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21-01-27陈国倩利辛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陈国倩 利辛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一、利辛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利辛县乡村旅游发展从2009年起,经过逐年开展的旅游创建等工作,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呈现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逐年上升趋势。截止到2018年底,全县有5个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1个全国、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各,4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9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018年接待游客216.9 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5.4%,旅游总收入21.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利辛县与周边县区相比,仍处于落后状况。
二、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一)盲目开发,主观随意
从与相关旅游企业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利辛县乡村旅游发展以农家乐起步。大多企业负责人不做规划,只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财力自行打造。此外,政府部门也常常忽视前期规划,加紧快建,造成很多乡村旅游点资源粗放开发,缺少市场定位,发展难于持续等问题。这也是利辛县乡村旅游点同质化严重,内部特色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二)旅游资源开发少
利辛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初步表现在打造的印象江南生态园、淝水湾景区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上。但是比较总体资源而言,其开发的数量较少,已经开发的资源大部分仍处于正在着手开发和开发初级状态中,亟待升级与改造。
(三)旅游产品单一
利辛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大多开发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人文类旅游资源比如展沟的柳下惠、伍子胥等名人文化挖掘不深,文化遗址如傅营六地委驻地、禅阳寺、阴阳城,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清音戏、拉魂腔,名人资源如刘伶、李烳等没有得以开发。很多民间习俗、节庆活动如贯穿全年的各地庙会等旅游资源没有得到较好整合,活动的宣传策划营销不够,影响力较小,不能对旅游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此外,旅游商品这块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组合、包装和宣传,很多好的农产品只在小范围内畅销,并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无法对旅游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以利辛县9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例,其产品几乎都是观光型和生态型旅游产品,缺少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相似,整体缺乏产品特色。
(四)空间分布分散
利辛县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开发上,主要位于西淝河和各省道沿线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但是其开发仍处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规模,这些乡村旅游点很难串点呈线,产生带动效应。另外,县城东部乡村旅游资源基础较弱,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县城北部地区则分布较散,产品组合状况差。
三、资源开发对策
(一)深度开发,增强体验
利辛县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应仅从资源情况出发,更要结合市场需求,开发与市场相适应的旅游产品。利辛县现有的旅游产品以自然观光居多,参与互动性的产品少。这就需要提升现有产品,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灵魂性的东西植入到现有产品中,寻找游客最感兴趣,最能印象深刻的东西。比如,印象江南景区中有现代农业观光园,可以考虑增加农业科普知识的普及和特色苗圃的种培育、养殖和出售项目,这样可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挖掘研学旅游产品。还有治未病养心园景区,景区倡导中医文化,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现有旅游产品只有农家乐和可供住宿的带有菜园的皖北农家小院,根本没有能吸引旅游者逗留的具体旅游产品。这种情况就可以继续深挖中医文化,将乡土皖北文化氛围打造的更乡土,让部分老年游客能回味到曾经的知青岁月,另外还可以迎合现代人注重养生的需求,开设中医课堂,认领中药或菜园种植,开展中医体验项目等。深度开发现有资源,抓住游客想要的情感需求,增加互动和体验产品,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二)整合资源,突出特色
由于皖北地区经济整体较落后,文化差异小,很多地区资源雷同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找出利辛县和别的地方的差异性,针对差异做好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特色上看,展沟镇九曲黄河灯阵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皖北地区可算是一大特色,展沟镇又被称为“和圣故里”,是君子柳下惠的故居。与其相邻的胡集镇猴戏表演较为出名,大多艺人背井离乡在全国范围到处表演,那猴戏表演也可以引入展沟。此外,一年一度的展沟二月十五会庙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周边影响力较高。将这些文化资源整合,挖掘这些独特的皖北文化,可以打造展沟特色文化小镇。从地理位置看,展沟镇与阜阳颍上县相邻,交通便捷,可以实现区域旅游线路整合。再比如利辛县很多乡村旅游扶贫村也要整合资源,以政策引导每村农业种植内容不同,风格特色不一,这样以村为单位,既能保证大规模种植,形成特色效应,又能消除县内产品雷同,出现同质化竞争的风险。
(三)完善设施,丰富配套
利辛县应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红利,一方面不断改善本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加强旅游、道路标识标牌体系的建设,提高游客的可进入行,另一方面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美化农村环境、旅游厕所管养,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水平,丰富旅游配套,改变“食住游购娱”功能不全、体验不佳的现状。比如在乡村整体环境美化的同时,在一些乡村旅游点附近增设民宿、大型购物中心,医疗中心,健身广场等相关配套,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