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一七”管理模式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2021-01-26刘宝勇薛晓芳钱文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2期
关键词:化学品分级实验室

刘宝勇,吴 卫,戴 亮,薛晓芳,钱文珍

(兰州交通大学实验管理中心,兰州 730070)

0 引言

实验室安全不仅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关系着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1-2]。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多,安全风险大,人员复杂密集,安全设施尚有欠缺,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验室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3-5]。

我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高校,以工科为主,铁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立足专业特色和历史传承,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经过长期实践,不断反思改进,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管理人员群策群力,逐步凝练总结,形成了“三个面向、一个确保、七个分级”的实验室“三一七”管理模式,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1 “三个面向”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出发点

实验室安全工作从人员素质、隐患治理和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既要满足教学科研不断增长的需要,又要满足政府部门管理要求,更要保障学校实验室安全。

1.1 面向提升人员安全素质

人是实验室安全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更是出发点和主体[6],以人为本才能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据相关统计,人为因素造成了98%的实验室安全事故[7]。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必须切实提高人员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操作、应急处理能力等。认识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7]。我校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安全专项培训、应急演练、日常教育和宣传、开设安全课程等方式提高师生安全素质。

1.2 面向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

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实验室安全隐患是指实验室中潜在的人、物、环境和管控等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失,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具有多重性、复合性、隐蔽性、突发性、预防性和可控性等。隐患不受控制的发展将造成事故。及时排查实验室安全隐患,准确消除安全隐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整体而言,包括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包括加大投入落实安全设施建设、技术保障、监控报警、防护用品等,软件方面包括完善规章制度、提升人员素质、加强管理、构筑安全文化等。

1.3 面向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是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够落实的支撑。校园建立专职安全机构,建设专业安全管理队伍,落实安全专项经费,明晰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强化管理力量,转变工作思路,引进先进管理模式,科学评估安全现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强化落实整改,提升管理能力,科学管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本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体系。

2 “一个确保”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目标

“确保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目标。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工作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具有极端重要性,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将实验室安全摆在各项相关工作的首位,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绿色发展理念,“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实践中紧绷安全弦,“时时处处想安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牢记“安全无小事,隐患即事故”,通过“抓源头、抓关键、抓瓶颈”,做到实验室安全“底数清、责任明、管理实”,从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统筹工作安排,切实解决实验室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遏制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动权。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严防死守,确保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

3 “七个分级”是实验室安全工作方法

实施“制度上分级落实责任,管理上分级厘清职责,科研实验室分级区别管控,安全准入分级强化教育,化学品分级掌控危险源头,仪器设备分级化解安全风险,检查分级排查消除隐患”的“七个分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持续创新,不断优化改进,构筑实验室安全特色管理体系。“七个分级”本质上就是“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同心协力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

3.1 制度上分级落实责任

用制度夯实责任,用责任约束人,制定完善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形成学校-学院-实验室-实验人员四级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明确校领导、职能处室、二级学院、学院安全员、实验室主任、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确认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和本人科研室的安全责任,确认实验讲课教师对实验学生的安全责任、实验学生个体的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安全责任,克服工作惰性,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房间。

3.2 管理上分级厘清职责

实验室安全工作涉及职能部门众多[8],实验管理中心、科技处、研究院、研究生院、教务处、财务处、基建处、后勤管理处等,建立完善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构筑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管理分级,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司其职,形成协同管理合力。在校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探索管理模式,合理分级分工,理顺部门职责,上下级管理分工,协同管理,将实验室安全工作做好。强化科研项目申报、日常运行、项目结题中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名额确定、导师招生名额分配、研究生培养评价、研究生毕业等环节融入实验室安全,建立实验室安全“一票否决”和奖惩机制。

3.3 科研实验室分级区别管控

全面监管,重点防控。不同类型实验室的管理要求不同,专业性、危险源种类和风险、操作风险、防范手段等差异显著。学校对各实验室进行危险隐患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价,明确危险源并确认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从而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实验室及细化各级安全责任。根据分级,确定各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强度的分配。对重点防控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防控要点,提高工作针对性和主动性,并落实防控措施,严防死守,确保实验室安全。

