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探究
2021-01-27宿迁学院223800
(宿迁学院 22380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相对来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美术专业新生质量有所下降。而且时代的变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美术教育必须要经过改革和创新,才能更为高效,才能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本文将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进行浅探。
一、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策略
对高校美术教育实施改革,不是单方面的改革,而是多维度的改革,涉及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体制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改革。
1.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推动力,没有兴趣,学生是无法学好美术的。为此,要改革美术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1)进行艺术学科的整合,使美术教育更丰富。艺术是相通的,美术教育也不是独立的,可以与音乐艺术进行融合。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运用,调动情绪,体验音乐中美的感受,从而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绘画欲望。
(2)巧用多媒体。现代美术教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的,由于多媒体的大量运用,使得美术教育更为灵活多变。学生不仅可以看到作品中鲜艳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还可以在优美的音乐中发挥想象,感受作品中的美的享受。
2.培养学生美术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论从事何种学科的学习,具体的学习活动均是遵循着自低向高、从浅到深的进路,由此可以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当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确保自身的学习目标得以达成。作为高校美术教育活动而言,其不仅应当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美术知识、能够娴熟地运用美术技巧进行创作,同时亦要求授课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方才有助于其在美术的知识过程当中获得更好的进步与提高。有鉴于此,高校美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制定适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案,方案应当具备实操性与可行性,以便使学生在执行方案的过程当中能够扎实地学习美术知识。同时,在平日的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高校美术教师亦应当采取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学意识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从而避免学生对于课堂过于依赖,而是能够结合自身的美术知识掌握情况开展自主学习。
3.积极推进教学体制的改革
基于提升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效度的考虑,高校美术课程授课教师应当结合高校美术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以便确保课程的内容以及知识体例安排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高校亦应当对美术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梳理,以便达到对课程体系的科学配置,进而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逐步提高,并且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得到进步,最终确保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变得扎实且丰富、美术创作技巧亦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在具体的高校美术课程体例设置上,必须做到课程设置精细化,并突出实践课程,也就是说,高校美术专业应当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美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亦能够借助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从教学有效性方面考虑,高校美术专业应当改变以往大班授课的情况,原因在于,大班授课的最大不足在于:难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授课教师的指点,为此,小班授课模式应当成为主流,这样一来,通过20人以内的小班授课方式,每一个学生的美术创作活动都可以得到来自授课教师的悉心指点与帮助。
4.教学方法创新
授课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习得知识与掌握技能有着直观地影响。有鉴于此,高校美术专业教师在积极践行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首先应当思考怎样结合实际实现对自身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考虑到美术学科所表现出的感官性这一特质,因此,高校美术专业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并在课上为学生进行演示,以此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美术知识学习体验,并从中领会美术大师娴熟的创作技法。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授课模式的吸引力要远胜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高校亦要打造美术实训基地,以便能够供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活动,并可以通过实训基地展示板这一媒介,为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提供展示的空间,还可以利用实训基地组织学生成立个人的美术工作室,如此一来,依托立体化实训体系的打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美术创作契机,并且将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道路上更加充满热情和动力。
5.改革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
(1)对现行的课程体系加以科学地重整,突出育人效用
时至今日,高校美术教育应当改变以往“严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免导致学生在入学之后因为过于放松而失去了学习和前进的动力。同时,高校美术专业应当打破先前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的情况,而是应当确保课程体系能够达到对学生情感、知识与技能的全方位培养和提升。有鉴于此,高校美术专业应当对现行的课程体系加以科学地重整,以便真正突出育人效用,具体而言,在课程改革这个问题上应当遵循下述方式:第一,安排通识教育课程,通过此种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亦能够接触和接受人文教育,使学生藉此形成人文精神、拥有人文情怀,这对于学生日后从事美术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其视野和心胸将变得更加博大。第二,立足于社会对美术人才的实际需要,以此作为调整课程设置的依据。
(2)对现行的课程内容进行转变,由“面向社会实业服务”转向“个人全面发展需求”
当前,高校美术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技能,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与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新媒体时代为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该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采用3d、ps、courdrow等新型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由“面向社会实业服务”到“个人全面发展需求”的转型,让学生不仅接受在美术层面的绘画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发展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此外,在美术理论课程教学方面,教师也应适时引入新媒体技术,尽最大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渗透美育教育。
二、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发展形势,也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改变原本的教学理念,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个性化发展趋势
传统美术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很多学生的创意思维无法激发,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这是无法满足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的。为此,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趋于个性化发展。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当然,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实践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刚踏入大学时就应该开始筹划,制定具体、科学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将一些个性特征培养循序渐进的融入美术教育中。
2.多元化发展趋势
艺术无国界。现如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艺术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美术应该以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融合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艺术特色,养成对文化的积极态度,消除性别、种族、社会、阶级,从而了解他人、尊重他人,最后能了解世界,尊重世界。抛弃传统的封闭思维,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性思维。
三、结语
本文从五个方面详细地对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策略进行了论述,又简要地分析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美术教育不再适合今天的社会发展。为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目标,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