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
2021-01-27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093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093)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注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况,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祖国建设者的时代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的逐渐扩大,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深入分析、探求解决之道,对引领青年思想健康成长有其重要意义。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困境表现
在物质上,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思想上,也给青年思想带来了新挑战。随着西方多元文化在中国的不断传播,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以及随着时代发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变化,这些都是青年思想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其主要表现有:
第一,随着西方腐朽文化传入,青年思想出现“西化”现象。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自由贸易等进步思想,也带来了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等观念。虽说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会促进文化繁荣与进步,但前提是立足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一部分青年以西方的制度标准、行为准则来进行价值判断。比如一味追求名牌商品,奉行金钱无所不能信条,极力维护个人利益,把国家、集体利益放置一旁,这些或大或小的表现,正显示青年思想的不断“西化”。
第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出现“偏差”。时代在发展,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也要与时偕行。不论是教材语言的转变,还是教育方式的更新,都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配合。在改革开放前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仅停留于单向输出层面上,没有注意到双向沟通与交流。同时在教材语言、口头语言和实践语言上没有有效区分使用的原则与场景,这让青年在接受思想教育时,难以理解与吸收,也给青年思想的健康成长造成了相应阻碍。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外原因
事物的发展与变化离不开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分析造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境现象,可从影响青年思想的主客观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影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观因素
1.青年自我认知模糊,尚未形成成熟社会心态。一方面由于青年未完全踏入社会,其三观并没有完整地形成与成熟,因此在面对外部诱惑的时候不能系统地去辨别是非,分辨真假,对于自身价值认同与价值发展,没有清晰认识。而且由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这使得未入社会或刚出社会的青年并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去辨别,可能会容易接受社会上的消极情绪和偏见,做出不符事实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由于多元文化的纷繁复杂和青年自身价值判断能力不足,造成部分青年身处社会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心态崩溃。究其原因是青年在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由于未能及时处理融入社会带来的焦虑、迷茫等问题,以及未能充分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青年社会心态的发展与成熟,所以青年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容易做出与现实不相符的决定,极易受到挫折,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2.多元价值观误导青年思想正确形成。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使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由于分配方式的不同,带来了人们交往方式和利益判断的多样化。另外人们思想的开放与多样,以及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传入,这些变化都让青年在面对社会变化时不易坚守自身的思想阵地,难以判断辨别各种西方思想的良莠。同时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金钱至上等思想的传入,在我国都有所增长,这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以在面对当今各种复杂交融文化的情况下,青年难以进行有效区分。多种社会思潮将青年置身于“价值迷途”中,使青年极易被非主流价值迷惑,难以辨清价值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时代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学科的内容、方式、手段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正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其时代性是指,从古至今,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会有相应不同,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梦的新时代,这就要求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一个新时代,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牢牢把握中国所处的新发展机遇,还要深刻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先进性,以便对青年能够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在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养青年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政治素养的高等教育人才。根据党每次对历史发展的总结和对时代精神的凝结,在立足新时代的基础上,将所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贯彻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从而让青年思想始终与时代相接轨、同进步。
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注重时代,明确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生逢其时,责任重大”。青年作为新时代的有力建设者,必须明确其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做好这一工作,需从两个方面把握。从宏观角度来说,国家必须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从外在上为其思想正确形成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并在实施过程中,为青年思想的健康发展提出具体的原则与方法,指引青年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从微观角度来讲,教育者在对青年思想教育时,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青年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如组织青年多参加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强化他们所学的思想理论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青年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耐心说服、热情引导的方法,帮助青年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二)注重内容,灵活运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用语
要准确定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用语的灵活转变。前者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标杆,是人生成长的指南,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面对外来思想冲击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不断筑牢青年思想阵地。后者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明确教材和口头用语、理论和实践用语等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教育过程中,能否有效地应用不同场景的用语进行相应的转换,对于青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在转换教材和口头用语时,要明确这两种用语使用的场景和原则。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要将书本上生硬的教材用语转化成生动的口头用语,使青年在接受时,接受到的是生动、活泼的用语,而不是刻板、晦涩的教材用语。第二,在带领青年参加实践时,对青年要采用符合实践体验的实践用语,而不是用说教的理论用语对青年进行指导。相反在教育青年时,要采用理论用语,因此要随着场景的变化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用语。
(三)注重效果,加快形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方式
教育方式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青年对教育内容的吸收、理解和运用。因此,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对青年思想的成熟发展十分重要。第一在教育时,不盲目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以此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座平等的沟通桥梁。第二,教育者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双向交流,不要只是一味地去输出,还要注意青年的接受反馈程度,使双方都能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第三在网络背景下,由于互联网的普及,青年在获取信息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信息渠道更便捷、学习方式更多样。所以教育者也要逐渐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时俱进,通过互联网与青年建立起有效沟通,从而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最后,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要采用大众或群体的普遍教育方法,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以便找到适合不同青年的教育方式,帮助所有青年思想健康发展,从而树立正确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