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内涵及路径分析
2021-01-27陈岩杰仲丹丹
陈岩杰,仲丹丹,李 鹤
(1.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2.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
0 引言
二战后的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各民族构成的文化多样性共存的现实。20世纪6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一度成为很多国家对待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政策取向,其“多元”注重相对主义立场的文化平等,并且文化是一种界限分明且内部连贯、稳定的形态。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受到广泛批评,许多国家开始由过去强调族群间文化差异性共存转向跨文化互动性共存[1]。跨文化观念以承认多元文化间的差异性、平等性为基础,认为不同文化间是在相互动态交流、融合与创新的[2]。这种动态的跨文化观无疑更适用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文化急剧加速接触和交流的互动形势:各民族能够在一个平等展示各自文化差异的平台中,自由、主动地进行文化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从而挖掘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普同性和谐共存。正如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3]指出“因现代性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也使得文化的异质化、多样化无限延展。”这种延展从而促成世界各区域各民族内多种文化间的跨文化趋势。
我国民族地区通过“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建设,研究者开始围绕硬件的三通两平台建设[4]、软件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5]、学生信息素养[6]、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7]等有关信息化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议题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不可否认,以上这些研究的重要价值,对解决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在教育信息化进入“深度融合与创新”的2.0阶段时[8],民族地区也受到世界跨文化发展趋势影响,文化冲突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跨文化认识方面,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忽略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并未充分考虑如何构建结合“生于斯、长于斯[9]”民族文化以及多元文化共存间的互动融合。正是在此意义上,民族地区需要从跨文化角度来认识信息化教育内涵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1 信息化教育进入民族地区的双重文化内涵
从跨文化发展的动态历史逻辑来说,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不仅承担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要接受信息化教育所承载的现代信息文化的重要使命。
1.1 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传递现代信息文化
自从有了人类文化的动态发展,便开始了信息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信息文化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它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是从事各种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形态[10]。具体而言,现代信息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改变了社会和文化经验,甚至是意识形态。例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数字文化、网络文化、传媒文化、赛博文化等虚拟空间与自然现实空间共存的现代信息文化。但不能把现代信息文化简单地归结为“技术文化”,信息技术促进全球文化、文化互动的趋势愈发明显,形成文化多样性共存共融的现代信息文化。这使人类很可能进入一个空前的多元文化共存阶段。因此,有学者总结现代信息文化在文化状态上,从离散时空文化到同步时空文化,即通过技术,信息可以一体化地同步传播;在文化主体上,从区域文化到全球文化;在文化变迁上,从稳态文化到动态文化[11]。也即是说,现代信息文化是一个崭新的文化形态,人们面对着这一新的文化形态表现出了观念上、行为上、心理上的不同变化。当这些变化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时,也会同其他文化一样需要继承、传播及发展。
为此,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借助现代信息文化发展的不同样态呈现出相应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并在社会中发挥着现代信息文化传承、传播的作用。现代信息文化在民族地区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体现为时代性和多元性的统一。现代信息技术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这是一种时域文化而并非地域文化,具有同质性、普遍性,是民族地区融入现代世界的前提。现代信息文化冲破了时空限制,使世界各区域、各民族文化汇聚一堂,也使得民族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机会认识、接触、适应丰富的现代文化和多元文化。在具体的信息化教育实践中则表现为对“引进性资源”的利用。“引进性资源”是民族地区对外来优质数字资源的提法,民族地区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引进丰富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其中涉及多媒体课件、微课程、学科软件、网络课程等不同类别的信息技术支撑。即通过技术打破了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时空距离的藩篱。同时,引进性资源承载的现代信息文化内容丰富,包含国家主流文化、西方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等多样性文化,这使得信息化教育表现出现代信息文化应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等文化内涵。
1.2 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传递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的存在首先是一种文化存在,民族传统文化是基于自身历史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价值理念、精神信仰、风俗习惯等思想与行为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对本民族现实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与文化意识,以此来规定和塑造着民族成员基本的个性特征、价值观、民族性和行为方式。换言之,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包含了本民族在千百年的劳动与创造中不断沉积的意识理念、行为规范乃至审美、道德、宗教意向。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着自身的文化形态使各民族能保持彼此的文化差异性,并以此增强民族的内部认同。因此,没有自身文化的历史积累,民族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注重继承与发扬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性发展。信息化教育借助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在社会中发挥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作用。
为此,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除了引领现代信息文化传播,还在于传递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即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对民族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学校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具体的信息化教育实践中则表现为开发符合民族文化的“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是相对于“引进性资源”而言的概念,它是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实践中自身积累的数字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与本地民族文化背景高度契合[12]。民族地区“生成性资源”具有以下特征:①资源具有“本土化”地方特色,是根据民族地区的自身情境进行创作,尤其需要关注其生活情境;②资源具有“数字性”,强调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特征,能够实现二次加工和反复利用。近几年,我国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为电子出版物的建设,如电子书刊、光盘文献等,还有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和门户网站的搭建[13]。民族文化不仅要进入校园,更要融入“数字校园”,并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建立民族传统文化有效保护的信息化通道,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转化应用[14]。由此可见,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已成为当前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工程。
