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年人媒介使用情况概述

2021-01-27刘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人群

刘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关于老年人的界定

基于不同的标准,我们对“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命周期较以往变长了许多,各年龄段的界限也日渐模糊。通常情况下,“老年”是指人类的在经历了幼年、少年、青年、中年之后步入的人生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都统称为老年人,在中国,基于我国的国情,我们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准,从而界定中国老人年为: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5周岁以上,统称为老年人。

根据国务院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示,截止到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约为13.33亿人,其中男性60周岁以上约有0.87亿人,女性55周岁以上约有1.31亿人。两者相加,中国的老年人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为16.35%,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由于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如何积极地应对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我们必将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及挑战。

(二)老年人与媒介

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媒介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老年人是媒介的“重度使用者”,因为相较于中青年群体,退休后的老年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除了家庭生活以外,媒介是老年人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人民大学生活时间分配研究课题组在2001年针对于北京居民生活时间的分配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每周看电视的时长,50周岁以下人群约占9.2小时,50-59周岁人群约占15.5小时,60-69周岁人群约占13.9小时,70周岁以上人群约占13.5小时;对于每周阅读报纸杂志的时长,50周岁以下人群约占0.5小时,50-59周岁人群约占3.7小时,60-69周岁人群约占1.7小时,70周岁以上人群约占3小时。

以上数据表明,对于媒介的使用,50周岁可作为一个分水岭,50周岁以上的人群占用的时间远远超过50周岁以下的人群。在当今社会,媒介可以说已经成为老年人与社会连接的一个重要纽带,但是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说,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媒介使用投入的关心却与老年人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不成正比,如何更好地帮助老年人使用媒介,使媒介价值最大化,不仅影响现阶段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未来10年至20年即将进入老年阶段的中青年群体同样意义深重,是全社会都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中国老年人媒介使用现状

(一)传统媒体的使用现状

传统媒体即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这里主要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2015年8月底,新华社联合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就受众对媒体的使用情况及看法做了专项访问调查,调查覆盖了全国23个省会城市及4个直辖市的1000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城镇居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电视、报纸这类传统媒体的受访者仍占多数,其中选择电视的受众人数最多,占比88%,选择报纸的受众也多达61%,并且61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传统媒体的偏好度明显更高。同时对于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及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信任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受众也明显高于信任新媒体的受众。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老年人群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接触度及信赖度更高,这与他们长期积累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事实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受众已经逐渐沉淀并趋于老龄化,老年人关心及感兴趣的话题也日益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和重视。例如“养生、保健、医疗”这三个所有老年人都关注的话题,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常驻固定议题。虽然议题本身的确具备价值和意义,但是报道中却常常出现逢老必衰、逢衰必病等“老年歧视主义”的报道误区,加倍的呵护及关注反而给老年人带来“老了”、“不中用了”的心理暗示,如江苏广播电台的一档名为《长青金钥匙》的栏目曾有“孩子是春天、爷爷是冬天”的不当言论。虽然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得到传统媒体的重视,但是多数面向老年人的栏目却还是处于弱势状态。

(二)新媒体的使用现状

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泛指网络媒体,主要是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的网络和APP等传播媒体。由于近年来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因信息传播范围的有限性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局限性而备受冲击,人们的媒体使用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年轻人对新媒体的接触和接受程度要明显高于老年人,老年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具有滞后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老年人对新媒体的使用和接受虽然具有延迟性,但也必定是发展的主流趋势。

三、老年人媒介使用的问题及建议

(一)媒介使用问题

本文将老年人的媒介使用问题分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男性的媒体使用概率都要大于女性;年级越大,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越重,使用新媒体的概率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越高,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越低。

2.经济因素:经济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更愿意使用媒介,并且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更高,对传统媒体的依赖程度更低,和外界联系的欲望也更强烈。

3.健康因素:媒介的使用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例如视觉和听觉。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越好,越愿意使用媒介了解外界,对使用新媒体,建立新的社交圈的动力也就越强。

4.家庭及社会因素:老年人的社交面相比年轻人要小很多,因此受身边人的带动和影响就会更加明显,老年人的配偶、子女、亲戚、朋友对媒介的使用及新媒体的接受程度都将影响其本身的媒介使用情况。

(二)解决措施及建议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去使用和接触媒介,笔者以为社会不仅应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向去努力,还应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维度去革新改变,虽然新媒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基于目前许多老年人因文化素养、接受能力和媒介使用习惯等原因,无法快速了解和熟悉新媒体的操作方式,传统媒体仍是大部分老年人习惯和熟悉的媒介形式。但是新媒体针对老年群体的改革也十分必要,因为去除掉小部分目前能够适应新媒体的老年群体外,对新媒体掌握和熟悉程度较高的中年群体在不远的将来也将加入老年人的大军,因此完善新媒体对老年人的改革也是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1.针对与传统媒体的改革建议

(1)内容健康化:由于目前老年人已经成为了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的主要受众,其传播内容也逐渐在向老年人感兴趣的话题倾斜,但有些内容主旨却并不得当,给予了老年了“衰老、弱势、病魔缠身”等心理暗示,引起了老年人不必要的恐慌之感。针对老年群体健康的内容首先要把老年人当成普通人,并用科学的方法强调养生等健康话题,不必营造出小心翼翼、特别关注等情绪。除了健康类的节目,也建议多开设老年人喜爱的文体娱乐节目,让老年群体以轻松、平常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年龄及健康问题。

(2)增强参与感:退休后的老年人面临着生活重心和角色身份的转换,容易出现不被关注、不受重视等消极情绪,媒体需要帮助老年人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化,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群体。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组织力和号召力策划针对老年群体的文体活动,建立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

(3)提供保障:不可否认,老年群体从身体到信息接受度等方面的确有其特殊性需要格外照顾和关注,媒体可以在这些弱势方面提供保障。例如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等视觉障碍的老年人对于看电视、读报纸的确有难度,媒体可以通过赠送收音机并邀请志愿者担任主播的形式将时事和热点新闻传递给有特殊情况的老年群体。又或是针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权利等方面的消息以更加简单、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传播给老年群体。

2.针对新媒体的改革建议

(1)解决技能障碍: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及多样功能对老年人而言是无疑是增加了他们的操作难度和接受困难,建议无论是PC端还是手机端都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增设老年版页面,在技术上简化功能和操作方式,改变字体和屏幕显示颜色,从而方便老年人的操作和查看,同时制作简单易懂的操作说明视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引导老年人去尝试和使用。

(2)完善内容建设:在针对老年群体的网站上,完善信息浏览、功能服务、社会联接等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信息浏览即提供完善的新闻资讯、健康知识、娱乐信息、终身学习等老年人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功能服务即提供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交通工具、再就业、社区活动、志愿活动、咨询等工具性的服务内容,帮助身体灵活性下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解决日常所需的一切内容;社会联接即提供老年人联接亲人、朋友的通道,减少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增强老年群体内部的交流。

四、结语

老年人即便退休,不再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但是其岁月积淀下的阅历和智慧也同样不能小觑,提高老年人的媒介使用率,增加其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不仅能够实现老年人的个人价值,使其晚年生活更加丰富精彩,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将受益良多。老龄化已经是全世界发展的共同趋势,关注老年人,也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人群
在逃犯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