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协同分析

2021-01-27冷超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江西省

冷超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了促进经济的飞速增长,各国都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展人力资本教育,人们也渐渐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决定性作用。江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的一大省份,必须要协调和发展好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对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间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一、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协同分析

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性关系,从一个角度来说,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力资源结构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结构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发展也会产生正向的作用。

(一)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分布

与“配第•克拉克趋势”相结合,随着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的不断变化,第一劳动力应该通过第一产业转化入第二产业,当人均GNP持续升高的时候,劳动力便会转移到第三产业中。那么我们可以从劳动力的分布结构出发,第一结构的劳动力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呈现逐渐增加趋势。[1]依据这一思想,我们便可以对江西省人力资源在三种产业的分布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2006-2016年江西省经济呈良性发展趋势,三次产业皆表现出了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其产值由2006年的786.14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1904.5亿元,增长幅度约为2.4倍;第二产业增长速率高于第一产业且低于第三产业,2006年的产值为2419.74亿元,2016年的产值为9032.1亿元,涨幅3.7倍;第三产业在三种产业类型中增长幅度最大、增速最快,在2006年第三产业产值为1614.65亿元,而2016年已经增长到了7427.8亿元,涨幅为4.6倍。当下第三产业总量仍呈现着稳步增长的趋势,江西省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较大、增长态势较为明显,第一产业增长趋势相对平稳。从产业的比例方面来看,江西省第一产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116年为16.3%而2016年为10.4%;第二产业比例也由20016年的50.2%降至2016年的49.2%,降幅较小;第三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33.5%增长至2016年的40.4%。所以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江西省各产业所占GDP的比例为“二、三、一”,第二产业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从江西省三次产业的增长率来看,2006年到2016年期间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增长幅度最低,保持在3.5%-5.0%之间;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增长幅度较大,但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呈现波动发展趋势,基本保持在8.8%-11.4%之间。所以江西省三次产业增长幅度“二三一”的形式也表现出“三二一”的趋势,江西省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心应在第三产业。

从人力资源结构分布方面来看,2006年到2015年之间江西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在30%-40%之间,并且呈现出渐渐下滑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27%-33%之间,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呈现“三二一”的结构,但是产业就业比例差异较小。

通过相关研究数据可知江西省产业比重结构呈现“二三一”的特点,但是人力资源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的特点,二者的结构度明显不协调,具有第一产业储存劳动力过多,第二产业劳动力纳入有限及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潜力等一些问题。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构对产业进行划分,江西省三大产业的关系呈现出工业化中期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特点,这也表明江西省当下正处于工业化社会中期的初步阶段。第二产业对经济的发展有主导的作用,因为有很多的劳动力没有从第一产业中被释放出来,江西省的目标应放在推动城市化建设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上。

同样我们也可以使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检验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是否具有良性协调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指的是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不平衡的状态,计算公式为(GDP的产业组成比例/人力资源的产业组成比例)-1。通过这一计算公式我们可知结构偏离度越小那么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就越协调,发展就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则表示第三产业中就业份额小于产业产值份额;结构偏离度为负则表示就业份额大于产业产值份额。如果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正处于均衡状态。

(二)人才管理的封闭性,低素质的人力资源结构,导致产业转换能力差

从人才分布方面来说,在当下的结构下,江西省的部分人才仍停留在传统型阶段。人才产业的分布失衡,人才大多集中在传统服务业。通过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江西第三产业人才比例较高,而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人才比例较低。这样的人才产业分布无法与江西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相适应,同样这对江西省接受国内外专业梯度转化,加速新型工业化前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因为传统观念的作用,江西人才管理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例如说人才不能在城乡之间、中央部门与地方部门之间自由行动,正是这种封闭型的人才管理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孤岛”的产生。[2]除此之外,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度较差。无法对地方经济产生有效的前后向效应,在产业转换方面具有局限性,产业链条无法得到有效拓展。

(三)人才外流问题严重

人力资本在地区间的流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极重要方式,因为它使得人力资本在合理配置的作用下上缠效率有所提高。不过从不发达地区向东部、南部流动的人力资本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这就使东部和南部可以在短期内积攒大量的可行性人才,将这些人力资本和对外引进的高新技术、物质资本实现有机结合便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反之,中部地区因为一些传统的重工业产业、基础产业、军工产业市场的弱化以及资金不足、人员匮乏等因素,经济增长趋于回落,企业开工效率低下,部分企业处于停产的状态。在这一大趋势下企业的技术人员开始南下寻找机会。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沿海诸省不同,并且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外流问题较为突出。

二、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政策措施

基于上述研究和分析,我们可知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不具有紧密的协调性,如果想进一步加速江西省产业结构升级就必须发挥人力资源结构的作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这对江西省实现经济稳步发展至关重要。

(一)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优化人力资源存量水平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小学毕业可以提高43%劳动生产率,中学别业可以提高108%劳动生产率,大学毕业可以提高300%劳动生产率。所以,应逐渐加强江西教育投资力度。在投资结构的分配方面,应实行政府、企业、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结构,并充分利用外资,促进多元化新格局的形成。[3]

(二)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制”

实现人才市场改制,人才市场改制的主要方式为分解政府所属人才交流部门职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与政事分开原则结合,建立独立性较强的专门的江西人才服务中心;第二是建立更多的多元投资的人才服务公司,加快市场化步伐。其次还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建立相关的人才中介服务部门,优化和完善市场运转环境。最后应主动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建立健全政府执法、行业守法、社会监督三部分有机组成的人才市场管理体系,要思考制定人才市场管理的对策,使人才市场更佳规范化。

(三)加快“人才分布合理化”进程,实现人力资源整合

首先应对人才产业及行业分布的结构进行调整,当下江西省人才产业分布失衡,新兴产业人才资源较少,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局面第一要做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人才产业的分布趋于合理化;第二应提高第二产业人才的待遇;第三政府应实施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人才下乡工作。

其次应对人才地理分布结构进行调整,在地域分布上江西的人才相对集中地区包括赣北、赣西,赣中、赣南按人才相对偏少。所以这就需要江西省对分布结构进行调整,帮助赣中、赣南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优惠政策招揽人才。

最后应对人才比例进行有效调整,使其能够与市场经济关系相符。江西省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应加强高校教育建设,政府积极引导校企合作,做好培训工作。

三、结语

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之间有着较大的联系,二者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密不可分。江西省若想实现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需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关性策略,优化和完善人力资源结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市场机制,推进人才分布合理化。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江西省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