2 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承载双重文化矛盾与发展并存
以上呈现的是信息化教育进入民族地区的跨文化内涵真实呈现。然而,不同于政治、经济和科技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的快速直接发展,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承载的现代信息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常常会呈现出矛盾与发展并存的复杂状况。
2.1 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承载的双重文化矛盾
(1)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承载现代信息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资源呈现磨擦、碰撞的矛盾。一方面,表面上看“引进性资源”打破了东部与西部民族地区时空区位的藩篱使其能缩小教育差距。但是,“引进性资源”在民族地区学校的推送和应用,大多承载的是蕴含现代信息文化的教育资源,从而导致在文化上与民族地区“水土不服”,难以融入以乡村地区为主的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环境的现象。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生成性资源内容单一且资源不足,仅仅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成性资源而忽略承载现代性、文化普同性的引进性资源,也会导致无法适应文化全球化、多样化共存的趋势。同时,即使在信息化教育硬件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符合民族地区生成性资源建设薄弱,开发难度依然很大。主要体现在民族地区学校主体不够重视,资源建设经费有限,教育参与者关于资源开发的知识和能力欠缺。
(2)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主体多会产生认识上和适应上的不足与困难,甚至出现两种极端表现。①我国作为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在国家统一的原则下更多地要求所有公民认同主体文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要求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信息化教育背后的蕴含的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权力的不对等。在经济与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境下,民族地区开始全力吸收信息技术文化和主流文化。同时,面对现代信息文化的影响,他们所持有的传统社会文化秩序与价值观面临着被部分甚或全面颠覆的威胁,他们开始慢慢地对本民族文化与价值产生质疑、甚至贬损或抛弃。②由于长期生活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早已内化于思想认识的各个层面,面对快速发展、变化纷繁的现代信息文化转型,一时间无法适应甚至采取完全抵制的行为。最为明显的是,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师生存在现代信息文化适应问题,面对由粉笔、黑板到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突变,很多师生都无所适从。
2.2 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承载的双重文化发展
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承载双重文化在跨文化视角的审视下,其矛盾中也孕育着发展。其实,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无法孤立于某一区域或群体内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变迁以及内部环境自我进化的动态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对现代信息文化上的普遍认同与适应,也有利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与创新。
因此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要同时兼顾民族文化自身传承的差异性与融入世界的同一性。前者体现在各民族自身文化传统独特的客观事实,这些自成一体的民族传统与风俗是其民族价值观念与精神信仰在世界上独特且不可替代存在的有效证明;后者则代表人类不断自我实现并创造出共同文明财富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保持并提炼民族文化的个性得以生存与传承的同时,寻求融入现代信息文化的共性得以创造与发展并促使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文化在交往交流中实现共生,共同发展。因此,民族文化差异性与现代信息文化的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人类文明存在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民族文化则在这种冲突与融合的张力平衡中不断发展[15]。因此,需要在跨文化视角下创建符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文化共存的生态环境以求适应与发展。
3 跨文化视角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策略
3.1 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升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文化多样性认识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作用于人类。人类与文化的互动作用,在全球化、信息化变革下,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已不再局限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品质、知识技能或文化素养的定位,而是强调一种广泛性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1)建立跨文化“融合视域”以转变学生对民族文化静态、单一的文化理解价值观念认识。民族文化发展并非静态悬置的文化保存与传承,而是基于历史积淀和现代信息文化的融合与延续的动态演进过程,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跨文化“融合视域”才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自身文化和尊重其他文化,从而形成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发展观。也就是说,民族成员仅仅从自己单一的文化和民族观去观察、了解世界,就等于拒绝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经验而变得狭隘无知,也无法充分观察和客观理解自身文化。这种跨文化理解是对比现代信息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不同价值观念在相互审视、检验和批判中形成的一种跨文化内在理解。正如伽达默尔[16]说“理解是一种内在认知的增长,它会被作为一种新的经验被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结构。”因此,学习者从理解本民族文化逐渐发展到理解、鉴赏现代信息文化并最终建立跨文化“融合视域”的文化多样性认识,以此奠定培养民族地区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
(2)伴随跨文化“融合视域”的理解观念转变而发生的是培育信息化教育中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具体实践系统。可以从3方面入手:①民族地区学校要营造具有现代信息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教育环境,以辅助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如民族地区学校要引进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为基础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文化嵌入民族地区校园以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技术共享环境。需要注意的是,警惕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当作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导致只关注技术设备的拥有而使多元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环境形同虚设,没有让民族地区学生真正地体验和应用。②学校教师要明确指引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发展方向。例如,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文化,然后利用信息化教育营造的文化多样性环境学习其中蕴含大量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历史、文学、音乐、习俗等文化知识。③学生自身要积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具体操作教育信息化设备,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信息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样性认识。
