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羊梭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2021-01-27李一鸣宋宇轩高铭泽姜艳芬
李一鸣,宋宇轩,高铭泽,3,姜艳芬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马合镇畜牧兽医工作站,陕西榆林 719000)
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 and goats)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细菌所致疾病的总称,包括由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引起的黄羔病(A型)、羔羊痢疾(B型)、羊猝狙(C型)、羊肠毒血症(D型)和由腐败梭菌(Clostridiumsepticum)引起的羊快疫及B型诺维梭菌(Clostridiumnovyitype B)引起的羊黑疫等疾病[1-2]。该类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共同特点是发病过程迅速,不见明显症状即死亡[3],只有极少数病程较长的羊只可以观察到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也极其相似,不进行尸体剖检很难区分,而且无特效治疗药物,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羊梭菌病一直以来是困扰和阻碍养羊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一时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不仅是局部经济利益的损失,甚至还会危及人类健康。
目前,养羊业已经成为陕西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集中分布在榆林和延安两市(地区)的陕北养羊业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由于羊只的饲养方式从放牧转为舍饲,饲养成本较之前有所升高,饲养管理技术难度增加,很多养羊户仍沿用传统补饲的方法,不注意合理搭配,饲料营养不均衡,羊实际摄取的营养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造成羊只罹患疾病。目前,陕西省缺乏系统的关于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对陕北、关中、陕南等地区进行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系统地掌握其流行病学资料,更好地防控羊梭菌性疾病,有效降低该类疫病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羊梭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陕西省历年有关羊梭菌病的发病情况及全国各地羊梭菌病的发病情况和特点,再结合羊梭菌病不同病原所能导致的不同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制定陕西省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按照设计的调查方案,选择陕北、陕南、关中地区部分中、大型羊场和个体养殖户(舍饲为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羊梭菌病的资料。
于2018年1-5月调查不同年龄段的羊只在2013-2017年羊梭菌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发病时间、病羊类型、流行区域等。分别调查榆林市2015-2017年共3 214.11万只羊;汉中市10个羊场2013-2017年共7 888只羊;关中地区调查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8个羊场2013-2017年共32 412只羊。
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SPSS 22.0数据处理软件,采用多因素卡方检验对各地区2013-2017年的发病率、病死率进行纵向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横向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是否注射疫苗与发病率、死亡率的关系进行比较。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北地区
陕北地区主要调查榆林市的羊梭菌病流行情况,该地区注射的疫苗主要为三联四防疫苗,饲料主要为全混合日粮(TMR)、草料。发病时间集中在3-5月。2015-2017年共调查32 141 100只羊,发病率为0.000 17%~0.011 98%,病死率为8.50%~100%。每年的发病率差异极显著,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病死率差异显著,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下降可能与疫苗免疫有关(表1)。
表1 陕北地区羊梭菌病调查结果
2.2 陕南地区
陕南地区主要调查汉中市10个羊场的羊梭菌病流行情况。与陕北地区相比,陕南地区养羊量较少,收集的数据较少,可能导致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发生羊梭菌病的羊只主要为羔羊,饲养方式为放牧,部分为舍饲和放牧混合饲养。注射的疫苗主要为口蹄疫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以及三联四防弱毒苗。饲料主要为TMR日粮和自配全价料(青草加玉米)。
结果显示发病时间集中在早春和冬季。2013-2017年共调查7 888只羊,发病率为 1.858%~2.480%,病死率为12.000%~ 27.586%。经疫苗免疫的羊只均没有发病,而未免疫的羊只发病率较高。每年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呈下降趋势;病死率差异不显著,呈上升趋势,表明陕南地区的羊梭菌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各年份间均没有较大变化(表2)。
表2 陕南地区羊梭菌病调查结果
2.3 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主要调查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8个羊场的羊梭菌病流行情况。发生羊梭菌病的羊只大部分为35日龄羔羊,部分为育成羊。饲养方式为圈养及混合饲养。主要注射三联四防疫苗。喂食的饲料主要为TMR日粮和自配全价料。
结果显示发病时间主要为3-5月,部分在秋季。2013-2017年共调查32 412只羊,发病率为6.118%~21.149%,病死率为18.988%~ 46.222%。2013年与2014年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其他年份之间差异显著。2013年与2014年、2013年与2015年、2015年与2016年的病死率差异不显著,其他年份之间差异显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上升后下降。表明关中地区的羊梭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变化没有规律(表3)。
表3 关中地区羊梭菌病调查结果
2.4 流行病学分析
全省共调查32 181 400只羊,发病羊多为羔羊,发病率为0.015%~5.235%,病死率为 16.970%~42.412%。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病死率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但无规律(图1)。其中,2013年与2014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其他年份之间差异极显著。病死率各年份间差异显著。注射疫苗后的发病率与未注射疫苗差异极显著,注射疫苗后的病死率与未注射疫苗差异极显著。注射疫苗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未注射疫苗的发病率,发病率与是否注射疫苗有明显的相关性(图2),表明注射疫苗可以有效防止羊梭菌病的发生,而病死率与是否注射疫苗没有明显关系。
陕西省三个地区之间羊梭菌病的发病率差异极显著,陕北地区羊梭菌病的发病率小于陕南和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发病率稍高于陕南地区。病死率与发病地区无显著相关性(图3)。
3 讨 论
由于陕西省的羊只总存栏量大,且分散在全省的各个地区,本研究选择陕北、陕南和关中地区比较规模化的养殖场以及部分可以联系到的个体户作为调查对象,对5个地区及18个羊场的羊只在2013-2017年羊梭菌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发放流行病学调查表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陕西省羊梭菌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部分地区秋、冬季也有发生,青海省[4]、甘肃省[5]的羊梭菌病同样高发于春冬时节和秋季。北京赵全营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则显示该病在6月雨季后呈流行态势,这可能是由于雨季后空气潮湿,气候环境多变所导致[6]。该病主要发生在羔羊和幼龄羊身上,这和山西、新疆地区的调查结果相吻合[7-8]。有文献报道称,未接种疫苗的羔羊患肠毒血症的死亡率在10%~30%,尽管对成年羊也有影响,但症状并不严重[9-10]。是否注射疫苗对陕西省羊梭菌病的发病情况影响较大,注射疫苗后羊梭菌病的发病率远小于未注射疫苗的发病率,这点同样在甘肃省[11]羊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得以证实,Aquino等[12]在利用计算智能技术优化新型B型诺维梭菌灭活疫苗的生产研究中也提到注射疫苗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因此,在全省积极推行疫苗的注射可以有效控制羊梭菌病的发生。陕西省羊梭菌病发病率为0.015%~5.235%,病死率为16.970%~42.412%。陕北地区羊梭菌病发病较少且发病率在逐年减少,主要发生在陕南和关中地区,陕南地区的发病率变化不大,关中地区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据国外报道,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羊梭菌病发病率可达10%,死亡率接近100%[13],青海省羊梭菌病的发病率高达35%~40%[14],北京赵全营地区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平均为6.62%和59.22%[6],相比之下陕西省羊梭菌发病率整体较低。病死率与发病地区、发病时间、是否注射疫苗都没有很大的联系。
依据陕西省羊梭菌病的流行规律和态势,该病的防制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消毒灭源是防治该病的重要工作之一,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对圈舍、人员及车辆等进行消毒,防止病源的扩散[15-16];加强饲养管理对于该病的防治同样至关重要,高发季节应当避免圈舍的潮湿;接种疫苗,增强羊群自身的免疫是降低该病发病率的关键,养殖场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定期给羊群注射三联四防疫苗。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