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管理
2021-01-27安海兰赖玉成赖春江王敏周淑华
安海兰 赖玉成 赖春江 王敏 周淑华
1.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2.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维纳河林场 3.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林木种苗站 4.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林草和水利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是科学防灾、控灾和减灾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有林地面积的增多,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也日益增多。为完成“全面监测、及时预警、准确预报”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全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特制订鄂温克旗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方案。逐级落实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任务,建立较完备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预警体系,维护生态安全,使全旗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尽快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的道路。
一、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基本情况
近5年来,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共有9 种,分别为梨叶斑蛾、模毒蛾、榆紫叶甲、稠李巢蛾、樟子松球果象甲、落叶松毛虫、春尺蠖、松针红斑病和杨树烂皮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共74015 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46470 亩,中度发生面积15088亩,重度发生面积4188亩,成灾面积8269亩。
二、监测预报网络建设、测报点建设及人员落实情况
1.监测预报网络建设情况
为完善鄂温克族自治旗森林监测预警机制,科学布局森林监测站(点),形成覆盖城乡的森林监测预警网络体系,防止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根据《关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工作的通知》(鄂林草发〔2020〕74 号)要求,鄂温克族自治旗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以下简称“旗森防站”)在旗属各相关乡镇(苏木)、各林场落实了林业有害生物兼职测报员,负责对本辖区的森林和林业生态建设成果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疫情和灾害调查(必须形成2人以上的调查小组进行林业调查),监测责任区覆盖旗属林业施业区应施监测区。要求各相关乡镇(苏木)、各林场于每月15日之前向旗森防站上报调查结果。
2.测报点建设及人员落实情况
旗森防站现有职工4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 人、工程师2 人。鄂温克族自治旗林业和草原局下属5个林业施业区的基层林场,有兼职测报员30 人、监测员(护林员)110 人,设置监测站29 个,应施监测面积278.7 万亩。其中莫和尔图林场有监测员7人,设置监测点2 个,应施监测面积32.8 万亩;锡尼河林场监测员35 人,设置监测点8 个,应施监测面积83.5 万亩;维纳河林场监测员46 人,设置监测点15 个,应施监测面积93.7 万亩;中心苗圃监测员12 人,设置监测点3 个,应施监测面积2.0 万亩;巴音代护林站有监测员10 人,设置监测点2 个,应施监测面积6.0 万亩;此外,各乡镇(苏木)林业工作站均配有培训合格的兼职测报员,共18 人,应施监测面积21.4 万亩。
三、监测范围及主要监测对象
1.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包括鄂温克族自治旗各林场、乡镇(苏木)所有林业有害生物寄主分布的地段、场所等,监测面积为278.7 万亩。其中天然林主要类型有山杨、白桦次生林,低山丘陵樟子松林,水系柳属林,山丁子、稠李灌木林,山刺玫灌木林。人工林主要类型有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云杉人工林、榆树人工林、沙棘人工林。
2.监测对象
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梨叶斑蛾、模毒蛾、落叶松毛虫、春尺蠖、榆紫叶甲、稠李巢蛾、樟子松球果象甲、樟子松大小灰天牛、云杉大墨天牛、云杉小墨天牛、松针红斑病、杨树烂皮病等。
四、监测内容
1.发生情况监测
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期、发生量、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监测。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调查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后,对防治效果进行详细的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填入防治效果调查表中,旗森防站统一汇总后报上一级森防部门。
3.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核实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 1681-2006)》,确定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及成灾情况,危害程度在重度以上的视为成灾,计入成灾面积。
4.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报告
将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危害程度、等级、采取的措施和后续进展情况及时汇总并报上一级森防部门。
五、监测预报流程
1.确定应施监测种类及监测面积
根据各林场、乡镇(苏木)各辖区上一年度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越冬基数调查情况,制定本年度应施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监测面积,同时上报给上一级森防站核实、备案,经上一级森防站确认后,分解下达到各林场、乡镇(苏木)开展监测对象的测报工作。
2.对监测区域作线路踏查
在应施监测种类及监测面积确定后,旗森防站要根据辖区内各主要病虫害的寄主分布情况、发生特点及林分地理环境等,选择代表性地段设定为某一病虫害的监测调查线路,并存档、报上一级森防部门。线路踏查按照全市统一规定的病虫害监测调查时间,专、兼职测报员对本辖区的森林病虫害在确定的监测线路内进行线路踏查,将踏查情况详细记入线路踏查表。
3.标准地调查
在线路踏查时,对发生程度达到轻度以上的林分要设立标准地,标准地内的林木要不少于100 株。在标准地内采取“Z”字形、平行线或机械抽样法抽取不少于20 株的标准株进行危害程度调查,确定标准地内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根据统一的发生面积统计标准,统计不同危害程度的发生面积。
4.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汇总
收集测报资料,建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档案和数据库,统计各林场、乡镇(苏木)上报的测报资料并汇总,报上级森防部门。
5.发布预报
(1)发生趋势预测
包括当地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的发生量、发生范围、发生期和危害程度。目前普遍采用经验预测法预测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的发生量。
(2)发布预(通)报
各林场、乡镇(苏木)兼职测报员及时把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及防治建议向旗森防站汇报。旗森防站也会及时向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报告。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
为保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正常组织实施,由旗森防站统一指导,监测预报资金实行林业局机关统一管理,专款专用。通过层层落实,签订责任状,保障监测预警体系的贯彻实施。
2.经费来源
为保证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测报经费按时落实到位。筹措渠道一是国家、自治区拨款,二是市、旗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分别争取本级财政支持,三是公益林补偿资金中列支一部分,并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制度。
3.设施装备
利用解剖镜、数码相机、GPS、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捕器、养虫笼、计算机、传真机、防治信息系统软件等现有仪器设备及软件进行监测预报。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之机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批复,再逐步配置一些先进的监测仪器和交通工具,从而实现林业有害生物远程诊断和计算机网络报表传输信息化。
4.技术手段及方法
加快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早期监测和现代化技术监测。以地面监测为主,采用小班踏查和利用引诱剂、诱捕器、杀虫灯实施早期监测;每年按设计路线对全旗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踏查,发现疫情,查明发生地点、危害树种、发生面积,并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疫情动态。监测员对监测区域每月要定期进行4 次巡查踏查,确定是否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在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的林区,监测员在固定监测点,设立临时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
5.人员管理及培训
旗森防站为做好全旗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加大培训力度,要求各监测站点保证测报、监测人员的稳定性,尽量不随意更换测报员和监测员。上岗的兼职测报员都是各监测站相对年轻、学历较高的护林员,并做好人员登记管理工作。每年组织监测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总结交流经验,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监测、测报人员的业务水平,使监测预报工作更及时准确。
6.责任追究
各林场、乡镇(苏木)监测员要增强责任心,认真完成监测任务,继续做好责任状签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如无故不按时上报,造成疫情传播蔓延的追究责任。
七、存在问题
1.测报工作基础薄弱,监测经费短缺,测报调查技术落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建设不完善。
2.森林生物种群的发生、发展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需要上级有关部门组织林业有害生物方面的权威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协同攻关。
3.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测报员一般都是乡镇(苏木)及各林场的护林员,一人多职,工作压力大,希望能够给予基层测报员相应的工资补助,鼓励他们更好地开展测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