3.4 安全准入分级强化教育

实验室校—院—实验室三级安全准入教育体系,安全教育对象分为学生和教师。校级层面,编制发放“兰州交通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同时,学生方面,为新生开设“大学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讲授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培养实验室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实验室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要求所有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新入职教职工必须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90 分及格)后才有资格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教师方面,安排实验室教师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安全培训,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邀请校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安全讲座,进行实验室安全综合和专项安全教育。

学院开展针对本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开展具体针对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操作安全教育,努力克服实验人员对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知识储备不足、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

3.5 化学品分级掌控危险源头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管控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毒害、腐蚀等事故[9]。危险化学品管理必须解决实验教学和科研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要求和实验室技术安全要求三者的矛盾,寻找到安全管理的平衡点[10]。学校对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剧毒品进行全过程分类管控。加强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置分级管理。教学实验室所用化学试剂由学校统一采购。科研实验室所用一般试剂自行采购,危险化学品采取“先备案后采购”方式购买,所有管制类化学品由学校统一向主管部门备案或办理采购证,个人不得采购管制类危险化学品。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建设了学校危险化学品库房,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入库、出库和储存管理。统一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要求,依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熟悉化学品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做好使用记录,配备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危险废物统一回收,集中处置,由学校联系有资质企业进行专业处置。

3.6 仪器设备分级化解安全风险

仪器设备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如水、电、气、高温、高压、低温、真空、高速、强光、强磁、辐射、生物危害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对人员、设备设施造成危害;而且很多隐患具有隐蔽性,容易被忽略[11]。学校对仪器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分级,根据安全风险等级确定管理等级和具体要求,进行管理分级分工,完善操作规程,分级化解风险。学校层面与政府管理部门紧密配合,督促特种设备资产归属单位做好设备的备案、年检、操作人员资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落实。实验室负责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写、完善和落实,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

3.7 检查分级排查消除隐患

实施校级—院级—实验室三级安全检查和安全检查值日。校级层面,实验管理中心联合保卫处、科技处、研究院等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根据检查内容,分为综合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将检查情况汇总后或现场反馈给相关二级学院,采用闭环管理,必须有限期整改反馈,避免积小成大造成事故。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坚决关停整改,只有符合安全要求,才能重新开放。院级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向下反馈,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实验室落实每日巡查制度,落实到每一天每一房间每一人,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置。

4 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4.1 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信息化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手段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1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搭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13]。委托专业机构或校内专业院系开发管理系统,包括实时掌握实验室基础数据、人员信息、危化品信息、设备信息、检查信息等,并于校园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实现实时互通联网。实时监控危险化学品采购、使用和处置情况,建立动态出入库台账[14];建立实验室内部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实验室安全状况,并可追溯实验过程安全情况。

4.2 深入发掘研究生在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潜力

科研实验室是事故易发频发区域,科研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重中之重[15]。研究生是科研室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的主力军,直面实验中的各种风险,一旦发生危险将是直接受害者,而由于探索性强、未知因素多,科研实验安全风险大。所以,发挥研究生在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潜力就具有现实意义。筹划为研究生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提高研究生的安全素质,能够发现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或消除隐患,及时向导师、院系和学校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聘用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督察员和信息员,监督相关实验室安全工作[16]。

4.3 优化实验室安全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

目前,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普遍滞后于专业教师队伍建设[17]。针对这一现状,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克服不利局面,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固定化和专职化。安全管理涉及内容广、专业性强、管理难度大、工作压力大,这就需要积极争取人员职数,并进一步优化人员学科结构,确保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确保实验室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稳定性,积极探索在工作考核、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待遇保障、绩效激励等改革,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

4.4 建设实验室安全实训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安全的针对性,计划建立实验室安全实训中心,分门别类开展专项实验室安全实训,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训练,将所学所闻落实到实际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为实际实验过程安全奠定应急技能和心理素质基础。

5 结语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动态发展的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统筹协调,人、财、物的保证,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的形成,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的实施等方面,任重道远,需要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实验室之间的全过程协同配合,广大师生员工的全员参与和通力支持。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不懈追求,为和谐安全校园建设保驾护航是我们的初心。今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特色安全管理体制,探索信息化手段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为学校事业不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化学品分级实验室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