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共产党在政治革新中对执政地位的坚守

2021-01-27龙献君刘芝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革新党的领导越南

龙献君, 刘芝平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63)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越南开始革新开放。革新从经济领域发端,并逐步推向政治领域。在政治革新中,越南采取了富有特色的举措,如地方党的领导人直选、自荐参选、中央委员乃至总书记的差额选举、党内质询制等。但是,无论怎么革新,越共始终坚持执政地位不动摇。

一、不断凝聚党内共识

越南革新开放不久,苏联、东欧地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日益泛滥,并开始向越南蔓延,部分人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为此,在1989 年3 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越共中央提出了包括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在内的 “ 革新定向 ” 的 “ 六条原则 ” ,指出越南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领导,因此,既要聆听和接受关于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批评,又要对否定或弱化党领导的言论和行为进行批判[1]。越共的决议,对于由苏东地区向越南日益蔓延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有力的回击,有利于纠正党内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偏差、坚定越南人民对越共的信心。

此后的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变化。国际上,东欧国家陆续改旗易帜,无产阶级政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苏联也风雨飘摇、朝不保夕。在国内,越南一些人惶恐不安,对越共的长期执政地位表示质疑。鉴于此,在1991 年6 月召开的越南共产党七大上,越共中央进一步提出,在革新开放中必须坚持 “ 五项基本原则 ”[2]192,再次将 “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 ” 作为重要内容,强调只有坚持共产党领导,才能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年12 月,越共总书记杜梅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3]。只要对党的领导稍微放松一点,就会给敌对势力夺取政权以可乘之机,从而有可能丧失革命成果,甚至走上歧路。

苏联解体后,尽管越共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最强大国家的支持,但仍然坚持执政地位不动摇。越共八大进一步指出,不管是革新事业的成就还是不足,都与党的领导责任和活动息息相关,能否取得革新成就,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领导与活动。越共九大强调,革新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显露出的不足之处,与党的领导及党建工作的优劣相关[4]。越共十大强调革新领导方式以坚持党的领导。十届十中全会在确定革新的政治方向时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建成 “ 有效力、有效果、有管理能力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 ”[5]。越共 “ 十一大 ” 强调,越南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和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6]。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 (2011 年补充和发展) 指出越南共产党是领导国家和社会的执政党,并对党的领导方式再次明确[4]。大会指出,要 “ 继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 ” 。越共十二大决议强调,加强党的建设,以防止党员政治思想生活的蜕化、腐化,防止党发生自我 “ 演变 ”[7]。越共不断通过党代会作出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决议,显示了越共坚守执政地位的决心,充分凝聚了党内共识,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坚决反对多党制

任何国家的政治改革和民主进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越南也不例外。在越南, “ 自由记者俱乐部 ” “ 民主青年组合 ” “ 8406团体 ” “ 越南Boxit 运动 ” “ 越南民主党(21) ” 等组织及其他国内所谓的 “ 民主人士 ” 和国外越侨中的反对派组织以媒体宣传、发表宣言、组织活动等形式,传播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他们主张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进行自由选举、取消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越南的自由主义思潮给民众带来较大的冲击,部分党员干部乃至少数高层领导干部的思想也产生了动摇。有些人违反党的组织原则,对党内民主进行攻击。

对于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这股潮流,越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89 年3 月,越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时任总书记阮文灵旗帜鲜明地强调不搞多党制,要千方百计、不计代价防止出现与党抗衡、破坏党的领导或者使党的领导丧失作用的一切企图, “ 决不允许一些人利用国家实行民主和开放的机会来向党的领导发动进攻 ”[3]。1990 年3 月,阮文灵在越共六届八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虽然面临严峻考验,但越南绝不接受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他告诫全党,必须吸取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惨痛教训,政治革新要在时机成熟时才能进行,要循序渐进,否则就会带来政局的不稳定[8]。1991 年6 月,为吸取苏东剧变的教训,越共七大进一步强调要高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再次向世界表明了反对多党制和自由民主化的决心。阮文灵在总报告中对 “ 将一党执政与民主对立起来、多党制与民主统一起来的观点 ” 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强调党派的多少并不是民主的决定性因素。他否认只有实行多元政治和多党制才有民主的观点,认为民主与否,并不取决于一党或多党[9,10]。前西贡伪政权的发展史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时党派林立,政治集团众多,但民众并没有多少民主,一党制还是多党制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就越南而言,没有必要实行多党制。承认反对党,则无异于使国内及回国的反动派和复仇势力卷土重来合法化,越南人民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做。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民主,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不能只听其说什么,而必须看其做了什么,看其实在还是虚伪,是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还是少数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4]。

