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如何防止下属员工推责的思考
2021-01-27蒋丰伟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蒋丰伟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求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可见中央对领导者责任担当意识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部。而我们研究认为,这个“担当”是从领导者本身,以及其下属层层具备的“责任意识”,不仅是领导者对上级的“担当”,更是下属对领导者层层责任的承诺。人的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由于个性特征、知识能力、做事风格和经验阅历等因素的差异,下属员工普遍缺乏独立承担和完成工作责任的担当意识,缺乏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勇气,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想方设法将责任转嫁给领导者,领导者如果缺乏全局意识和领导高度,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原本是下属的责任转嫁,却还以为自己在下属面前展示了个人能力,忘记了作为领导者的本身职责应该是推动下属勇于担当,提升个人能力,独立攻坚克难的管理本质。因此,领导者要注重培养下属员工主动担责的意识,防范下属员工在工作中推卸责任,运用管理手段化解下属的各种有意无意地推责方式,提升下属的履职能力。这才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作为,所以我们分析与探索几种常见下属推责手段的处置,以供领导者借鉴。
一、对于下属以提问形式来请教工作的情况处理
作为领导者,少不了有下属请教工作,我们经常受到下属的“请教”,往往表现出这样的方式,“领导,我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请问该怎么办?”“领导,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听多了这样的“请教”后,我们经常会发现,听过下属对工作的报告后事情却没有得到解决,前几天交代给他的工作好像被分解后又交了回来,原本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也因为下属的“请教”而耽误了,工作效率也大大下降。“这是怎么了?”领导者会要经常反思自身的工作。
仔细分析下属提出的问题,领导者不妨先问一下自己“下属为什么提这个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与考量呢?遇到事情就下意识地寻求帮助,习惯于遇事找领导,更是一种不愿意承担工作责任的心态。每个员工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完成这项任务也是下属员工应尽的责任,这样的请教完全是逃避了个人责任,而将责任转交上级处理。领导者布置工作,每个下属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与责任,如果遇到问题,都交还给领导者来考虑与解决,领导者的精力与时间是不够的,领导者被困在本应由下属来完成的工作中,其领导力也是大打折扣的。
领导者在下属提问的时候一定不能直接给员工解决方案,虽然领导者对下属的提问一般都能给出方案,但是一旦这样做了,下属员工就将责任推卸到了领导者身上,最后无论什么原因造成员工没有取得成果,都会说是按“您”的指示办的,结果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责任在“领导”身上与他无关了。所以,领导者在处理下属“请教”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下属员工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一定要让下属自己去做决定。一旦他做出决定,就要为此负责任,不做决定的“请教”就是在推责。
第二,员工的“请教”只能是“选择题”,让员工自己想办法,引导员工提出解决方案,训练员工独立完成任务、担当责任的勇气。
第三,对员工的“请教”,领导者只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并为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过这些举措,切断下属员工的依赖性,摆脱了推责的习惯,训练其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下属的主动作为的积极性,让下属在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功成名就。
二、以突发事件的形式隐藏责任
做为领导者,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最容易成为下属推责的有力依据。“不好啦!领导,我们有问题了,电脑坏了!”当你看到下属站在你面前大声抱怨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一场责任转嫁的大戏正在你身上上演。当你还在想电脑坏了去修就是了的时候,下属却告诉你,“所有的重要资料和数据都在电脑里,这些材料我们明天就要报到上级主管单位去。”当你火冒三丈,却不得不强压怒火,考虑怎么解决向上级汇报时,下属却一脸的无辜、爱莫能助的样子。
此时,领导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下属这是在混淆视听,隐藏自身的责任,他不愿自己承担事件的责任,领导者必须明确员工应承担的责任,促其主动应对。就这个事件而言,数据上报当然是由这个下属来承担的责任,出了问题,他就迫切希望把责任稀释,找客观理由来隐藏本应承担的责任。
甚至是有些下属遇到这样的情况还非常理直气壮,觉得事情与己无关,“谁能知道电脑怎么就突然坏了?”可领导者这时不能糊涂,既然负责上报资料和数据是这个下属的工作与职责,那么数据上报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就都是由他来解决。数据上报是其责任,这么重要的数据为什么不备份,电脑坏了数据还是要上报,其上报资料数据的责任不可推卸,“明确认定其责任”,他就不能摆出一副事不关己、悠悠然漫不经心的样子了吧。他必定会绞尽脑汁,施展“洪荒之力”全力以赴的去补救。
三、为工作结果不佳找借口
领导者都知道,团队管理中有顺境与逆境,而考验团队能力水平的是下属员工在解决困难、对抗风险时的表现。在事业发展的顺境中,各种资源丰富,员工甚至不需要花费什么精力,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这属于机会性成长,工作容易展开,任何员工都能做好。而我们看待团队工作能力,是看员工在面对危机、面对困难考验中的表现。这个时候,下属员工往往会想方设法从外界找“原因”了,堆砌一批所谓“客观理由”,比如“上级文件限制”啦,“工作条件不足”啦,“社会关系不深”啦……来作为工作效果不佳的借口。
俗语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领导者带领团队不能只生活在顺境当中,员工们仿佛觉得这时做出的成绩都是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难环境中,工作成效差,就跟自己无关了,是由于“外界客观环境因素”造成的。作为领导者要明白,真正的能力要经历住考验,尤其是在困难面前,取得成绩则尤为珍贵。我们应当教会下属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把问题推出去,而是应当想明白自己该怎么改善与解决,不是想着向领导要求各种资源与条件,如果这些条件都能够配齐,谁都可以完成和解决,而是要在现有条件下去创造,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四、恭维领导输出责任
最常见的是说“领导!材料数据写好了,您来把把关!”“这件事,只有您有面子,您出马才行……听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或许你会被下属对你的崇拜感到高兴,但是从此以后,下属会事事向你请示,推你去做。原本核对数据、完成工作的责任被下属推卸到你的身上,你渐渐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不断怀疑自己的管理出了什么问题,而下属还觉得数据材料工作都是他做的,你出马完成的工作成绩应该是他的业绩,而一旦数据出错或者工作失败,则责任“全在你”。
由于材料由你“把了关”,工作有你“出了马”,员工很容易把本属于他的责任转移到领导者身上,于是下属写材料就会粗心一些,工作努力程度就会降低一些,因为领导者会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员工就会“依赖”领导者。仔细想一下,下属在享受了单位提供的工资、奖金、福利和待遇时,却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下属没有长进,团队无法成长。
因此,我们考虑改变一下管理方式,比如我们说“把把关可以,你自己检查核对过了没有,如果有一个错误就要交十块钱水果钱好吗?”想信下属就不敢轻易把未核对过的“粗稿”交给你来看了吧!“这件事呢,我出面可以,如果你认为有困难,那就让某某来办吧!”试想一下别的同事能办好的工作,他却办不好,以后怎么在单位立足呀!下属必定会竭尽全力办妥事项的,果断打断员工推卸责任的想法。作为领导者,就是要不断培养下属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有能力的员工,让员工不依赖领导者来完成工作。
为此,我们总结,梳理一些下属推脱职责的方式方法,分析内部逻辑关系,为领导者提供恰当有效的解决思路,对提升领导者的管理水平,落实下属责任,确保员工各司其职,改进工作效率将是有推动作用的。下属员工应该明白,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负担起个人的职责,不要麻烦别人来完成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在一个组织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做好哪些工作,不要试图把自己的责任托付给别人来完成。作为上司,一定要明确让下属知道他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承担哪些责任,更要训练下属完成自己的工作,勇于承担好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