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患者肝胆脾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1-01-27吴丽娟王淑丹
吴丽娟,王淑丹
(抚州市第三医院病案室,江西 抚州 344000)
因现代生活、工作节奏较快,社会压力较高,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具有反复发作特点,且患者多有抑郁、易怒、妄想等临床表现,使患者身心健康及家人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针对该疾病,临床仅有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方式,患者需长期坚持服用,否则治疗效果不佳。但药物多由肝脏进行代谢,若长期服用,易损伤肝脏代谢功能、胆囊收缩功能及诱发脾肿大等,加剧身体损伤。因此,需定期检查肝胆脾情况,并实施保护措施,减轻损害。超声诊断是目前临床常用检查方式,其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确诊率高等优点,可清晰显示肝胆脾情况,确诊病症,应用效果较好[2]。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在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患者肝胆脾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且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长于2年,将其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用药时间短于2年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36~76 岁,平均(49.68±2.34)岁;病程 2~8年,平均(5.34±1.24)年。观察组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37~77 岁,平均(50.34±2.32)岁;病程2~9年,平均(5.63±1.27)。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精神病学》[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疾病;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交流障碍;④肝功能异常。
1.3 方法 两组均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阿立哌唑(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94),利培酮(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71),氯氮平片(元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1021)等。两组均实施肝脏超声检查,检查所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仪器采用PHILPS 公司生产的IU22 型,将其探头频率调整为2.5~6.0 MHz。检查前8~12 h,患者需禁食,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于超声探头下,对其肝胆脾进行多角度检查,仔细观察肝胆脾的形态、内部结构、大小、表面光洁情况等,并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最终得出检查结论。需选择1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肝、胆、脾异常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异常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总异常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异常情况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liver abnormalities between two groups[n(%)]
2.2 两组胆异常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胆总异常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胆异常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bile abnormalit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脾异常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脾肿大9 例,异常率为18.00%(9/50),观察组脾肿大2 例,异常率为4.00%(2/50);观察组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
3 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症也成为当今社会多发疾病,其为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先天因素有关,常见症状有幻觉、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及妄想等,多发于青壮年群体[4]。针对该疾病,临床并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才可起到治疗效果。但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易损伤身体器官,其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而药物不良反应易影响肝脏功能,诱发脂肪肝、肝囊肿等,且对胆、脾均具有一定影响。
临床常用超声诊断检查服用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胆脾情况,其确诊率较高、操作便利,且对患者无损伤,诊断费用经济,患者接受度高,因此,超声诊断被临床广泛应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总异常率较低,表明服用抗精神药物会损伤肝脏,但长期服用的损伤更大。分析原因在于,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部分药物未完全代谢,堆积于肝脏中,影响其无法进行正常代谢及脂肪类物质分解,从而导致脂肪也堆积于肝脏,并分解脂肪粒于肝细胞中,长久以往导致脂肪肝、肝硬化及肝囊肿[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胆、脾总异常率较低,表明服用精神药物对胆、脾脏器均具有一定损伤,但相比较而言,长期服用的损伤更高。分析原因在于,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易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使胆汁无法正常排泄,淤积于胆囊中,从而出现胆囊结石,且胆固醇也会沉积于内,形成结石,若药物长期刺激,则会导致胆汁滞留及胆囊延迟排空,从而使患者出现胆囊息肉、胆道结石情况。而脾肿大多为其他疾病并发症,最常见如肝脏疾病、门静脉阻塞等,因患者长期服药导致肝脏受损,从而引发脾肿大[7]。
超声诊断下,患者肝、胆、脾脏器情况均可清晰显示,若肝脏出现异常情况则显示为:肝脏部位存在局限性或弥散性不规则回声,且回声时强时弱,光点较为密集等,由此可判断肝脏具有异常情况;若胆部出现异常情况则显示为:胆囊内存在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并伴有阴影部分,或如泥沙堆积于胆囊底部,具有较强回声,阴影暗淡,可随体位变化缓慢移动;若脾部出现异常情况则显示为:脾部存在浊音,于左下胸脾处,且其直径为2~3 cm。根据超声显示,即可判断患者肝、胆、脾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且针对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出现的肝、胆、脾损伤情况,因及时给予增强肝、胆、脾功能或保护其功能治疗,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减轻肝、胆、脾负担,减少损伤[8]。因此,超声诊断对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反映患者肝、胆、脾损伤情况,并及时实施治疗措施,减轻损害。但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较少,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故临床仍需加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证实结果真实性。
综上所述,超声在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患者肝胆脾检查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提示患者肝胆脾损伤情况,并及时实施治疗措施,防止损伤加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