2010 年1 月,时任国会主席、现任总书记阮富仲接受印度《快报通讯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国际上部分媒体对越南一党执政非常关注,对能否保证民主表示质疑,希望越南实行多党制。实际上,关于一党制、多党制与民主的关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他看来,政党的多少与民主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政党越多就越民主,多党制不一定比两党制、一党制民主。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历史、社会条件不同,实施的政党制度也会不同。衡量一个国家政党制度优劣的标准,关键在于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促进人民幸福、是否保证社会稳定、是否推动国家发展。为进一步增强说服力,他还以国际社会典型的政治体制进行论证。一个国家不管设立国王、总理还是总统,或是不设总理,或是既设总统又设总理,都是这个国家的历史社会条件决定的,应该受到尊重。在经济体制与政党制度的关系上,他强调,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意味着推行多党制。就具备的客观条件而言,越南无需推行多党制[11]7-8。越南在思想舆论上回击西方民主化思潮的同时,还充分运用党纪利器,将中央文艺—文化部原部长陈度、教育部原副部长黄明政等开除党籍。

越共十一大召开前,越共中央就政治报告(草案) 征求意见时,一些境外势力不断向越南散布反动观点,混淆视听,企图让越共丧失民心。越南国内也出现了一些 “ 噪声 ” 和 “ 杂音 ” 。两者相互配合,高举 “ 民主 ” “ 人权 ” 大旗,抹黑越共,攻击越南现行政治制度正在 “ 倒塌 ” ,宣扬多元政治,声称只有越共背离信仰,改变名称,不与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结盟,越南才有真正的独立和自由[12]657。对于这些言行,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在十届十四中全会上明确表示绝不接受,并坚决批判。

越共领袖不断对一党制进行强调,坚决反对多党制,有力回击了各种错误观点和反动论调,凸显了坚守越共执政地位的意志。

三、牢牢确立法理执政地位

越南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上的领导地位是其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中自然形成的,是由其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统一和捍卫国家主权中的巨大贡献决定的。越南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主要扮演着革命党的角色,而在现代政治中,一个政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需要法理上的认可。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越共通过建立广泛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各派团体力量,最终领导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基于此,越南独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并未明确越南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中的领导地位,而是通过民主共和制将各党派都凝聚到政权中[6]。越南统一后,国内活跃的政党除共产党外还有数个党派,在没有实行多党制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政党地位是摆在越南统一后的重要问题。为此,越南在1980 年第六届国会通过的《1980 年宪法》中明确规定,越南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越共是国家和社会的唯一领导力量[13]73。这样,越南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在法理上得到了正式确立。

《1980 年宪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越共执政遭受严重挑战。在国内,经济状况令人担忧,越共威信下降。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风云变幻,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散,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于1991 年解体。在此情况下,是否继续坚持执政地位是越共面临的重大选择。在重大挑战面前,越共沉着应战;在重大选择面前,越共睿智抉择。1992 年,越南颁布新宪法,重申越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诚代表,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14]。这表明,越共在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和捍卫了其执政地位。

此后,越南革新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这一状况,需要对1992 年宪法进行补充、修改。基于此,越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然而,在修改宪法的大讨论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有的人提出 “ 修改国家名称 ” 的主张,有的人提出 “ 取消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 ,有的人趁机明目张胆地提出采用西方政体。对此,越共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并连续在十一届七中、八中全会上否决了相关提案。2013 年11 月28 日,越南国会以97.59%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1992 年宪法的修正草案(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宪法于2014 年1 月1 日正式生效[15]。新宪法将2011 年越共十一大补充修订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 的基本内容加以法理化、制度化[16],重申 “ 越南共产党是越南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队伍 ” ,再次强调了越共的执政党地位。这样,既打消了外界对越南有可能实行多党制和新政体的疑虑,消除了部分民众对越南 “ 和平演变 ” 的担忧,又使越南 “ 民主人士 ” 试图利用修宪之机进行 “ 城头变幻大王旗 ” 的幻想破灭。

