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创新搭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企平台
2021-05-27徐天宝通讯员韩文玉高海波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韩文玉 高海波
“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手拉手”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做好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日照市五莲县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重视国企改革,搭建“点对点”服务、“面对面”交流、“实打实”精准、“手拉手”合作四大平台,国企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发展质量效益稳中有进。截至2020年底,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269.58亿元,同比增长180.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6.9%;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5.9%,同比降低18.52%;实现营业收入72734万元,利润总额6422万元。
搭建国企“点对点”对接平台,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
立足新发展阶段,搭建国有企业“点对点”平台,五莲县充分发挥精准对接作用,通过加快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园区经济、参与构建新平台建设等举措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通过股权投资、土地厂房投资入股等方式,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产业升级新突破。弘丰集团、水务集团、土发集团先后投资1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建成城北产业园、绿色铸造产业园和市北新能源3个产业园区,以入股或租赁方式投资支持新上工业项目,日晶新能源、顶优智能科技等21家科技企业入驻,总投资25.8亿元。
全力打造园区经济,探索工业发展新路径。五莲县城北工业园区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创新服务为主,目前已完成投资8.5亿元,包含“五纵六横”配套道路和新能源汽车、科研中心、高端装备制造、航天机电、精密仪器等多个科技创新型项目。水务集团承建运营的许孟绿色铸造产业园区建设一期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250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1处,是山东省唯一的专业高端绿色铸造园区。
搭建国企“面对面”帮扶平台,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
近年来,五莲县国有企业情系困难群众,整合优势、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努力搭建“面对面”帮扶平台,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林水会战、矿区道路建设等工作,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引导国企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县国有企业情系困难群众,整合优势,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帮扶贫困村23个,完成扶贫相关产业投资7.07亿元,小额扶贫贷1.88亿元,贷款利息帮助贫困户直接实现收入2389万元。引导国企助力林水会战。县国有企业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等工作,促进绿色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如:弘丰集团已承接“突破莲西荒山绿化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直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引导国企提升矿区道路。县绿色矿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约1.25亿元,建设17段矿区道路近20公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有效缓解了矿产品运输压力,降低了道路扬尘和交通事故,减少了矿区群众出行与矿产品运输之间的矛盾。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选取原泉华6号矿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示范点,重点抓好矿山设计、建设、采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关键环节,按照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矿地关系和谐化的总体要求,建设绿色矿山示范点,带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搭建国企“实打实”服务平台,打好全域旅游“立体战”
只有整合资源,才能做大;只有优化旅游服务,才能做强。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文旅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期,五莲县国有企业乘势而上,搭建“实打实”服务平台,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升级,努力将旅游产业发展成富民产业,促进该县全域旅游全方位、多领域、宽领域发展。
优化主业改革。县属企业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将优势资源集中到主业,提高资源配置。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非”剥离,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主业集中,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完成了民宿产业建管分离专业经营,将土地发展集团建设的董家楼民宿项目、山水旅游公司开发的庄沟民宿交由飞天酒店统一经营,统筹安排资源与市场开发,提高民宿产业经营管理水平,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使企业聚焦主业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持续优化旅游服务。
推进乡村驿站多元化建设。围绕幸福公路沿线“空壳村”展开乡村驿站建设,由县属国有企业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建设便利店、公共卫生间、土特产交易市场、停车场等。在国家实行旱厕改革的背景下,乡村驿站积极建设旅游公厕,全部实行24小时对外开放,不设锁、不关门、不收费,统一使用门帘,安装视频监控,并在显眼位置悬挂卫生责任标牌,明确责任人、举报监督电话,加强日常考核,倒逼经营者落实责任、加强厕所保洁,给游客和群众创造一个文明、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
搭建国企“手拉手”合作平台,打好民生事业“保卫战”
秉承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情怀,五莲县国有企业搭建“手拉手”合作平台,积极修建城乡供排水、实施清洁能源供暖、畅通运输行驶通道,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做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水务集团投资5600万元,通过配套及延伸供水管网,完成53个村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年累计完成113个村庄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总投资1.2亿元,铺设高压燃气管道35千米,配套建设1处调压站及4处调压计量站。通过参股天然气经营企业,掌握上游低价气源,增强天然气市场的主导权,保障全县当前以及今后的用气需求。
建设“全域美丽样板路”。交发集团统筹县域公路实际情况,稳步推开7条样板美路规划建设,突出公路路面保洁、绿化彩化、绿道建设、标志标识和附属设施五大要素,打造道路干净整洁、绿化疏密有致、配套设施完善、标志标线富有特色的路域环境。顺利完成公交国有化改造。近年来,完成城区公交和全县校车国有化收购改革,为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首创了“五莲方案”,被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确定为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被省委深改办以《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的五莲经验》上报中央深改办;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