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华过眼
——清乾隆时期扬州瘦西湖旅游文化探析

2021-01-27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25000

大众文艺 2020年3期
关键词:广陵画舫书社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225000)

扬州的瘦西湖是久负盛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它的开发、游览其实自清初就已经开始,但真正为世人所知晓,并名扬天下应当是从乾隆朝开端。

一、乾隆朝瘦西湖的物质环境

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始,先后六次巡幸江南,均驻跸扬州。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扬州地方官员和盐商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其中就有疏浚瘦西湖河道和大兴土木为瘦西湖增荣饰观。

扬州地方于乾隆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二年和二十六年四次疏浚瘦西湖,其中乾隆二十二年开挖莲花埂新河,以新的莲花桥水道取代了以前较狭窄的法海桥水道1,数次疏浚使瘦西湖水域更加开阔,便于行船游览。对此,袁枚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为《扬州画舫录》所作序中说:

记四十年前,余游平山,从天宁门外拖舟而行。长河如绳,阔不过三丈许,旁少亭台。不过匽潴细流,草树卉歙而已。自辛未岁天子南巡,官吏因商民子来之意,赋工属役,增荣饰观,奓而张之。2

盐商们又在瘦西湖两岸大造园林,增设景点。据《扬州画舫录》,到乾隆乙酉年间(1765年),扬州北郊先后修建了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熏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楼小市、平冈艳雪等二十处景点。乙酉后,又建有绿杨城郭、香海慈云、梅岭春深、水云胜概等四处景观。3

自此,瘦西湖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景观格局。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录了他在1783年游访瘦西湖的情形:

平山堂离城约三四里,行其途有八九里。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其最难位置处,出城入景,有一里许紧沿城郭。4

沈复的描写只是瘦西湖概貌,而李斗则对瘦西湖园林有着更为细致深入的观察。如:

卷石洞天……以旧制临水太湖石山,搜岩剔穴,为九狮形,置之水中。上点桥亭,题之曰“卷石洞天”,人呼之为小洪园。园自芍园便门过群玉山房长廊,入薜萝水榭。榭西循山路曲折入竹柏中,嵌黄石壁,高十余丈;中置屋数十间,斜折川风,碎摇溪月。东为契秋阁,西为委宛山房。房竟多竹,竹砌石岸,设小栏点太湖石。5

“卷石洞天”仅是瘦西湖数十景观之一,瘦西湖园林之建构精巧,浑然天成,可见一斑。因此,刘大观在历游了江南、浙江后,对杭州、苏州、扬州三地的景观做了比较,并评论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6

二、乾隆朝瘦西湖游的主要形式和内涵

清初文人雅士游览瘦西湖的主要形式“红桥修禊”在乾隆朝继续进行。乾隆三年(1738年)厉鹗等人举办了红桥秋禊。不过此时红桥已从木桥变为石桥。乾隆十六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的首次南巡,又将其改建,并在桥上建亭。此时红桥形似一弯彩虹卧于水上,“红桥”之名也被“虹桥”所取代。乾隆朝的瘦西湖游繁华有余,而风雅不足应当由此开端。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游人游览瘦西湖往往携带秋衣以避寒,携带蜡屐以避潮。还要准备烧茶的炉子,油灯、点心盒、酒具等物品,用担子挑着放到船上。在当时扬州湖上泛舟,宴请佳客已蔚然成俗。7此时游宴湖上或挟妓同游,只是一种待客之道,全无以文会友的内容。不仅如此,有钱人家会用大船游览瘦西湖。大船一般有六根柱子撑起顶棚,如同亭子一样。数艘大船头尾相接,驶至虹桥附近,可以并排行进,最多时三船并进,船上宾客云集,远远望去如排山倒海一般,气势轩昂。8即便家中无船,也可租乘画舫,用一种称作“沙飞”的小船载酒跟随画舫,并聘请厨子上船备餐。于是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画舫在前,酒船在后,在湖山间随意漂泊。于红花绿柳处,炊烟袅袅升起,不时传来传递菜肴的声音。9另外,在瘦西湖两岸也有很多供应酒菜的酒肆,甚至可以从城内的饭馆订菜。

湖上也可听歌娱乐。歌船的船篷较高,与座船相向而对。歌船的表演以清唱为主,也有十番锣鼓、锣鼓、马上撞、小曲、摊簧、对白、评话等的演出。此外还有学鸟叫和水烟表演等等。10画舫上也提供牙牌、叶格等游戏工具,也可以围棋对弈。11

时值良辰节令,瘦西湖更加热闹。每年的正月瘦西湖必有市集,二月二市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虹桥的土地庙香客云集,称为“增福财神会”。湖上画舫也有市有会,春季为梅花、桃花二市,夏季为牡丹、芍药、荷花三市,秋季为桂花、芙蓉二市;正月是财神会市,三月是清明市,五月有龙船市,六月有观音香市,七月有盂兰市,九月则是重阳市。每逢市集,游人众多,船价也会增长数倍。还会有灯船张灯结彩,行驶到水中间,与其倒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12而花船则是市会时将精美的插花装饰小船,行驶于众船之间。13

富人游瘦西湖,穷人也从中获益。除服务于湖上者外,还有众多“声技饮食”聚集于虹桥长堤。其中有摆茶桌卖茶的茶摊;卖油糍的小吃摊;卖萤火虫灯和西瓜灯的小贩;卖“大观楼”糖和其他糖的小贩;清明前后,有长相俊秀的少年,肩挑担子售卖食品。他们带着插花的草帽,穿着蜡染的鞋子,卖豆腐脑、茯苓糕之类食物,叫卖声轻柔文雅,听上去渺渺远远。夏天有卖洋糖豌豆的,秋天有卖芋头芋苗子的,都是本地的商贩。还有捕蝉者手执长杆粘知了,用竹筐盛着,沿着瘦西湖的堤岸售卖,以供儿童玩乐,称为“青林乐”。有一位北方人名叫王蕙芳,以卖果子为业。清晨用大柳筐装满各色果子,先卖给各家苏式酒肆,然后再到其他酒肆,剩下的带到长堤卖完。自称为“果子王”。他的儿子八哥儿卖槟榔,一天可以卖数百钱。还有猴戏、木偶戏、卖唱及各类杂技等等。14

综上,乾隆时期的瘦西湖游实际上扬州社会中上层追求物质享受,大造园林,吃喝玩乐,随着盐业经济的日趋繁荣,瘦西湖也变成了“销金一锅子”。但在这一过程中,民间的饮食和游戏等服务于富人游览,从而使这一时期的瘦西湖游有了大众文化的成分。因此,乾隆时期的瘦西湖旅游文化的内涵是以精英享乐文化为主,辅以大众饮食、游艺文化的综合。

注释: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60页.

2.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页.

3.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20页.

4.沈复.《浮生六记》[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55、56页.

5.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75、76页.

6.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78页.

7.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3页.

8.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4页.

9.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4页.

10.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4页.

11.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7页.

12.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8页.

13.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8页.

14.李斗.《扬州画舫录》[M].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38-140页.

猜你喜欢

广陵画舫书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利群书社
夜游秦淮河
崂山望海次韵台湾詹景裕族兄
大美广陵,诗意维扬
一艘画舫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秋临
齐鲁书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广陵”与“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