四、稳健排除异己派系

为确保一党执政地位,越南不仅在法理上进行确立,而且还采取稳健措施排除异己派系。

一方面,取消其他党派。越南独立后,曾长期存在两个民主党派,即民主党和社会党。前者成立于1944 年6 月,代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成立于1946 年7 月,代表知识分子的利益。两者都在越南的民族解放和统一事业中做出过重要贡献。越南在统一后曾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直到1988 年10 月民主党和社会党停止活动。关于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越南国内看法不一致。2013 年10 月,在北京召开的以 “ 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思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为主题的第四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期间,越南原国家计划投资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刘碧湖在与中国学者交流时指出,这是由当时越共中央领导层的决定导致的;2017 年4 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以 “ 社会主义改革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 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来自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的专家则在与中国学者交流时强调,两个民主党派系自动解散,与越共压力无关[17]。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越南的两个民主党派是 “ 被解散 ” 的[18]172。总之,越共推行一党制,是在苏东国家政治动荡的情况下,为防止事态波及自身而做出的现实选择。

另一方面,越共对党内主张自由化和多党制的领导采取严厉的处理措施。1990 年8 月,越共六届八中全会采取果断措施,撤销同中央唱反调、鼓吹西方自由化、主张效法苏东 “ 改革 ” 的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陈春柏的一切职务,并同时处理了10 多名中央委员、22 名省部级干部和7 名将官。1999 年1 月,越共又将鼓吹为了民主甚至可以放弃社会主义的越共中央思想文化委员会主席和国会副主席陈度开除出党。同时,对鼓吹西方民主、支持多党制的党内其他高层进行挽救,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样,纯洁了党的队伍,提高了全党的政治识辨能力,强化了越共的话语权和执政地位。

五、持续强化执政的物质基础

冷战结束前后,由于苏东剧变,越南处境更加艰难,越共执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在此情况下,越南加大革新开放力度,推行全方位开放战略,推动了经济发展,提高了越共威信。全方位开放战略的实施,不仅为越南的发展带来了资金,缓解了革新开放资金匮乏的局面,而且通过外国投资者在越南的投资设厂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了产业结构。所有这些,加上其他政策的推动,使得冷战后越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详情见表1。

具体来说,冷战结束以来,越南对外贸易除2009 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都是增长,而且有21年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增长率超过20%的年份多达12 年,其中增长率超过30%的有4 年,特别是1994 年的增长率高达51.6%。这样,越南对外贸易额从1991 年的44.25 亿美元增加到2018 年的4 822.3亿美元,增长了约108 倍。

国内生产总值(GDP) 方面:这段时期,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7%。在1991-1995年的 “ 五五计划 ” 期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8.2%。此后受1997 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南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在1996-2000 年的整个 “ 六五计划 ” 期间仍然取得了年均增长6.7%的骄人成绩。进入21 世纪以来,越南的两个五年计划都进展顺利,2001-2010 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2%,其中2001-2005 年经济年均增长7.5%。2011-2018 年年均增长率超过6%。这样,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91 年的76.42 亿美元增长到2018 年的2412.72 亿美元,增长了约30.6 倍。

人均GDP 方面:1991-2018 年期间有14 年的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在这14 年中,又有5 年的人均GDP 增长率超过了20%,增长率最高的1993 年甚至高达31.3%。在人均GDP 具体数值上,越南从1991 年的114 美元增加到2018 年的2 551 美元,增长了约21.4 倍。

不仅如此,冷战后越南经济还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告别了冷战时期每年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几百的恶性通货膨胀状态。同时,由于经济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越南抗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外汇储备从1995 年微不足道的13.2 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495 亿美元,增长了36.5 倍。

表1 1991-2018 年越南经济发展状况

长期的快速发展使越南成为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所有这些大大提高了越共在全国的威信,巩固了其执政地位。

猜你喜欢

革新党的领导越南
六朝青瓷工艺的革新与影响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越南百里“银滩”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