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27庞毅恒罗杰峰
庞毅恒,罗杰峰,吴 易,黄 莉
(广西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一、引言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界及社会对医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医患关系日渐严峻,医学生人数众多,教学理念落后等主客观原因,许多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并不到位[1]。这种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仍需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嵌入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嵌入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过渡进程中的教育培养目标[2-3]。 目前在医学教学领域,有学者将嵌入式教学用于课程教学中,尚无学者将此法用于临床技能培训中。本文旨在通过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现状的思考,提出适用于提升医学实习生岗位胜任力的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探索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改革方式。
二、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现状
医学作为一门需要同时重视理论以及实践的学科,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实力的体现,也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以往临床技能的教学多为现场实操[4-5]。然而,随着公众健康意识以及权利意识的提高,床旁技能学习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技能培训需要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进行[6-8]。但是,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增加了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经济与人力成本,而且降低了临床技能培训的效果及效率。主要问题如下:
1.技能培训个性化不足。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从一年级、二年级已经开始,学生们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在实习阶段,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继续反复大规模一致性地培训,将耗费大量的教学成本,且不利于优秀医学生的培养。
2.单纯的技能培训容易步入技师的误区。既往的培训,医学生需要针对一种技能,面对模型反复练习,以致部分医学生操作很完美,但是无法运用到合适的病例中,无法联系岗位实际。
3.既往以疾病为中心、以治疗为中心、技术至上的观念对医疗、医学教育有很深影响,造成大量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只见病不见人,只懂病不懂人,只治病不治人”[9],忽视人文关怀、忽视医患沟通技巧。
三、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
目前,在国内医学教育领域,尚无学者将嵌入式教学模式用于临床技能培训中。本文在对医学生技能培训现状深刻思考和分析后,结合目前的教学状况构建了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该模式基本理念是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最终目标,以人为本进行临床实践教育,师生互动,教考协同,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理念、培训规范嵌入到传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使临床技能培训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有机的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一)时间嵌入
1.增加实习生自主练习时间。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开设公共开放间,全院实习生可以网上预约自主练习时间。公共开放间不仅摆放有临床技能操作所需的模型、用具,还有教学视频循环播放。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练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又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增加重点、难点练习时间。针对临床带教老师、医院管理部门如医院感染控制科反馈的实习生临床技能掌握情况,教务部集中组织全体实习生针对重点、难点强化培训,并进行考核。实习生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实习。
(二)理念嵌入
1.以疾病为导向,由单纯的技能操作培训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将实际病例嵌入临床技能培训中,让学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技能操作。
2.以团队协助为导向。成功的医疗,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素养。为培养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挑战意识,我们在部分培训课程中,采取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模拟患者进行救治。
(三)内容嵌入
1.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增加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的课程内容,要求医学生在技能操作过程中,对待每一个模型、教具如同对待真实病人一样,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并且关心“病人”,从而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患沟通及人文关怀习惯,充分体现医乃仁术的基本原则。
2.创建医患沟通案例库,由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收集有代表性、容易产生矛盾的医患沟通案例建立成病例库,为临床技能培训提供大量有效的案例素材及考题,以提高学生对实际案例的沟通和应变能力。
(四)规范嵌入
1.规范临床技能考核制度。采用临床技能多站式考试(OSCE)方式,独立设置医患沟通考站,并在所有技能考站中增加人文关怀及医患沟通技能的得分比重,用考核引领医学生的学习目标。
2.规范培训及考核方案。在每次培训及考核结束,开展教与学的互评问卷调查,了解培训及考核的成效和不足,不断优化和规范培训及考核方案,提高临床技能培训质量。
四、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检验
本文提出的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最终目标,以人为本进行临床实践教育,师生互动,教考协同的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在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中进行了实践检验,培训成效显著。
1.该培训模式提升了受训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水平。通过对未实施该培训模式的2014级65名学生与实行了该培训模式的2015级98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中期临床技能考核评分及掌握度进行比较表明,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提升了受训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水平。各项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中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对比(x±s,P<0.05)
各项技能的掌握度如表2、图1所示:
表2 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中期临床技能考核掌握度对比
图1 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中期临床技能考核掌握度对比
2015级实习生人文关怀及医患沟通、操作准确度、操作熟练度、合作能力得分较2014级有所提高,并有统计学意义。无菌原则得分的比较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从掌握度上看,2015级实习生掌握度为62.35%,2014级实习生掌握度为55.38%。2015级实习生无菌原则掌握度较2014级高出6.96%,有轻度优势。
2.受训学生满意度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5级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对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80%以上持满意态度,对该培训模式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该培训方式有利于他们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见表3)。
表3 实验组对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评价(%)
五、结语
现有的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通常为全体学生到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集体培训,这种统一反复的培训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本研究提出的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模式,通过个性化地增加临床技能培训时间,嵌入临床病例强化训练学生临床思维,在培训及考核中增加人文关怀及医患沟通内容以及通过教考协同,师生互动等方式,克服了现有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弊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嵌入式临床技能培训因其可夯实医学生临床技能理论基础、提高临床操作的应用能力,更适合医学实习生的思维发展,可能成为今后临床技能培训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在总结现有培训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训模式的运用范围,以期更好地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