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塞罕坝精神,为山东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再立新功
2021-01-26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付德刚
山东省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 付德刚
山东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 王 军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视察时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视察是对广大国有林场人的莫大鼓舞和鞭策,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对国有林场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山东省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认真学习赛罕坝精神,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一、主要成效
(一)国有林场改革有新突破。国家国有林场改革验收后,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效的通知》要求,山东立即行动,下发通知深入查找问题,围绕国有林场森林资源退化、利用不充分、基础设施不完善、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不明显、森林经营方案不适应改革后定位等不足,召开了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各市林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狠抓改革成效的整改提升,深化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森林资源、资产得到严格依法保护,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国有林场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全省有13 处国有林场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其中,淄博原山林场被树为全国林草系统的一面旗帜和国有林场改革的现实样板;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以现有经营性资产及其他非公益林业资产作为出资,实行“双轨制、一体化”运营,实现资源培育管护和企业化运营并反哺林场发展的“双赢”模式,《中国绿色时报》以头版对其改革做法进行了报道宣传。
(二)资源培育管护有新加强。组织编制了《山东省国有林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21年-2030年)》等。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原则,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投入5.7 亿元进行森林培育管护,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稳步增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优质生态服务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徂徕山林场高标准营林造林,科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整齐林相,打造最美生态。2020年以来,共抚育、改造森林面积32000余亩,补植黄栌、花灌木等70 多万株。昆嵛山林场积极加强病虫害防治,通过林分改建实现了自然生态控制“两虫”不成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全省有102 处国有林场依托资源优势,建立了134 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
(三)绿色经济有新发展。各地国有林场立足各自优势,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持而不息、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产生了一批资源利用好、经营管理活、经济效益高、社会影响大的绿色崛起典型。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实行林苗一体化经营,培养优质壮苗,每年向社会提供各类商品苗木100 万株,形成了从苗木繁育到绿化施工服务一体化的格局。东明县国有三春集林场大力发展以冬枣、小枣、桑葚等以采摘为主的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林下种植莲藕、西瓜、大豆、中草药等,面积达到了2600 亩,同时,加大对森林康养食材、中药材、农副产品、有机畜禽的研发、加工和销售力度,实现生态防护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国有林场经济收入达到3.6 亿元,比去年增长22%。
(四)生态文化有了红色印记。积极探索以“党建红促生态绿”红色发展之路,创建以红色文化赋能国有林场绿色生态发展的新格局,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绿色时报、山东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内重点新闻媒体记者陆续走进威海、临沂等16 市的天福山、孟良崮等国有林场,从天福山起义、孟良崮战役等发生地寻找绿色林场的红色印记,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的“红色基因,绿色传承”宣传活动,展现山东林业人坚守初心、接续奋斗的精神风貌,展示山东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绩,让更多人了解国有林场的红色历史和生态贡献,极大激发了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和拼搏进取的精神。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这是总书记交给全体林业人的光荣使命。山东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七一”讲话精神学习,牢记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的使命,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开展“五大工程”建设,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实施森林资源质量提升工程。到2025年完成森林抚育105.23 万亩,2035年完成森林抚育137.17 万亩,抚育对象林分郁闭度不低于0.6,森林防护功能稳定、林地产出高质,并将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动态更新。在生态区位重要、防护功能退化、林地生产力低下的区域开展低效林分改造,到2025年完成低效林改造14.33 万亩,2035年完成低效林改造11.09 万亩。
(二)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到2025年,建成管护站点达到500 个左右,到2035年,建成集卫星遥感、高山瞭望、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地面巡护等多手段相结合的立体监测网络,全省国有林场瞭望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队伍,提高机具装备水平,到2025年,消防设备达到1.3 万台(套),80%以上的国有林场实现防灭火队伍装备机械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有林场防灭火队伍装备机械化、现代化。加强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林业植物检疫,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到2025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
(三)实施绿色生态产业工程。到2025年发展林下养殖、种植、经济林等特色产业规模达4 万亩以上,到2035年取得长足发展。积极推进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产业,到2025年,建设完成各类生态体验教育基地60 处,到203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森林旅游和康养业态。发挥国有林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发展碳汇林场,到2025年,建立森林碳库现状及动态数据库,到2035年,将国有林场碳汇资源有序融入国家碳汇交易体系。
(四)实施基础设施和能力提升工程。到2025年,做好管护站点用房高标准建设,同步开展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到2035年,实现管护站点用房标准化配备。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到2025年,国有林场路网密度到达4 米/公顷,到2035年,国有林场路网密度达到5 米/公顷。依托国家森林资源智慧管理平台,结合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加快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制定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标准,基本实现全省国有林场信息互通互联,到2035年,全面完成智慧林场管理系统建设。
(五)实施现代化示范林场创建工程。选择基础好、代表性强的国有林场,在政策、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予以倾斜,集中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理念先进、文化突出、运转高效的现代化示范林场,在绿色、科技、文化、智慧等方面启发和引导全省国有林场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发展路径,为全省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标杆作用。到2025年,创建各类示范林场20 个。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有林场现代化。