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家坤教授治疗虚劳用药规律研究

2021-01-27韩世伟林家坤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林家党参白术

赵 义 韩世伟 林家坤

1.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急诊科,江西萍乡 337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3.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江西萍乡 337000

虚劳,首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现代又称之为“虚损”,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1]。该病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大肉尽脱,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典型症状[2],是临床较常见的内科病症,对应现代医学的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和功能性衰退型疾病。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虚劳患者将大量增加,对于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名老中医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3-5]。

林家坤教授,江西省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主任医师,第五批、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擅长经方治疗内科疾病,精研《伤寒论》总结出“张仲景治阳三十六法”,提出了主阳思想,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本研究收集整理林家坤教授治疗虚劳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细致分析相关处方中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医师指明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林家坤教授2019年1~11月于林家坤工作室门诊诊治的76例虚劳患者,中医诊断明确,治疗过程记录完整。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以《中医内科学(第十版)》[2]为参考纳入病例,具体纳入标准如下:①临床特征为形寒肢冷,面色白,神疲消瘦,少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腰软膝冷,精神萎靡,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夜尿频繁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四肢臌胀,男性阳痿遗精,女性不孕,白带如水,质清稀量多,舌质淡胖伴或不伴舌边有齿痕,脉沉或迟或细或弱;②有长期慢性病史,或存在引起虚劳的其他致病因素,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6]。

排除标准:①过于危重的患者;②不耐受中药治疗或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者。

1.3 数据的规范与录入核对

录入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7]为标准,对处方中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操作处理,譬如“仙灵脾”为淫羊藿的根,但实际各医院使用均为淫羊藿的叶,故统一录入为“淫羊藿”,“乌爵”为“小叶野鸡尾”,“玄胡”录为“延胡索”,“夜交藤”录入为“首乌藤”,“枣皮”录入为“山茱萸”等。录入全程两人操作,一人录入另一人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1.4 数据分析

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

1.4.1 统计报表分析 使用统计报表模块系统中的方剂统计功能,对处方的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四气、五味、药物归经具体数据。

1.4.2 用药分析 应用数据分析系统中的方剂分析功能,分析药物频次,将处方中的药物按照出现频次的多少排序。

1.4.3 组方配伍分析 在数据分析系统中选择“规则分析”以分析药物组合规律,选择新方分析进行聚类分析,并应用熵聚类算法推算新处方[8]。

2 结果

2.1 高频药物

经核对统计,共收录了91首虚劳处方,涉及中药136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味药分别为炙甘草(74次)、白术(74次)、黄芪(66次)、党参(64次)、当归(60次)。频次在5次及以上的中药共有54味(表1)。

表1 虚劳方剂中频次5次及以上的中药列表

2.2 药物性味归经

2.2.1 四气统计 91首方剂中共有136味中药,其中温性中药使用537次,占45.1%;寒性中药使用284次,占23.9%;平性中药使用241次,占20.3%;凉性中药使用85次,占7.1%;热性中药使用43次,占3.6%(图1)。

图1 中药药性比例图

2.2.2 五味统计 中药的药味甘味药使用791次,占40.3%;辛味药使用568次,占28.9%;苦味药使用444次,占22.6%;酸味药使用127次,占6.5%;涩味药使用23次,占1.2%;咸味药使用12次,占0.6%(图2)。

图2 中药药味比例图

2.2.3 归经统计 所使用中药的药物归经以足太阴脾经(706次)、足厥阴肝经(497次)、手太阴肺经(428次)、足阳明胃经(390次)、足少阴肾经(335次)、手少阴心经(306次)为主(图3)。

图3 中药归经数据分析图

2.3 中药组合

运用数据分析系统的组方规律模块,支持度个数设为55,得到出现频率最高的10 组药物,以“黄芪-白术”“炙甘草-黄芪”“党参-黄芪”“炙甘草-白术”等为主(表2)。

表2 支持度55 以上的药物组合情况

2.4 规则分析

将规则分析置信度设置为0.9,经过系统规则分析得到16条规则,其中比较重要的规则有“炙甘草,党参→黄芪”“炙甘草,黄芪→白术”“炙甘草,党参→白术”“黄芪→白术”(表3)。

表3 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0.9)

2.5 演算核心组合及新处方

选用新方分析模块,将相关度设置为10,惩罚度设为4,进行聚类分析后,再提取组合,演化出3~4味核心组合的中药,共计20个(表4),并得出10首新处方(表5)。

表4 聚类分析核心组合

表5 熵层次聚类的治疗虚劳新方组合

3 讨论

《素问·宣明五气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9]”其明确地指出了虚与劳是过用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更是直接指出了虚劳的病因病机就是五劳七伤[10-12]。林家坤教授治疗虚劳时将虚劳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脏腑亏虚,将“精气夺则虚”视为虚劳的总纲,“虚则补之”视为虚劳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常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林家坤教授2019年1~11月治疗虚劳方剂9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关联规则分析、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13-15],经系统数据分析,挖掘了林家坤教授治疗虚劳的常用处方及用药规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林家坤教授治疗虚劳的常用药物有炙甘草(74次)、白术(74次)、黄芪(66次)、党参(64次)、当归(60次)、陈皮(56次)、葛根(55次)、柴胡(54次)、茯苓(49次)、升麻(47次)等,四气五味规律以温(537次)、寒(284次)、平(241次)、甘(791次)、辛(568次)、苦(444次)为主,其中甘温为主,符合《黄帝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理论基础[16],更符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用药习惯。《中药学》中温性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等功效[17],甘味药物“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18]。张建荣[19]《金匮证治精要》指出:“甘温药物具有甘温润养,温和而不呆滞之药性,既非大辛大热又非甘润滋腻之品。用甘温药物以扶脾阳,酸甘以滋胃阴,以达到调理脾胃、阴阳的目的。”

经统计分析,林家坤教授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黄芪-白术”“炙甘草-黄芪”“党参-黄芪”“炙甘草-白术”“党参-白术”“白术-当归”“炙甘草-党参”“炙甘草-黄芪-白术”“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党参-黄芪”等,这些核心组合基本都为补气健脾、扶阳益阴类药物,可以看出林家坤教授治疗虚劳的核心思路。

经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数据分析后,得到治疗虚劳的10首新处方,其组成不同于所收集的91首处方,但也暗合林家坤教授的重视中焦脾胃及善用甘温扶阳药物的特色。如新方1“炙甘草-白术-黄芪-黄芩-厚朴-大腹皮”,方中炙甘草、白术、黄芪性甘温,能补气健脾升阳;厚朴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善治中焦湿滞、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大腹皮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之功,主治湿阻气滞,脘腹胀闷等;黄芩性寒,味苦,气平,归肺、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此处用之既可防温补太过,又可清中焦湿热。新方2“白术-党参-当归-升麻-黄芪-大腹皮”为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而来,全方中药物药性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虚劳之脾虚气陷证。10个新方药味简单明了,以甘温扶阳为主,配合少量下气宽中之品,与黄元御之“中气升降”理论[20]不谋而合,使中气升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中气轮转,清浊复位,从而阳化有源,阴生有本,气血充足,精神交泰[21-22],用于临床,或可有效。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出林家坤教授治疗虚劳重视脾胃及侧重甘温药物的规律,其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猜你喜欢

林家党参白术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3 种党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探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
林家琪、李鸿禹作品
党参质松不甜该怎么办
林家立设计作品
枳术党参颗粒肠推进和镇吐作用的实验研究
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