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城市城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分析

2021-01-27张会霞

山西水利 2021年6期
关键词:晋城市安全工程饮水

张会霞

(晋城市城区水务局,山西 晋城 048000)

1 基本情况

晋城市城区下辖1镇7街办,共有农村供水工程67处,受益人口95 641人,集中联片供水工程8处,其中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1处,为南村集中供水工程,规模以下集中供水工程7处,分别是庞圪塔、核桃洼、山西底、郜匠、丰安、小白水、南田石集中供水工程;单村供水工程59处,全部为集中式供水工程,无分散式供水工程。建成净水设施3座,净水生产能力每天5万t,农村自来水管网铺设总长超过1 200 km,晋城市依托城区独特的地理优势,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采取了系统性保障措施。

2 城乡集中供水保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晋城市城区紧紧围绕“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的目标,建立了区、镇(街道)、村三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机制。区政府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水利部门牵头主抓、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晋城市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2.2 积极筹措资金,统筹组织实施

为保证工作任务清、底数明,严格按照“水量、水质、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要求,多次开展饮水安全大普查和巡回大排查。同时,紧密结合各村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分级分类统筹实施,做到“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2019年,争取到省级资金800万元,区政府配套资金38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8处,铺设管道126 km,安装更换水表13 641块,新建、维修蓄水池7座,泵站5个,净化过滤设备1台,29个自然村、38 000余人受益。

2020年筹措资金370余万元,已经下拨250余万元,对南村镇9个村和苗匠集中供水站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巩固提升,其中,组织专家重点对水质、水量存在问题的5个扶贫村进行分析研判,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根本原则,确定了改水源、净化水质两种不同的整改方案。截至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新增净水装置2套、水泵3台,铺设管道6 550 m,安装更换水表3 000余块,新建蓄水池1个,23 000余人受益。确保了南村镇17个涉贫村20户61个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清零托底。

2.3 严格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建卡立档,完善工作台账。同时,为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提供技术指导,加强施工管理,压实施工单位责任,确定工程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对各个工程建设进行循环督查。

2.4 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为保障已建饮水安全工程长久、高效、持续发挥效益,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健全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相关制度,建立冲刺清零联动工作机制和区镇村三级管理责任体系,实时监测农村供水情况,及时处理水质、水压异常问题。另外,抽调人员定期对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3 存在问题

3.1 农村饮水运行成本较高

晋城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大都是深井水,饮水扬程高、距离远,运行成本较高。加之,村民长期以来不花钱用水、吃免费水的传统理念,致使农村水费收缴率较低,从长远来看,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稳定运行。

3.2 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晋城市城区农村饮水工程大多建于“十一五”期间,或更早,经过多年运行,饮水工程管网及其它设施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所需的维修改造资金较大。

3.3 运行管理跟不上建设步伐

管理缺失已成为农村供水工程不能良性运行的短板,特别是村级管理的单村工程,供水规模小,水费收入低,难以负担管理人员工资及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加之,农村饮水工程属于社会公益,建成后大多交由村集体管理使用,由于缺乏指导和宏观管理,未形成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导致部分农村集体饮水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或管理粗放。

3.4 监督检查不能常态化,导致工程建设标准降低

供水工程监管单位在工程建设阶段,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部分工程建设质量未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建成后大都移交村集体管理,不能及时对工程配备的水质检查设备、自动加药消毒设备、净化预处理等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导致出现部分水质检测不达到现象。

4 对策建议

4.1 集中力量提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根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4.2 强化水源保护,提高水质保障水平

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评价的“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质检测监测工作,不断提高水质保障水平。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

4.3 建立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

要把运行管理放在工程建设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健全运行管理相关制度,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关征地、交通、用电、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明确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管护主体,确保产权明晰。

4.4 加大水利改革力度

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发展。按照“建大、并中、减小,以大并小、联村并网”的原则,以村为单元,逐步整合单村供水,形成区域为主的集中供水工程,不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水标准化建设。

4.5 加大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做好前期工作,适当加大市、区两级的配套投入,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创新投融资机制,采用BOT、PPP等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长效机制。

4.6 切实提高群众对水是商品的认知程度

在建立和完善水费收缴制度基础上,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的方针,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提高农村群众节约用水和水是资源、水是商品、用水缴费的意识,改变部分村民长期以来用水不花钱、吃免费水的传统理念,提升群众对农村供水工程合理水价的接受程度。

4.7 制定合理的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收费标准

农村供水成本是指供水单位生产和经营商品水,并供给到用水户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农村自来水水价原则不超过城市自来水水价(多级提水或高扬程工程除外),最低水价不能低于成本水价,或协调电力部门适当调整农村供水电价,降低供水成本,或采取阶梯式水价,达到既可收回供水成本,又能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目的。

4.8 稳步实施集中供水工程专业化运营

农村饮水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对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交由农村供水管理站进行接管,积极探索专业化管理、商品化供水、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维护的专业化保障,以保障工程长效运行。

5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农村饮水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到2019年底,共建成28处设,确保农村饮水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到2019年底,共建成28处城市管网延伸工程,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农村集中供水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供水保证率达100%,水质达标率达96%。居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晋城市安全工程饮水
简易饮水鸟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晋城市:农民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晋城市举办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演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水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广西印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材管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