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及实践路径研究
2021-01-27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0000
(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0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色各样价值观之间的交流碰撞日益频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出现了“三失”现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疲软、被动的状况。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劳动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的涉及制度、思想、道德、风俗习惯、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全部精神产品,具有使全民族拥有统一的精神世界、凝聚全民族精神力量、确立与增进民族认同感的作用。当代中国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得以发展繁荣的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西方国家以及国内外各个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空前加快。在此环境下,要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主义制度,捍卫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启迪、引导,提升文化修养,坚定文化自信。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忽视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将道德育人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使其相辅相成,并形成长效机制。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及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思想引领,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则投入很少,其突出的缺点表现为较为侧重于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忽视文化教育,形成了道德育人与文化育人相分离的局面。如此局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此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拘泥于完成教学任务和考试任务,很大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进行文化育人工作。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人文情怀,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的情况,在全球化加速推进,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往往出现价值观困惑、混乱,甚至表现出盲目崇洋媚外的行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地需要突出文化育人职能,以解决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并更加切实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方式方法不够丰富
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上仍以书本教育、课堂灌输为主体。然而,仅仅依靠书本和课堂不仅难以使学生真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兴趣,更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情绪并束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效果的提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的高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发、自觉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定拥护者,切实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理论困惑。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理论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从实践中思考并总结出来的,然而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还需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即“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理论是人通过实践,经过判断、推理总结出来的,但理论正确与否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加以检验。理论知识作为间接经验是实践的产物,若不能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则不能够真正被人所认知,所理解,不能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理论的学习较为重视,而对于实践环节则较为轻视。广大师生普遍满足于上完课以及通过考试,对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开展并不积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识,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关系到国家的自立自强,关系到民族的精神独立和生存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理想信念。历史上人类文明的依次演进,不仅是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结果,更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目的之一便是树立全社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包括历史记忆、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广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自信,从而为构建起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为全国人民所普遍认可的独立的精神世界,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打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体现于它对学生进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故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帮助广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要素,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从思想上将全体国民团结起来的纽带。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离心离德。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若要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在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上保持高度统一,就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契合,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能够将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课堂讲授、实践等形式,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具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意义,对于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中心要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能够通过文化的浸润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三)推行爱国主义教育
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于国家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发展成就等方面的认同感、归属感。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和说教,而是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如今的中国青年学生一方面对时代的变迁和国家所取得的发展成就高度认同,另一方面,其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可塑性很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若要达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精神品质,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育人作用,将爱国情、强国志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审视传统文化
若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然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文化本身进行“现代化改造”,不是传统文化自身孤立的发展演进,而是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积极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从中提取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因子,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外来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以此融合成为能够与当代社会和谐共生,对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当代中华文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时,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避免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更不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当成孤立的个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可缺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且马克思主义本身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真正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否则便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二,避免陷入情绪化。人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在审视传统文化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思考角度不同,所持立场不同,对于传统文化中哪些属于精华,哪些属于糟粕的评判结果也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出现情绪化的评判方式,从而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造成严重干扰。个人的主观选择在审视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固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传统文化中存在争议的价值观念不应仅凭自己的一厢情愿做主观臆断,而应跳出情绪化的价值偏好,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根本尺度,以能否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能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标准,判断传统文化中哪些属于精华,哪些属于糟粕。
(二)进行跨文化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属于中国,更是世界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实施好,就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置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中进行跨文化比较,以此深刻理解当代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广大学生,都应该加深对于自身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在文化比较中发现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势与劣势。为此,必须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避免滑向文化保守主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若对世界文化的融合视而不见,只会陷入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处境,对于树立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并无帮助,更不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爱国主义并不等于将视野局限在本民族文化中,更不等于排斥、打压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可能导致在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解甚至争端,但这并不能成为文化保守主义合理性的依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包含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内容,但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是各民族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民族形式的表达。只有在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够将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内化为本国文化,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并提高中华文化的当代适应性和世界适应性,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要说服而不要压服
如今,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实现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愈发得到彰显。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相较于我国依然具有不小的优势,并且,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话语影响力与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在此种背景下,公民在实际生活中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些许疑问与困惑属于正常现象。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较强,且其正处在三观的形成时期,更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疑问、困惑,甚至自己独特的想法,是情有可原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叛逆”行为,不可求全责备,更不可运用压服甚至威胁的方式强迫学生作出妥协,使其接受书本上的表达和教师的观点,而应运用概念解释、逻辑推演、举例说明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理论困惑根源,从根本上使学生信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文化能够起到对人的启蒙教化作用,并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提供方向。文化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书籍、典章等实物载体,又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等观念形态,此外也包含风俗、惯例、制度、法律等能够对人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的规范形态。总体来说,观念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都属于文化范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由反映中国古人在为人处世、育人化人、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独特智慧的思想、道德、价值、制度等构成的综合体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稳定、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可否认的是,当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其时空环境、社会矛盾、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来说,已经相当程度上不适用于当代社会了。尽管如此,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发现许多对当今时代有启发意义、建设意义的有益成分,这便是优秀传统文化。若要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必须专门开设相应的课程,用以对学生进行传统国家观教育、传统道德观教育、传统伦理观教育,加强对学生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和人格特质的塑造,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程度,减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阻力。
(二)编写新式文化育人教材,构建现代化的中华文化体系
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忽视文化育人的开展,因此系统性地编写新式文化育人教材成为迫切的需求。新教材的编写应当充分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有扬弃地加以继承,既反对文化复古主义,也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并根据时代的特征和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中国化的语言、中国化的表达方式诠释当代公民、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标准、精神境界。例如,对于“忠”的理解不能照搬其在封建社会时期的含义,即“忠于君主,忠于主人”,而应该赋予其“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忠于事业”等新的内涵。同理,对于“孝”的理解也不能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等陈旧观念,而应当是“对父母态度恭顺”“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父母解决实际问题”等符合时代要求的内涵,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唯有如此,才能够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使其不止存在于历史记忆中,更真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并能够外化为实际行动。再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借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句甚至名篇,将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先贤们伟大的爱国情操通过现代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出来,以此弘扬当代中国精神。又如,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等名句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将新式的文化育人教材与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相结合,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德树人作用。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方面,各高校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育人因素,并通过校训、校史、植被、建筑风格、自然景观、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各高校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诗词大会、朗诵比赛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