博超话程序崩溃。

在明星与粉丝的日常相处过程中,偶像会通过“媚粉”积极地回应粉丝的情感,以强化双方的情感纽带,如时不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讨好粉丝的文字或在采访中表达对粉丝的爱和感谢等,向粉丝传递“我们是一体的”观念。经纪公司会在艺人事业的低谷期,雇佣大量营销号在众多内容平台上发布相关娱乐资讯,塑造偶像的“艰难处境”,引发粉丝产生强烈的共情心理“哥哥只有我了”,从而激发饭圈对偶像的保护欲和奉献精神。“媚粉”投入低、效果好,“一对多”的方式能对接大批普通粉丝,对流量明星贡献最大的往往并非头部粉丝,而是大批量的普通粉丝,她们是数据的核心支柱。

在粉丝群体中,每个成员喜爱偶像的原因是不一样的,饭圈的粉丝大致分为黑粉、路人粉、唯粉(只喜欢偶像一人,也称真爱粉)、女友粉、妈妈粉、事业粉、CP粉(同时喜欢两位偶像并希望他们在一起)、NC粉、毒唯粉。CP粉产生于偶像出演的综艺或影视作品中,偶像被剧情安排和另一人成为情侣。资本炒作荧幕CP基本“点到为止”,因为它对明星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在影视剧播出时段,荧幕CP能帮助吸引流量,但无法长期获利,且利益会被分摊,同时很难保证下次的合作对象还是彼此。唯粉对偶像本人狂热的崇拜心理会导致她们排斥其他非真爱粉,在饭圈唯粉和CP粉之间的矛盾尤其严重,炒作CP极易失去唯粉。但对娱乐资本而言,唯粉才是购买力最强的群体,所以资本和团队会定期采用“洗粉提纯”的筛粉方式,剔除CP粉,固定唯粉,以确保饭圈内部始终处于平衡可控制的状态。

三、饭圈中低龄粉丝群体的易煽动性

根据QuestMobile的《Z世代洞察报告》,截至2018年10月,我国Z世代年轻人总量为3.69亿,为偶像年花费超过1000元的占比26%,达9500万人[3]。我国网民年龄结构年轻化,网民中学生占比大。《2019年艺恩文娱数据白皮书》指出,粉丝多为年轻单身女性,年龄主要在18~22岁,女性占比85.4%[4]。因此,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用户主要是Z世代,即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在文化娱乐层面,Z世代见证了逐渐完善的偶像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粉丝经济的爆发式增长。《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显示,我国因偶像推动的粉丝消费达400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超一半是购买偶像相关商品的花费[5]。我国粉丝消费潜力巨大,粉丝市场蓝海一片,Z世代是粉丝经济的主力军。

在流量至上的语境下,粉丝群体“用爱发电”,加快偶像明星的成长速度。“一切以爱豆利益为中心”是饭圈的价值共识,这为粉丝经济投下了阴影,甚至带来了一些不良风气。公开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粉丝群体以“00后”为主,饭圈低龄化情况明显,粉丝群体年龄小,还未形成正确的三观,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这意味着他们“可塑造性强”——在审美和行为上易被引诱和控制。在饭圈,粉丝消费不是自发行为,更多的是集体性狂热的情感消费。飯圈内部的权力结构偏中心化、权威化与服从化。头部粉丝处于较高地位,粉头会以身作则,带头氪金,利用自己较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呼吁低龄粉丝进行偶像消费,有时甚至会道德绑架。同时,饭圈把不花钱的粉丝视为“异端”,不花钱的粉丝会被同饭圈的人排挤鄙视,质疑“不是真爱”,甚至被驱逐出饭圈。

四、针对青少年狂热追星氪金消费的具体策略

工业化打造的这些偶像新星,因流量数据与粉丝高度捆绑,饭圈以频繁的集体性应援活动与偶像紧密联系,粉丝从以前的仰视追星变为现在的平视偶像。对经济团队、社交媒体、算法运作、在线内容平台、品牌方等资本方而言,粉丝代表着流量,流量代表着金钱,他们利用明星这个载体从粉丝身上榨取利益。当代饭圈逐渐成熟,已形成了一套逻辑和行为体系,粉丝通过许多应援活动向大众建立理性与秩序并存的良好形象,可依然有极端行为事件发生,我们对青少年追星应提高警惕、严肃以待。当下对粉丝经济的过度开发,对粉丝氪金的过度引诱,不仅会使整个偶像产业链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饭圈集体氪金的狂热化极端化还会对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基于对流量数据的反思,分别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个人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严厉打击,政策引导。借助政策法规的强制约束力,如国家宣传文化等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诱导青少年在社交平台、热搜排行榜等公共网络区域打榜控评、晒单大额消费等行为,对诱导未成年粉丝为流量数据而刷榜和饭圈集资乱象的恶劣行为予以治理管控,遏制“氪金打投”“逼氪消费”等极端现象。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崇德艺双馨的文体明星。

第二,网络平台加强对内容的监管,针对恶性炒作事件建立限制流量策略。娱乐行业不应只看重流量数据,“唯流量论”的商业模式已显现出流量变现效率低下的趋势,目前几档偶像选秀节目的打投量也没有最开始那样火热,点击量和热议量均不冷不热。

第三,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崇拜社会优秀模范,加强思政教育,增加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反向思辨的能力。加强家庭教育,家庭开放交流。孩子追星时,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想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念。

第四,明星本人应发挥社会公众人物的表率作用,以健康向上、积极有为、正能量的形象引导社会风气,可以公开发声拒绝粉丝的集资打投。粉丝应理性崇拜偶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设立自己的底线,不被带节奏。

五、结语

引导低龄粉丝理智追星、净化饭圈风气并非只需政府或者社会机构的力量,人们应共同参与,勇敢发声,积极行动,拒绝“沉默透明”。泛娱乐化时代,粉丝经济被过度追捧,饭圈成为娱乐资本的重要变现渠道。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粉丝的情感消费,资本过度挖掘明星的商业价值,在娱乐市场大力推行氪金消费、偶像至上的错误观念,必会遭到反噬。娱乐资本和商业资本都需要以长远眼光重新衡量畸形引导下的粉丝经济对社会长远发展的利与弊。

参考文献:

[1] 顾向栋.通过肖战浅析饭圈的属性、生产与权力结构[J].新闻研究导刊,2020(13):62-63.

[2] 童祁.饭圈女孩的流量战争:数据劳动、情感消费与新自由主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8):72-79.

[3] QuestMobile研究院. QuestMobile Z时代洞察报告[EB/OL].QuestMobile官网,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31,2018-12-19.

[4] 藝恩数据. 2019艺恩文娱数据白皮书[EB/OL].东西智库,https://www.dx2025.com/archives/58912.html,2020-02-20.

[5] QuestMobile研究院. 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EB/OL]. QuestMobile官网,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30,2019-01-22.

作者简介:肖芬(2001—),女,四川巴中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饭圈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饭圈”治理
治理“饭圈”乱象需构建长效机制
整治“饭圈”乱象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新十条”让饭圈文化重归正轨
“饭圈”:趣缘社群与利益圈层的博弈
中国式饭圈:为爱doki,爱豆才是“现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