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睡眠情况调查分析
2021-01-27徐纪玲唐洪钦黄国雨
徐纪玲,唐洪钦,黄国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为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1]。其感染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就医人员密集加剧,加重了应对传染病爆发的挑战[2]。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先后派出4万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本研究向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发放自制睡眠调查问卷,旨在了解一线护士在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工作期间睡眠情况,以期为相关部门帮助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执行类似任务的护士调整睡眠质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3月31日,笔者向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发放自制睡眠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基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笔者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通过问卷星APP自制《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睡眠情况调查表》。问卷分3部分:(1)前言:解释本问卷调查目的;(2)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护龄、身份类别、学历、职称、原工作科室等;(3)睡眠相关问题:包括任务期间失眠情况、容易失眠的工作班次、失眠原因等,“您在任务中采取什么独特的失眠调整方法?”“针对支援武汉的一线护士失眠问题,您有哪些意见建议?”等开放性问题。
1.2.2 问卷发放 在任务结束前5 d,由光谷院区护理部通过微信群,说明问卷目的意义及填写方法,将问卷转发到本院各临床科室护士填写。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2日内填写完毕,共收回问卷291份,有效问卷28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59%。
1.3 统计学处理
本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失眠时间
92.96%护士存在不同程度失眠;容易发生失眠的工作班次占比位列前3的是:污染区大夜班04∶00-08∶00(76.41%)、污染区大夜班00∶00-04∶00(69.01%)、污染区小夜班20∶00-24∶00(34.86%),见表1。
表1 284名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基本情况
2.2 失眠调整
护士失眠原因占比位列前3的是:频繁倒夜班未能及时适应74.30%、女性生理期不适26.06%、护理新冠肺炎患者压力大25.00%;失眠后次日身体不适主要表现:乏力、头痛;失眠调整方法占比位列前3的是:听音乐室内运动调整59.15%,借助助眠药物32.75%,和家人朋友同事倾诉调整27.46%。见表2。
表2 284名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睡眠情况
3 讨论
3.1 护士失眠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睡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活动,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3]。本调查中,92.96%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失眠。其中1周内失眠2~3 d的占39.79%,1周失眠4~5 d的占14.09%,甚至3.52%护士存在天天失眠。执行武汉抗疫前线的护士,在被抽调时,面对短时间内新冠肺炎新增确诊患者快速攀升的情况,加上对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没有完全把握,且到了疫区以后,在病区直接面对新冠肺炎患者,护士在心理上存有压力。
3.2 失眠班次分布
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设置“三区两通道”,三区是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通道是病人通道和医护人员通道。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特殊岗位的要求,一些行业需要白班—夜班轮班工作[4]。本调查显示(见表2),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的护士发生失眠的班次,集中在污染区夜班:污染区大夜班04∶00-08∶00、污染区大夜班00∶00-04∶00、污染区小夜班20∶00-24∶00。分析原因,护士上夜班时需要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规律以适应夜班工作节奏,加上三级防护带来的护理操作不方便、体能上的限制,在护理人力允许情况下,护士在污染区4 h一班,一天被切割成6个班次。一是1周之内的班每天都不一样,夜班频率高,护士须适应班次规律,二是因为抢救或交班等原因延迟退出污染区造成拖班。本调查中护士在进入污染区工作之前,护士须提前2~3 h从住宿点坐车出发,严格三级防护措施后上班,特别是污染区大夜班04∶00-08∶00,晨间护理多、采集各种类型标本多,护士还要承担污染区保洁、消杀灭等体力上工作,护士体力上吃重。以上情况也与本调查中造成护士失眠的主要原因“频繁倒夜班未能及时适应(74.30%)”相吻合。
3.3 失眠原因分析
本调查显示护士失眠原因位列前3的除了“频繁倒夜班未能及时适应(74.30%)”,还有“女性生理期不适(26.06%)”和“护理新冠肺炎患者压力大(25.00%)”。痛经是最常见的月经生理异常症状之一,症状严重时,可对工作效率、学习状态及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5]。本调查中,97.89%为女性,护士生理期在三级防护下工作更容易产生焦虑、烦燥、易怒等情绪,加上经期气血不足容易失眠。建议抗疫护士在生理期适当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清淡饮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保证睡眠,必要时组长或护士长调整其班次到清洁区工作。护士护理新冠肺炎患者压力大而失眠,除了担心被感染外,与支援武汉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之前的岗位不相称、缺乏防疫经历有一定关系。人的心理和睡眠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对人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6]。本调查中,除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和感染科之外的护士比例达到了77.82%(见表1)。外科系统科室、急诊护士在三级防护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知识培训后适应速度上快一点,而麻醉科、体检中心及临床辅助科室等护士在接收适应慢一点,其压力主要源于对该疾病相关专业护理知识的不熟知或缺乏,提醒护理管理者在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务抽组时充分考虑护士护理专业的匹配度,减少护士因专业带来的额外压力。建议带组护士注意组内护士原工作科室岗位特点,给予重点关注开导;护士长要从新冠肺炎救治防护、特殊护理操作技术等培训入手,增加护士信心,缓解压力利于睡眠。
3.4 护士失眠调整
本调查中,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失眠后次日身体不适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护士失眠调整方法占比位列前3的是:听音乐和室内运动调整(59.15%)、借助助眠药物(32.75%)和家人朋友同事倾诉调整(27.46%)。有信心完成任务的护士睡眠质量更佳[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导致护士心理压力剧增后使原有的压力状态加剧。本调查中听音乐室内运动成为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调整失眠首选措施,一方面与护士下班后需要自我隔离、不能与同事见面交流有关,另一方面音乐室内运动可以放松身心,作为护士不受疫情影响、个人可以自由把握的活动方式有关。服用助眠药物是护士在抗疫前线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建议短期使用。在网络快捷的今天,合理安排与外界的线上联系,通过视频网上与朋友家人倾诉,可以缓解挂念、担心等情绪,有助于睡眠。护士睡觉之前尽可能避免长时间、兴奋地视频交流,睡觉前尽量不要想工作场景和救护得失。建议管理者在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传染病救治任务临时组建专科隔离病房时,将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医生护士统一纳入科室心理助眠小组,关心护士睡眠,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干预措施。
4 小结
新冠肺炎临时专科隔离病房护士任务期间睡眠偏差,与护士频繁倒夜班未能及时适应、生理期不适、护理新冠肺炎患者压力大等多种原因有关,护士个人主要通过听音乐室内运动、借助助眠药物、和家人朋友同事倾诉等措施来调整。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线护士睡眠健康,多途径多渠道关心解决护士睡眠问题,从政策层面完善相关措施,以间接提高护士疫情防控救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