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应对

2021-01-27倪倩琳河北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危机应急政府

倪倩琳 河北大学

一、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的特点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制度、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我国制度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同时,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相比以往来说,新时代面临的危机与风险更为复杂,人们面临的自然灾害危机(如地震、洪水、干旱、暴雪、泥石流、山体滑坡、台风等)随着全球生态环境被破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社会风险随着信息时代更趋繁杂,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叠加后,让公共危机更加难以应对。

二、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指的是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一起完成的工作。按照公共管理制度和理念的要求,通过监测、预防预警、应急评估、善后恢复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公共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其包含信息收集、数据处理、问题分析、措施制定、协调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过程。根据罗伯特.希斯提出的4R危机管理理论,应付公共危机最重要的4个方面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做好预防。缩减是指极力缩小公共危机带来的攻击力与影响范围,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预备是指做好对危机情况的准备,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演练的开展、应急指挥组织的设立等多个方面;反应是指快速处理已反生的危机,包括进行影响分析、制定处理计划、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和审计;恢复是指危机事件过后釆取减少损失的措施和对事件处理过程中能够汲取的经验教训。目前,全球范围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手段基本上是由此理论衍生而来的。做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能够减少因为各种风险和危机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生命财产威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三、当前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预警意识有待提高。当前,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在危机预警方面做到不够,对于公共危机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在危机预防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危机预防意识,在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方面做得不到位。同时,新时代政府部门缺乏危机敏感性,没有充分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监测工具进行信息采集、监视和分析,及时发现危机风险点并加以排除。

(二)公共危机管理信息不够透明。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信息传递与公开不够及时、信息载体出现状况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信息接收方晚于正常时间接收到信息,从而产生信息滞后现象。部分政府部门没有第一时间将事实真相向公众告知,甚至采取隐瞒和掩盖事实真相的办法,导致各种小道消息和传闻充斥信息传播渠道,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使得公众对于公共危机事件本身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存在过多疑问。政府对于舆论变化关注不足,没有认识到舆论的影响力,对舆论的控制不足,从而引发不实信息的大规模传播。

(三)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当前公共危机管理采取的是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分级管理和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垂直层面是由中央统一指挥,地方政府配合;水平层面是按照危机发生的类型和轻重进行管理,明确主体责任。表面上看能够纵横结合、全面覆盖,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往往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出现协作方面的问题,导致危机应对时间过长。而在公共危机产生后,由于政府没有设定专门的舆情监控处理部门,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关,导致补救措施不佳,引发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不满[2]。

四、政府应对公共危机问题的措施

(一)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为原则,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党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能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提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人民团结一致战胜危机。

(二)牢固树立公共危机预警意识。政府要加强公共危机预防教育,将应对公共危机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对相关部门公务员对于公共危机发现能力的培训。设立信息时代危机预警控制中心,制定公共危机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政府部门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快的优势,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三)坚持危机信息及时公开。政府作为公共权威部门,要及时向公众公开危机事件的有关信息,通过电视、报纸、书刊、网络媒体、公众号等多种载体和渠道,全方位地对危机事件进行报道,特别要加强网络互动和监控,减少公众对于危机事件的猜疑,了解事件的真相并采取积极有效方法进行配合[3]。

(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在建立传统应急指挥中心的基层上,设立网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系统,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不断整合政府日常工作职能与应急职能,力争危机管理工作常态化。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引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与矛盾,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加剧了公共危机的覆盖深度与广度,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几率大幅增加。我们需要探索应对公共危机的新模式,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

猜你喜欢

危机应急政府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危机”中的自信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