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与金融风险探讨

2021-01-27辛福臣山东省昌乐县重大项目服务中心

消费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杠杆服务业

辛福臣 山东省昌乐县重大项目服务中心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增长轨迹与动能转换

(一) 内外经济的非均衡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出口贸易比较发达,我国企业的发展融入全球化浪潮,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制造业产能大多被外国市场吸收,导致外国例如美国等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增长,我国贸易顺差形势之下储存了大批外汇储备,这种形式是全球经济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形势之下产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表明我国经济要获得进一步增长,就必须依靠内需的增长来拉动,转换需求增长动力,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二)房地产泡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增长迅速解决了我国居民的居住问题,但是却引发了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导致我国金融体系开始出现不稳定情况,房地产泡沫化发展必然影响我国经济。

(三)土地拍卖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之下,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拍卖,俗称政府的土地财政,该财政收入解决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但是部分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甚至成为了房地产泡沫的背后推动力。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过度结合,也严重影响了地方其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四)工业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曾经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引之下,我国制造业重化工业飞速发展,然而第三产业严重滞后,服务业长期被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垄断,服务业整体效率较低。

(五)市场发育滞后

我国经济结构扭曲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要素市场的发育滞后问题,尤其是金融市场。与产品市场相比,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要素的配置效率较差。

(六)忽视环境问题

我国曾经经济增长过于追求高速度,忽略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忽略了环境问题,导致如今我国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第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进城市民化的脚步受到了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人口不能大规模进行转移,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的发展,限制了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增长。

二、2008年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与金融风险积聚

2008年全球经济结构扭曲,制造业投资下降,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记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在资产负债中发展,在此过程中,泡沫化的房地产行业反而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在房地产的基础之上,凭借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地方财政的土地财政获得了迅速发展,以逃避金融监管,提高杠杆率的特点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阻力。2008年的金融风险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当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地方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的软预算束缚,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化,国家隐性担保之下的刚性兑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债券投资金融市场价格紊乱,投机部门对各种价格信号的感受度较差。因此单纯依靠利率市场化改革,无法进一步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率。与此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缺乏直接投资,尤其是各种股权类融资体制机制发展相对滞后,我国投资市场所关注的较多是短期操纵性投资,而非长期回报性投资,该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当前我国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回报率较高,因此许多金融家将资金投入到虚拟经济当中,导致泡沫经济持续发展,甚至一部分企业家将原本可用于实体行业的资金也投入到虚拟经济当中,以获得短期利润,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一连串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金融大厦将倾未倾,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引发我国金融系统性崩盘。

三、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中化解金融风险

(一)发展服务业

要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就必须积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降低杠杆率,寻找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新动能。2012年以后曾经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动能,包括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都逐渐没落,与此同时,创新驱动的新行业,新产品和新业态不断出现,新经济在我国未来经济进一步发展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光伏电池和光电子器件的产量同比增长了55.1%,18.8%和51.6%,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由制造业转向为服务业,由投资驱动转化为消费驱动。2016年GDP当中服务业的占比已经达到58.4%,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4.6%。除此之外,在旧有经济模式之下,我国服务业发展受限,各项公共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并且严重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相脱离。探求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事业单位在服务业发展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无法满足民营企业进入服务行业的需求,导致服务业长期处于国有单位的垄断之下,供给规模和效率无法满足人民需求,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就必须打破服务业垄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大批民营经济进入服务业当中。

(二)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劳动力转移

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包括农民的市民化,即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市转移。大批农民人口转移到城市之后,将引发各类生产要素,包括管理,品牌,知识,资本等进入城市转型升级的行列当中,由此观之,我国农业经济将迎来迅速发展。有机农产品的价格远高于同类普通农产品,因此未来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势必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我国农业改革可以从此入手,推动市场转型升级。除此之外,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将带动城市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未来15年间,城乡居民均等化公共产品服务将促进社会流动性的提高,与此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可能成为GDP增长的重要带动者。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就必须在当前农业经济范围内重组土地产权,重构农业生产组织,让经济发展红利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制造业全球布局

我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布局也可以进一步不提高投资回报率,实现去杠杆效应,当前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步降低,依靠廉价劳动力所进行的加工组装生产已经不适合我国未来发展战略,因此我国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构建全球产业链布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契机,所有企业应该把握好该时机,通过海外投资将供应链的低端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在国内进行中高端产业生产。企业海外布局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该建设将促进我国动能将过剩产业转移,促进其他行业去杠杆建设。

(四) 有效“去杠杆”

我国要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化解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就必须直面去杠杆问题。杠杆率是指企业或国家负债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或是国家总负债占GDP的比重。如果要解决企业或国家负债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就必须维护资产的价值,通过各种金融措施挤掉生产领域中的资产泡沫现象,然而在挤掉泡沫的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过快进行金融改革可能引起资产大规模缩水,引发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就国家总资产占GDP的比重来看,要降低杠杆率就必须控制国家当前负债总额,防止其继续上升,并且采用一定财政手段降低负债水平。去杠杆手段,要包括微观和宏观两种微观手段可以作用于企业,包括企业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银行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的宏观手段,主要依靠与国家的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我国经济结构,其中包含提高资产报酬,轻微进行通货膨胀等。

结束语:自2008年经济大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当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动能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已不适应我国经济长期发展需求,杠杆率过高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入效应,但最终必然产生挤出效应,导致我国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必须直面现在存在的问题,发展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我国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总体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杠杆服务业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杠杆应用 随处可见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