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我毁我
2021-01-26唐朝晖
唐朝晖
本期嘉宾:曾来德,1956年出生于四川蓬溪。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学科带头人、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已出版《曾来德书法作品集》《曾来德现代书法作品集》《墨许山河》及《写无尽书》《横竖有理》《曾来德书画百论》等十多本专著。
观察者的身份
坐在地板上,我把另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曾来德,一个具有曾来德个人无法拒领的曾来德痕迹打开在地板上。
想到很多年之后的每一年,不断地,会有人同我一样地来揣摩曾来德的画,读他的字,感受他说的话。
就像读波德莱尔的诗,走在波德莱尔的巴黎,依旧是那般的忧郁,也有兴奋的时候,但那种兴奋的眼神落在每一个物件上,忧郁的雨水却还在屋檐上滴落。只是那个可爱的法国老人,满巴黎地找病:病的街角、病的走廊、病的立柱、病的神庙、病的公寓、病在雾中的人。我读了十多个版本的波德莱尔,一直没弄明白,波德莱尔想要表达的是病了的雾,还是病了的人,还是得病的城市,还是得病的人,还是病本身,还是那段得病的时间。
我读的是汉字的波德莱尔,可以想象满大街都是汉字的巴黎会是什么样子?——无法体味波德莱尔的细微之美。
曾来德作品不太存在这个问题,眼睛看过去,认识汉字的,不认识汉字的,接受过审美教育的,没有受过专业指导的,都可以把自己的影子扑在曾来德的作品上,感受一下,品尝一番,再悄悄地出来。不是所有的航拍都壮观,曾来德的作品在细节里。
一个转角、一个高度向另一个维度落下来的是曾来德的重要表现。几厘米的细节,我们静静地观看,感受具有节奏性飞翔的永恒形式。曾来德的作品告诉我,大地深处有大光明。
人一定要经受曲折的受重,探索的蜕变和不断的反思,倾听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声音,不同的角、直线、浓淡从各种声音里突然降临,只有经历这些,才能享受到人文的愉悦,不断涌现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应”与“和”的波德莱尔那座美的“宫殿”。
很多次晚上,我一个人,灯光明亮,从第一幅作品开始,尤其是画里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辨认,喜欢曾来德的那种顽劣劲,像西藏高原上群山烘托出来的那一大片草地。
晚上看曾來德的作品,与在晚上和他聊天一样有动有静,只是面对曾来德,我会更多地观察他这个人。面对作品,我的主动性多一点,但这种主动性也是时刻迎着曾来德走过去的。
方死方生
曾来德忘记自己曾经目睹过一场大火。
2005年,我问他,您记得《秋色嶂叠图》吗?在万泉楼,您用扁舟渡樵人,您把字写在画之外,内容也在画外。被您烤焦的墨,被阳光烤焦的石头,站在水的两边,静享水的声音,享受其柔,其美。
我把自己想说的八个字,使劲憋了回去,我想请您写八个字,挂在离这幅画更远的地方。
哪八个字?您问。
我没有说出我的想法啊!您怎么知道?
这需要说吗?我也是位观察者。曾来德说。
您是一位深入人之心、物之情中的深刻观察家。
我说,我喜欢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八个字。
在炽热中的万物,懂得事物的本质,而我昨天竟然还在您的画中追求这种本质的存在方式。本质需要追求吗?
曾来德说,多说无用,空谈误国。他心里喷涌的念头,表达着丰富的人心。快乐也不只这些,所谓的痛苦里存有另一种高尚的美。
在您的小船遇到风浪或礁石时,美会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脱离险境,只有虚弱的人才会喋喋不休,才会到处寻找自己的影子。他们站在阳光的影子里,以为就掌握了真理,其实那也不是他们的影子,那是阳光的影子,那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虚幻。他们说的,自我地不断复制,一切就怯怯地藏在那点影子里,阳光一照,更大的阴影一来,虚幻就如泡影……
曾来德让人看见人性的丰富,美好是斑驳的绿色,有苍凉的激情。曾来德用最大的两种色来表达自己:黑与白。
我们睡在悬崖的下面
去西藏之前,我坐在曾来德的时间里,从深夜的10点开始。谈话构成的小船漂流到了很多地方。后来,我们去了西藏。后来,曾来德狠狠地用纯黑在纸上画出一条黑色的河流,用墨画出长矛一样的树林。根,柔和,因为那里藏着过去。而树干,则不折不扣地茂密成林,如军队。后来,是敦煌——一条河流、一个消失的渡口、一个遗老古镇、一个新生活的延续符号。
我的时间在不断地倾斜于曾来德,他黑色的墨汁河流,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把我时间的纸投进一条峡谷,我和老朋友龙格啦,把大把大把的眼泪变成机械的敬礼,从八廓街、布达拉宫、拉萨、山南、那曲,我们一直像两片树叶同时飘落在峡谷里。
我们等待巨石被爆破,我们走过积雪的泥地。晚上,我们睡在悬崖的下面。白天,又一点点远离悬崖。
我在一张纸片上写了一短句给曾来德:我走在您那“人”字的河流里,今天的高度,我只能是河流。之后的第七天,我们从峡谷里突围出来,我想起了您的另一幅作品《敦煌之榆林窟》。如果没有曾来德的这种神示,我是否会从西藏折着、绕向敦煌?
在敦煌,因为曾来德、龙格啦、毛骨悚然、赵建平、小芳、黄山,我们在敦煌看了三十个窟、四十个窟、五十个窟,一窟一寺,一寺一礼——朝圣。一点点拉开曾来德作品,感受其中的重压。
手掌捧出一朵花蕾
我想抓紧时间与曾来德见面,说说《傲然林壑间》。我无数次沉迷于此,站在树的对面,听树表达自己的意志。也听到身后大山的规劝,说着、听着,人已入画,为树、为山。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些,而是想说这画放在杂志的封三位置很不恰当,封三表达的是人的意志力,与封底一样,不只表达自身所处的位置。
曾来德生活在北方,心在何处?钟声在何处?深山在何处?这是我这位观察者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下午,曾来德写完七八行小字,准备继续落笔,他久久地看着前面的这些字,好像是第一次看见,这些字在他面前也散发出淡淡的陌生感。曾来德的眉头慢慢地锁成两片柳叶,倒挂在树枝上。
曾来德平头,短发直而有硬度,不论是画画,还是走在下雪的树林里,曾来德两眉之上,各有一道沟壑,舒展、含苞,像手掌捧出的一朵花蕾。
河梁古意图
过去是如何来到今天的?
今天是如何踉踉跄跄地站在河岸,看着对岸的石头变成土的?
把永恒的法典变成四季,从历史流过来的河流剖开一粒粒石子,给我们来看。《河梁古意图》用了很多种剖的方式,看不到一个人的影子,但总是可以在各个地方找到人的蛛丝马迹,听到人在不断地叩问大自然。
平静的外表掩饰不住曾来德那颗狂野而奔腾的心,他狠狠地用一只小小的笔来表达为何石头炼不成铁,铁炼不成钢的原因。
曾来德给河流的空间很窄,水域的面积很大。黄河、长江,还有故国他乡的一条条大小水系,曾来德用石头和高山,堆出了宽度的美学。水在大地一呼一吸之间畅游,只有人,才会有意识地想去拉长或阻止气息,白色的气体虚幻,而真实不虚。
曾来德喜欢用一百年来划分格局。
曾来德的笔墨,在粗枝大叶中时刻可见其精致细微,古意十足,此图而名“古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