3.2 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促进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文化多样性共存
在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才行之有效。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人类学家林顿和赫斯科维兹就提出,跨文化适应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或个体相互之间持续的直接的接触[17]。跨文化心理学家约翰·贝理(John.W.Berry)[18]也强调在文化适应的结构中要区别两种不同的水平,即总体水平的文化适应和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也就是说,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促进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多元文化共生应从整体的文化意识适应和个体的自我意识适应两个层面进行实践。
(1)从整体层面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大背景中,民族地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要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这里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忽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弱化文化多样性交流,而是指现代信息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都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框架体系中。也就是说,民族地区学生要意识到已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根基并以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接纳外来的值得借鉴的现代信息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文化多样性发展中“文化单线进化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的误区,即误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会因为其经济或科技的先进性而要优于自身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概而言之,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需要借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引导、规约,明确并不是所有信息化教育带来的现代信息文化都要吸收而是有选择性地引进并与之适应。
(2)学生个体层面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是基于整体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产生的自我意识实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具体表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3个方面[19]。人类学家把自我意识看作是“文化适应的晴雨表”[20]。具体表现为:①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学生个体要建立对本民族文化情感的理性认知,即每个人所属的文化内容都具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个体要尊重自身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客观审视民族文化的不足之处。如民族地区学生个体要在生活和学习中摒弃那些与现代信息文化不相符的知识和与文化多样性共存不相容融的狭隘思想,把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理念纳入现有的生活实践中。② 学生个体要积极体验自身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文化间的差异并主动交流接触,从而培养文化多样性共存情境中的适应能力。如学生在体验具有现代信息文化的通识课程和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时,尝试将两者共同融入现实生活中去,主动加强不同文化间的知识和理念融合。③学生个体要加强对自我行为、情绪、思想等方面的控制以适应多元文化情境和在自我完善中成长。如个体在面对纷繁的现代信息文化时可能会陷入主流文化中心主义的同化侵袭。此时学生要发挥自我控制意识,理性看待自身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以培养包含自身民族文化的文化多样性共存的适应能力。
3.3 对信息化教育引进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价值理性定位和跨文化整合
民族地区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直接作用于信息化教育资源,而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资源主要分为引进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因此,推动信息化教育引进性资源与生成性资源的价值理性定位和跨文化整合也是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
(1)需要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价值理性定位,正确认识信息化教育资源蕴含的技术文化的工具理性和以人为本的目的理性。一方面要让数字化技术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管理者和师生间有效的管理工具、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明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生成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民族地区的开放与共享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要明确掌握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资源就可以自动生成“以人为本”的教育只是一厢情愿。如同教师同样可以用信息化教育来强化应试训练,搞信息化的“填鸭式”教学,那将使问题依旧。民族地区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教育需要引进性教育资源和生成性教育资源多元文化共同作用。因此,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要在明确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文化工具理性的基础上兼顾“外来”与“本土”教育资源的互融,进一步实现信息化教育资源以人为本的目的理性。
(2)从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多个教育主体对两种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跨文化整合。对管理者而言,要从学校整体层面为信息化教育的引进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提供应用和开发的可持续性保障。其中包括提供课程资源平台、技术支持的软硬件更新和维护,以确保引进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有效整合基础。另外,管理者还要制定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的良性机制。例如建立提升民族教师对两种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能力培训,以加强对教育资源的跨文化整合。对教师而言,他们是教育资源应用和开发的关键。根据两种教育资源的不同文化特点,民族地区教师需要作出不同整合措施。①面对引进性资源教师仍然需要作出基于跨文化的二次加工以适应民族地区学生,如转换一些符合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他们熟悉的文化情境。②教师需要根据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民族特点、学生特点,适时开发蕴含本民族文化的“生成性资源”补充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做到对引进性资源有效补充和有机整合。对学生而言,他们是“引进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最终接受者和应用对象。民族地区学生一方面要注重对“引进性资源”文化普同性、知识现代性学习以适应文化多样性共存的社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生成性资源”强调地方性、民族性知识和文化传承,以增进自我文化认同和所处的真实生活环境的关照,进而做到两种资源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关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文化内涵凸显了现代信息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共存与融合的张力,但仍然要正视这种跨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仍要进一步加强多元文化资源的融合,使各民族都能够展示各自文化差异,并自由、主动地进行文化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从而实现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在跨文化观念上的理性认识和文化多样性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